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外及里,返璞归真。
人拥有自我,才不会随波逐流,才能分辨这世间的形形色色,不被虚妄遮眼;人在尘世穿行,历经千色万象后找到本我,顺天应命方能回归自然。
欲我所欲也,求我所求也。
有的人一生看不清自己所求,糊里糊涂的死去;有的人明知所求却被迫放弃;还有的人一叶障目,以为知道自己所求,到头来却发现最该珍惜的都已远去。
这三种人,说不上谁比谁更惨。
妙吟最先学会的字,是自己的姓氏。
这是上天赋予她的责任。
萧廷的父母能告诉他这两个成语是他的名字,很明显一是希望他能不为俗情杂事(眼盲)烦扰;二是他生来尊贵(阿卑罗王的身份),要他将这份荣耀延续,发扬光大。
他的父母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当然,作为普通人也可以理解为:希望他坚强勇敢的活着。
萧廷没有否认妙吟的话,从某些方面来说,他确实被父亲寄予厚望。
他试着微微倾身,悄然间拉近两个人的距离:“那你呢?你的名字是什么由来?”
妙吟沾了墨将“萧廷”的名字写好,她微微敛目,又将自己的名字“妙妙”写在一旁。
是妙妙,不是妙吟。
妙吟的名字是爷爷取的,不是父母。
昆山之妙,流水之吟,
天生神通,法无相行。
她的名字出自族中法典,意为具有天赋的精灵。
她是贺兰的雪,是山巅永不融化的冰,是远离尘世繁华,守护山中雪花的精灵,是不染世俗喧嚣,独守内心宁静的幽影。
她叫贺兰妙吟。
最后一笔写完,妙吟淡笑着将笔递给萧廷,答到:“不知道。”
“不知道?”
“对呀,我又没见过我的爹娘,爷爷也没说过,我怎么会知道?”
萧廷想想也是,小姑娘天真的可以,便不再追问,只是这写字……
活这么大,他还是头一次捏笔杆子。
妙吟发现他握笔姿势不对,笑着握上他的手,纠正一下:“我教你写的是楷书,楷书的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清晰……”
萧廷唇角弯弯,趁妙吟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偏了头,嗅到熟悉的幽静香气后他满意了。
这双眼睛视物已经正常,想要再靠这么近,就得另辟蹊径。
看到身旁紧挨着自己的人,看着她握住自己的手,萧廷的眼中笑意更甚。
这步棋没有走错。
萧廷学什么都认真,哪怕他存着别的心思,也不会敷衍。妙吟带着他写了两遍,就能自己动笔。从粗一笔细一笔到工整匀称,只用了几页纸,到了后面隐隐有笔锋显现。
真是个天才。
但他力求完美,将那四个字一遍又一遍的写着,妙吟无聊,看到房中的琴,好奇的伸手摸了一下。
欢快的琴声跳跃而出。
萧廷停笔看去,笑盈盈的问,“想听吗?”
妙吟期待的点点头,
知道他弹琴好听,就是不知道有多好听。
萧廷撩袍坐好,修长的十指开始拨动琴弦。
曲调初时清悦悠扬,引人心神;中间一大段欢快奔放,好像日光下有两匹马儿在草原嬉戏奔跑;后来的调子又慢下来,像是暮色渐深,玩累的两匹马儿甩着尾巴悠然回家,直到最后曲调缓缓,万籁俱寂。
动人的琴音在心底久久盘旋不散,有余音绕梁之感,可见萧廷在这方面的造诣有多高。
妙吟想到他那认真学习的态度。
他不仅是个有天赋的人,还是个十分刻苦的人。
这样的人,做什么不会成功呢?
他真厉害。
看到妙吟崇拜的星星眼,萧廷擦擦手,颇为自得的笑起来,低声问道:“想学吗?”
妙吟想了想后摇头:“好难啊,我学不会的。”
这首曲子是萧廷用来炫技,为的是吸引人,可不是吓退人。
“哎,我们可以先从最简单的学起来嘛。你这样试都不试就放弃,也太不符合年轻人的朝气了。”
妙吟被他的幽默逗笑,也俏皮的回应起来:“好吧,那我试试。可是,我学不会你不能骂我笨哦。不然,我生气就不学了。”
萧廷眉眼舒展的笑起来:“我怎么会骂你呢?你要是学不会,那肯定是我这个老师教得不好,我可不想砸了自己的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