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已知师兄的来意,让我给师兄此物,或可解师兄心中疑惑。”清风递交给杨戬一根竹简,回身,关闭了山门。
杨戬接过那根竹简,打开一看,里面只写了四个字:太上忘情。
只见这四个大字,从竹简上跃空而起,化成四个金色小篆,在空中围绕着杨戬,像蝴蝶一般,翩翩起舞,然后涌入了杨戬的体内。
杨戬心中顿时感觉有一股暖流,这四字真言,乃是祖师玉鼎真人用至臻至纯的仙力书写而至,有洗涤杂念、突破境界之妙用。他心中感念祖师的谆谆教导,却无可奈何地哀叹一声。
太上忘情,太上忘情,欲得大道,必须忘情。
这是修仙最重要的一环,他如何不知。
面对如洪水般滔滔不绝的指责,他问心无愧。当时情况紧急,无论那青妖蛟挟持的是哪路神仙,玉皇大帝还是如来佛祖,他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大道无情,无论是灌口真君,抑或是司法天神,他并无二心,维护的都是“大道”。祖师也正是此意,只要他道心坚定,那么便没有什么可以惧怕忧虑的。
灵瑞命丧他手,乃是天数所致,他若执念于此,便着了相,道心有损。
杨戬仔细琢磨着“太上忘情”这四个字,心有所感,下山去了。
这玉泉山上有一泓清泉,名为忘忧泉。泉水自山间石隙喷涌,水卷银花,宛如玉虹。这忘忧泉本就是天材地宝,天长日久,自行练就了一件得天独厚的法宝——乃是一面能够映照内心的“宝镜”。
杨戬离开了金霞洞,途径这忘忧泉,映着那水清而碧,澄洁似玉的泉水,缓缓睁开了第三只眼睛,眸中精光四射,光彩夺人,却多了一丝惘惘。
他自以为已近大罗金仙的境界,能够掌握他人生死,然而,天数变化无穷,即便是他,也有算不尽的时候。
他凝视着忘忧泉,宝镜上却映出了的不是他,而是一朵洁白无瑕的优昙花,绽放,凋零,刹那芳华,弹指一瞬间。
看到那朵优昙花,杨戬愣住了。立刻清醒过来,冒了一身冷汗。无论他奉行的是太上忘情,还是大道无情,那灵瑞仙君命丧他手中,他到底是沾染上了因果。若不能了结这桩因果,恐怕会成了他的心魔。
他凝视着泉水里的那朵优昙花,良久,眼中的惘惘消散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坚决。
他从来都不是为曾经做过的事情懊悔之人,他既造下了这不可挽回的后果,他一人承担便是!
如今既沾染上这桩因果,他斩断这因果便是!他杨戬,担山赶日,力劈桃山,何曾怕过!
……
案卷递交到了灵霄宝殿,迟迟悬而未决。
九重天上的众神都死死盯着,想要看看玉帝究竟会如何处置他这个心高气傲的亲外甥。
天庭上有些传言,说是这杨戬毕竟是玉帝的至亲,恐怕此事雷声大,雨点小。最后的处罚,不过让杨戬闭门思过,或是调到一个闲职上,冷落几年,等风波平息后再起用。这是天庭对有根基、有背景的神仙一贯的处理方法。
可谁曾想,就在这悬而未决之时,杨戬亲自上奏一本,称他因鲁莽行事,造下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实在对不起灵瑞仙君,有愧于天地,还有玉帝的信赖,没有颜面再担任司法天神一职,请辞司法天神一职,并且,甘愿自贬下世,以凡人之胎重入轮回,以命偿命,定要找到重塑灵瑞仙君仙身的办法!
什么?重入轮回,以命偿命??
众神知道这个消息,无不惊骇,要知道,修炼成仙,尤其是修到了极高境界的神仙,对下凡历劫、重入轮回这一事,极为避讳。
修仙修仙,最要紧的就是不沾染任何因果,道心精纯,无牵无挂,方得修成大道。
堕入轮回渡劫,变数极多,就算是大罗金仙,也难以推算完全。稍有不慎,便会沾染上许多因果,污染了道心不说,甚至可能会身死道消。
况且,二郎神杨戬又极为特殊。他担任司法天神已有数千年之久,因他铁面无私,执法为公,得罪了不少势力,有神,有魔,有妖。
如今他要以凡人之胎下凡历劫,法宝功力全无,没有任何根基,若是被仇家得知行踪,加以迫害,仙根受损害,不仅数万年的修炼成果毁于一旦,甚至有形神俱灭的危险,可谓是险之又险!
也有一众神仙冷眼旁观,认为这杨戬是在跟玉皇大帝演戏,玉帝断然不会让自己这个亲外甥去犯险,定会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只是向众神做出个他诚心悔改的姿态罢了。外甥和舅舅演双簧,哄众神看呢!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玉帝竟然对杨戬的参本,准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