60.穆夏
穆夏博物馆说是博物馆,其实是一座普通建筑物里的小画廊。
虽然只是一个不大的画廊,但是展出了穆夏不少手稿和复刻印刷版的广告画,还有一些未商业化的设计图纸,有些图纸中的设计天马行空,展现出了画家本人超出时代的奇思妙想。
望着等人高比例的巨幅广告版画,娜娜惊讶于原作尺寸的巨大,雕刻的细腻,和人物比例的协调。
穆夏是个很擅长点缀装饰的画家,他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例如鲜花,例如珠宝,例如斯拉夫民族头饰,例如维多利亚时期的衣着审美。
他的作品中最常见的是各式各样丰腴的美人,被鲜花和珠宝簇拥着,拥有着戏剧化的布景,穿着各色风情的华丽服饰。
"有传说他风格的形成有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露娜站在他的成名作,茶花女的招贴画下说道。
"主要是因为轮廓感和线条感太像木刻版画了。"娜娜看着他的作品,脑中仿佛看到一位穿着黑色燕尾服的绅士,在巴黎剧院边听着歌剧,边画着草图。
"很有广告和传播效果,其实他的风格确实独树一帜,适合传播媒体使用。"露娜点头说道。
"只是那个年代的纸媒传播力度有限,如果晚生几年,是不是会不同。"娜娜疑问。
"这里有穆夏为模特拍的构图,可以看得出来他也一直在借用摄影技术,来思考和进行新的创作。"露娜看着作品旁的英语讲解说道。
"无论借用了怎样的工具,但是不得不说,他的装饰性真是一绝。"娜娜喜欢他画面中永远流畅生动的线条和繁盛的花朵。
"他也有不装饰画效果的作品,例如这副画幅巨大的斯拉夫民族史诗。"露娜走近画廊的另外一个隔间,里面展出的是穆夏晚年的画作。
"我听说他是因为中年在巴黎感受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即便之后与家人旅居美国平静生活了一段时间,最终还是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捷克,并永久定居。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军入侵了捷克,他也因此在1939年病死在了二战的阴霾中……"娜娜看着巨幅的史诗级巨作,默默说道。
他晚年的风格不再那么美轮美奂,反而显得沉重,跟早年商业化的绘画不同,他晚年的作品多聚焦于现实中斯拉夫人的形象,比起早期虚无缥缈的华丽,多了许多生活粗砾的质感。
"早期的画作充斥着各种美好的元素,拜占庭的几何元素,巴洛克和洛可可的装饰感和线条感,多么美好,仿佛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戏剧盛宴。"露娜显然更喜欢他早期的作品,因为这些作品还孕育出了无数近现代的日本漫画家和少女漫画。
"都说斯拉夫人极其擅长面对苦难和痛苦……为什么他们总是有着如此悲情的底色。"娜娜看着他晚年迥异的风格,不由的伸手想去触摸,只是手停在半空中被亚克力板阻隔。
"斯拉夫人,他们东抵第聂伯河,北濒波罗的海,从波兰境内的维斯瓦河河谷,到横跨广阔乌克兰平原的基辅罗斯公国,再到南斯拉夫人聚居的巴尔干半岛,他们的三个民系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欧罗巴大陆,虽然幅员辽阔,却始终需要与其他民族斗争,在冰天雪地中挣扎求存,所以才会如此的向死而生吧。"露娜说着,眼睛看向了画廊挂壁上的巨幅油画《斯拉夫史诗》。
斯拉夫人的传说与欧洲所有国家的都不同,可以分为东斯拉夫和西斯拉夫,这副史诗巨作显然是依据西斯拉夫民族神话创作的,正中央的是大神佩龙,一名铜头的强壮男子同时也是雷电之神,他在画面的中央高举着铁锤引来雷电,在他身边乌云之下匍匐着斯拉夫众神。
"他为了唤起当时年轻人们的民族精神,刻意抛弃了简平快的装饰风格,使用古典主义时期的传统油画,朴实的描绘着他的祖国,他的民族,斯拉夫人的史诗。"娜娜说着有些哽咽,并不由得眼圈一红,画家爱国的拳拳赤子之心令她分外感同身受,因为在身在异国他乡,会更加的爱惜自己的来处。
"很可惜,当时的人们觉得他这种做法陈旧,还不如那些美丽的装饰画……"露娜面色一沉,替他惋惜。
"不止神话传说,像这幅《加冕为东罗马帝国皇帝的塞尔维亚王》和《俄国废除农奴制》,还有《保加利亚沙皇西蒙》和《波西米亚王奥托二世》,画家的本意是想要唤醒和团结所有的斯拉夫年轻人,不限于国籍,让他们有本民族求存的觉醒。"娜娜深切的感受到了穆夏的挣扎,他晚年对于祖国被奥匈帝国侵吞的无力,以及多次经历战火却依然努力求存的坚韧。
"可惜就算他离世前将这些呕心沥血之作赠送给了布拉格市,却依旧没有得到重视,多年来一直放在郊区的仓库,仿佛被人遗忘。"露娜说着,往后退了几步。
"没有商业价值,纯为了画家的本心和民族情绪创作的作品,不该如此的被忽视,更何况这是他的技术无可挑剔时期的作品,明明那么的有血有肉……"娜娜眼中不受控制的升起蒙蒙雾气。
"如果功成名就的画家任性起来,依旧如此潦倒结局,我不敢想……如果我不向世道妥协,还能不能活的下去……"露娜扪心自问,她无法成为一位不要面包的纯粹艺术家。
"他可以画大家喜闻乐见的画,精致美好极具商业性。但是他为本民族谱写的史诗,他宁愿花16年去仔细雕琢,让它传统而古典,即便最终不被那个时代的世人所接受……"至少在那个当下,画家完成了他的民族使命,他自己也会觉得此生功德圆满的吧,娜娜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