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红酒
乔治大叔的好友卢卡留着经典的意式络腮胡,是个看起来很强干的中年帅大叔,标准的地中海长相,方正宽阔的额头,穿着西西里风情的糖果色西装,戴了一条淡粉色领巾,衬衫扣子没有完全扣起,袒露出一片壮实的胸肌。
他的夫人布鲁诺太太是一位红发的端庄妇人,穿着复古的20年代塔夫绸低腰长裙,裙上绣着精美细密的法式亮片绣,脖上坠了一条长珍珠项链,齐耳的波浪卷短发很是俏皮。
他们都高举着红酒杯,亲切的跟几个年轻人打着招呼。
"你们好,都是第一次来Barolo小镇吗?"卢卡大叔热情好客的问道。
"是的,我奶奶偏好Barbaresco(巴巴莱斯科)的口感,Barolo这边还是第一次过来。"罗琳笑着答道。
"哈哈哈,对于女士来说巴巴莱斯科确实会更适口一些,我太太也更青睐它的黑色浆果气味。"卢卡大叔放声笑道,说着朝他太太眨了眨眼,很是亲昵。
"不过巴罗洛的坚实强劲是其他干红所不能比拟的,并且它越陈越好喝,是我心中的最佳。"乔治大叔抿了一口手上鲜红的美酒,陶醉的说道。
"我们今晚邀请了一些朋友来品酒,会开一些年份较佳的干红,你们一会可以坐下品一品。"卢卡大叔热情的将他们领进花园,里面还有几位跟她们年级相仿的年轻人。
"这是我侄子安东尼,他也曾在雪城上学,学的汽修发动机专业。"卢卡领了一位高大的年轻人过来,他长相端正五官硬朗,穿一身的黑色西服,匀称的小麦色肌肤,颇为阳刚帅气。
"你们好。"他主动伸出手,手掌厚而宽大。
"你好。"恩佐跟他握了握手,然后是罗琳和马可,依次一直轮到娜娜。
"Piacere。(很高兴认识你)"娜娜伸手说道。
"你是?中国人吗?"安东尼浅蓝色的眼眸眨了眨,看着娜娜好奇的问道。
"是的。"娜娜应道。
"我们跟比亚迪有合作,我前几周刚从上海出差回来。"安东尼微微一笑,眼神很是谦和。
"嗯?"娜娜有些意外,随即礼貌的笑道,"现在合作的多吗?"
"是的,你们的新能源汽车进化的太快了,欧洲现在主流还停留在汽油车,我们必须得加强合作和相互了解才行。"安东尼非常真诚的说道。
"嗯,我也有所耳闻,尤其这两年突破了几个关键的技术节点,新能源车开始大面积普及开来。"娜娜虽然不在国内,但是也能看到新闻持续在报道,以及跟家人的交谈中了解到。
娜娜跟这个年轻人很是投缘,不知不觉在一旁聊了许久,他跟娜娜分享了在上海的见闻,娜娜跟他说了些家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反馈,两人颇有一见如故,他乡遇知音的感觉。
面对安东尼这半个中国通的热情,马可难得的插不上话。
在恩佐跟罗琳也和另外一位酒庄的年轻合伙人热聊起来后,马可拿了一杯红酒,站在墙垣边看向山脚下大片郁郁葱葱的葡萄园,他闷声喝了几口干红,神色有些低沉阴郁。
虽然娜娜不说,但是他知道,娜娜心中始终有一道跨不过的沟壑,那就是他们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距离。
并且古典乐不同于汽车制造业和建筑专业,那些专业这几年频频有跟东方的跨区域合作。
但是,古典乐扎根在西欧,无法离开这片土地……
因为西方古典乐的诞生其实源自于教会。
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诗歌载体,到教会唱诗班的和声,以及中世纪复调音乐的诞生。
欧洲古典乐直至文艺复兴时期才基本确定下器乐和咏唱两个大方向,到巴洛克时期,古典乐的发展才趋近于成熟,诞生了意大利歌剧等综合性的载体并逐渐遍及欧洲。
马可眸色暗沉的望着远处连绵的远山和起伏的丘陵,思绪不知不觉飘向了历史的深处。
其实现代钢琴诞生于1709年,是由乐器制造师Bartolomeo Christofori(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所造,它的前身使用羽管拨动琴弦,演奏者以按键力度发出强音和弱音,所以被命名为"Pianoforte"(弱与强),后来简称为piano沿用至今。
在此之后,钢琴在欧洲能有器乐之王的地位,不得不提及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的横空出世。
因为它证明了十二平均律是可行的,并且为音乐的创作展开了一个广阔的音域和世界。
古典主义时期以后,经过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社会性变革,古典乐才从被教堂和宫廷垄断的贵族专属,逐渐走向到普罗大众当中。
例如马可最爱的肖邦,就是浪漫主义的波兰民族乐派的代表。
直到今天,古典乐完全融入在当地人的生活当中,变成平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小庄园中正放着一曲优雅的黑胶钢琴舞曲,黑胶唱片温暖的音质和独特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沉浸在音乐世界中感受情感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