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探花,还记得我在殿试时候出的问题吗?”刘奂百无聊赖地坐在屋檐下,周围是一片雨里的农田。
裴桢其实也不是很明白怎么会在这里遇到暴君刘奂。
这段时间刘奂像是把他忘了一样,不闻不问的。裴桢就跟着江丞相做事,江丞相前几日派他去都城附近的农田看看,说是裴桢资历尚浅应该多去外面走走。
在路过一大片农田时候突遇春雨,只能狼狈地跑去找村人搭在田间的雨棚躲雨。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他转头就看到了那张熟悉的脸,暴君满脸写着“这个世界怎么还不毁灭”。
苏将军面无表情抱着剑,点头向他示意。
刘奂还在揪着那个问题不放:“你说鱼为什么不会飞?”
裴桢仔细思考了下,回答道:“古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我不识字没上过学听不懂。”
“……北方有片大海,里面有一种很大很大的鱼,会乘着羊角风飞上天空,称为鲲鹏。”
“那你亲眼见过吗?”刘奂眼睛里面纯粹得没有一丝别的感情,好像真的只是单纯问问。
看着暴君的眼睛,裴桢好像看到了曾经在山道边遇到的那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小乞儿。
暴君的传言有很多,最多是这种问个问题,下面人回答,不知道怎么得罪他了,被压下去砍了或者流放。又或者他回答了,暴君说他欺君,反正最近都已经失去兴趣了,把裴桢随便按个罪名丢出朝廷也是正常的。
裴桢莫名其妙地觉得对面坐着的就是一个孩子,他只是单纯发问而已。
“我没有亲眼见过,但是我相信书中所说。”
刘奂难得和颜悦色起来,裴桢第一次见到暴君真心实意地笑:“‘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边人不信有木大如鱼。’地上走着的人也是不相信海中有会飞的鱼。”
裴桢不太懂刘奂说这些话的意思,起身向暴君行礼:“臣愚钝,不知陛下此言何意……”
刘奂不高兴起来,嫌弃地瞥他一眼:“白痴,我在和你闲聊。”
雨霁云消,裴桢回去将此事告诉了江丞相,江老先生抚着花白的胡须,沉吟一会儿:“这大概是……陛下随便说说的,你不要往心里去,陛下有时候就会说些怪话。”
不过裴桢倒是又想了很久关于飞鱼的问题,不过这次只是出于自己感兴趣而已。
这次二人是在面馆遇到的。
春末夏初,细雨黄昏,裴桢抱着几册书进了面馆。他娘去了郊外山上的阳泉寺拜佛,裴桢想着干脆在外面吃就好了。
一进去就看见了主仆二人一起坐着吃面。
这次是刘奂疑惑了:“裴探花?怎么我每次遇到你都是在下雨天呢?”
这个问题裴桢也很想知道。
“你来的正好,吃面吗?这家面馆高汤不错的,我请你。”
刘奂比起在朝堂上的时候更加平易近人。
裴桢就莫名其妙坐下来开始吃面。
高汤,面条,一把小葱。这种简单的街头美食当然不如宫里的精致华贵,但是更能直接刺激人对于食物最原始的欲望。
刘奂像是对他或者苏将军说话,又或者是在自言自语:“民间常用的高汤一般是找各种羊骨鸡骨加上姜和酒熬制数个时辰而成的。面馆的秘密有一大半在这汤底里,待会面吃完了记得喝汤尝尝。”
苏将军比较内敛,只点头:“公子懂得真多。”
裴桢则是比较好奇:“面馆另一半秘密呢?”
刘奂又露出上次那样的表情,这个时候裴桢觉得对面坐着的就是一个单纯的少年人而已:“那当然是面条啦,面条制作不一样的。”
面馆此时人少,老板是对中年夫妻,丈夫听了这话乐呵呵地接话:“客官真是好舌头!我家面条和高汤做的比一般店里更精细些,食客们都喜欢来我这里吃面。”
刘奂和老板就这样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来。
“老板家高汤真好喝,姜加进去刚刚好,很多家还舍不得放姜呢。”
“那当然,他们都舍不得,但是姜可是去腥的,哪能不放啊?”
“那说的是!老板要不要试试加一点点醋,到时候炖出来会更香。”
“真的啊?我回头试试……”
总之,最后说的让老板免费给他们每人又添了一碗面,苏将军倒是适应良好,估计刘奂没少干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