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庸子民都知道太子殿下冰山修行,时不时就拿东西去冰山拜见观望。每逢佳节更是如此,人群络绎不绝,人群欢声笑语,冷清的冰山,活现热闹集市的一幕。
“买香咯,太子殿下提字的香燃。”一听是跟太子殿下有关的东西,人群蜂拥而上,把这点买香小摊包围的密不透风。
这提字正是太子殿下日常墨宝,无聊时的撰写。太子师之中有一人爱喝酒,有次途径民街,钱袋干净,只好用字张换酒,本来就试试,没想到还真换了不少东西。后面就有许多人效仿,换吃换喝,经常醉汉闹笑话皆笑啼非,大家也都见怪不怪。毕竟也因太子殿下高兴。
大伙提篮里都装上香支,漫步于梅花林中。大伙高兴在梅枝上绑满了红色飘带,写了祝愿词,祝愿太子殿下早日飞升之类的愿景。
梅念卿与君吾今日于梅峰中打坐,听见有声朝这处传来。正要闭目醒来时,村民已经发现了他们,村民见二人呈坐半空之中,盘腿打坐,周身漂浮的梅花花瓣。一青一黄衣块飘飘,双目合闭,朱唇未动,眉峰睫羽浮动,如谪仙天人。
众人全部跪下磕头,大喊:“神仙保佑,神仙保佑。”
君吾与梅念卿睁开眼睛,哪里受得起这样的大礼,立刻跃到地上,手忙脚乱的去扶众人起来。
君吾道:“大家快起来,不用拜,真的不用,我们并非仙者,只是在此修行。”
众人才恍然大悟,语气比刚才更激动更加兴奋。一人认定心里的猜想,率先大声道:“你是太子殿下,大伙是太子殿下。”
人群直接拥上前来,当天宫门外。太子殿下斩杀妖魔的一幕,大家历历在目。当时因为侍卫在大家不敢与太子靠得太近,如今说是太子殿下,都一个一个的想近身看看这位善良的太子。
君吾与梅念卿被人群挤的身体吃不消,夹在人群中的小孩被挤得哇哇大哭。
君吾立刻劝道:“大家听我说,不要再挤,不要再在动。人群中有孩童哭泣,大家看一下是否有走失孩子的,快去找找。”
听到太子殿下的话,人们不再乱动,不再上来挤。
与孩子挤散的母亲,趁时间立刻找到自己的被吓哭的孩子,把他抱起来。
孩子贴着娘的耳朵:“呜呜,娘,别把我放在地上,我害怕。”
原来刚才是女人为了向前挤才把孩子放到地上,女人本来已经挤到了君吾身边,听到君吾说找孩子才不情不愿的又折下来。孩子已经不哭了,抱着娘的脖子,女人却很气又朝孩子大腿上狠狠的拧一把:“吵什么?烦死了。”
君吾却向大家表示抱歉,人群一点一点给太子殿下散开来一条路,君吾穿到哭泣孩子的中央,大伙儿又把君吾围在中央。梅念卿也想抱歉的挤,却一直没挤进去,只能站在人后,找机会再钻进去。
君吾向孩子张开怀抱,孩子一下生扑到君吾身上。
女人大惊,又不敢不放孩子。
君吾则是温柔的把孩子揽到怀里,从衣袋里掏出了一袋梅花酥。这还是早晨梅念卿塞给他的,怕他饿。
孩子开心的握着吃食袋,笑盈盈的往君吾怀里蹭。梅念卿努力了一下,还是挤进来。道:“殿下把孩子给我吧,还是我来抱。”
村民却很感叹,殿下对他们真是亲近,仿佛他不是太子,他们也不是谁的子民,他们都是一样的普通人。
女人上前接孩子,道:“殿下还是给我吧。”
孩子本想懒在君吾怀里,但又怕娘回去打他,两个手麻溜的往娘怀里伸。
大伙随君吾往周围石块上坐下,又闲了聊一阵,大伙都道:“太子殿下在我们心中就是最好的殿下,大伙说是不是?”
“是!”
“是!殿下在我们心中就是最好的太子殿下。”
君吾笑道:“谢谢你们。”
梅念卿暗自催促君吾,回顶峰。
与村民们告别后,君吾跟梅念卿高高兴兴的回顶峰。刚上顶峰,就见槐江踩在房顶上。
槐江见到二人,如见救神,欣喜道:“太好了,你们终于舍得回来了?”
君吾疑惑:“你爬那么高在做什么?”
梅念卿则道:“难不成?你的灵珠又让你不小心掷上去了。”
槐江无语道:“我在捉马,有一匹小马跑上去了。”
捉马?
马能上房顶?
梅念卿笑的摇摇头,总是被他这莫名其妙的举行逗笑。
君吾却道:“你先下来,说说怎么回事。”
槐江只好飞下来。
原来槐江去冰上飞行,捡了一只白色幼马。这马跑的极快,但还是被槐江捉住,并且带到了顶峰太微殿。当他在给马找些能吃的东西时,这马就跑没了。他出门转头一看马居然跳上了房顶,还不忘夸赞这马真厉害!
“啪!”
突然房顶上掉下来一个金杏,三人往房顶再看去果然有个小白马。
槐江大喝:“莫动要我的杏树!”
杏树是槐江从大老远搬来种植的,房顶处有半片山崖只生兰草却不开花,只好种了棵杏树。
君吾跃上房顶查个究竟,小马似乎不怕他,只顾着吃锤吊在房顶上的金杏,青地扔下去,熟好的大口填肚子。
君吾领马飞下来,对梅念卿一眼:“我们可以养着它?”
梅念卿笑道:“你是太子殿下,你要想养就养呗。观中众师那边都有养天鹅,谁还会管它。”
晌午。
槐江盯小白马道:“我捡到这马之时,听见两个人嘀咕。说什么祭品?哦,对对对,听他们说这马命很硬还很顽强。”
君吾坐在一旁擦剑,梅念卿给小白马冲洗。
君吾问道:“如何顽强?”
槐江也坐下,三个人其乐融融,槐江开始讲小白马的故事。
原来,小白马出生于一秀才家中,秀才家境贫寒,父母双亡,却特别上进好学,村中名声极好,深受村中女子仰慕。就这样贫苦的秀才居然还讨到了三个老婆。一个貌美如花、外中能干、一个蕙质兰心。
不久后秀才上今赶考,这个时候三老婆正巧怀孕了,妇人有子须静养,眼看着家中的活都让大老婆与二老婆承包了。老二和老大心生怨恨,怪自己肚子不争气。老三生了个儿子,跟秀才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村中时常有人夸赞:“这孩子将来一定大有所为。”
秀才托信已考取状元,不日就回家。老大、老二再也等不了,万一秀才回来,嫌弃她们是村姑不要她们了该如何是好。于是老大、老二思量一晚,把自家井填淤泥弄污,第二日便老大便抱怨老三只带孩子,家中水井又打了水。善良的老三,只好把孩子交给老二去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