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穿越农家日常(科举) > 第52章 第 52 章

第52章 第 5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要解决问题,要讲究逻辑,还要兼顾对仗工整、声韵协调,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特别是经义题,更是讲究时务策涉及现实问题。这便是家里有人为官的好处了,朝堂上的大事小事,朝廷对内对外的政治策略和态度,能掰开了揉碎了教给自家子弟。

若是写了一篇与朝廷政策方针不符的文章,那文章做得再好,也只得一个落榜的下场。

这便是寒门子弟最大的短处了,朝堂之事瞬息间风云万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只从颁布的政令和邸抄上头,是很难推测出真实的情况。

每一期的邸抄沈知衍都会看,还会整理做文章。可他每每看来,只觉如同雾里看花般不得真意。

另一难处便是时间了。

每场考试说是有三天的时间,可头一天入场搜检便花费半日,最后一天午时便要收卷,满打满算,也不过两天两夜。可想要夜间作答也难,考生不得私自携带烛火,考场只发两支蜡,也就能燃一个时辰。

答题时间实在紧张。

层层难度叠加,大虞朝的科考,确实含金量颇高,每每只取拔尖儿的那一小撮人。

三声梆响,永安甲申年的春闱就此开考。

沈知衍已在答纸上写好自个儿的籍贯名讳,此时换了稿纸,准备誊抄题目。

巳时二刻,举着考题的官差来回走动,跟在他身旁的唱题官高声唱念考题。能做唱题官的,自然有一把好嗓子,气足声亮吐字清晰。

可这一把好嗓子念出的题目却叫沈知衍如遭雷击,呆愣原地。

一阵风吹过,沈知衍打了个寒颤,回过神来,顾不得泅在纸上的墨团。他睁大眼睛去看举着的考题。

“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2]

……

沈知衍闭了闭眼,这道题再熟悉不过,出自《尚书.尧典》。

可让他惊骇的是,题板上的四道题,他都看过!

==

二月初三,茶楼园子里的拐角处。

一张皱巴巴的纸,被汗沁了,纸上的墨有些晕了。可捧着他的人一脸的紧张与兴奋,泛红的眼中闪动着疯狂之色。

他还记得那中年举人姓周,因与他同为永州人士,又同住水井坊,颇觉有缘。热情邀请沈知衍去一处茶楼清谈。

“贤弟,这处茶楼聚集的多是你我这样出身不高的寒门子弟,谈论的也不是甚要命的话题,不打紧的。”

沈知衍笑着应下,应酬了半天,选官的事儿没打听着,反听了一耳朵自视甚高和相互吹捧的废话。

他心里不耐烦,便想找借口溜走。可他是周举人邀来的,若是走总得与他打声招呼。

就这样,沈知衍在圆子里的假山处一头撞上了刚买了会试题目的周举人。

周举人也不知道沈知衍究竟看见了多少,又听见了多少。心一横,索性拉沈知衍下水,还把那张纸给沈知衍看了。他俩同治《诗经》,五经之中《诗经》相对易懂,贫寒子弟多选其为本经。

沈知衍当下敷衍过去了,可那张纸他到底是看了。

上面押了七道题,其中的四道现在就写在他的稿纸上,一字不差。

唱题官还在唱题,可沈知衍此时什么也听不清,耳中只有自个儿“砰砰”作响的心跳声,脑中更是一片空白,大滴大滴的墨滴落在稿纸上。

“铛”!

一声锣响,举题的官差和唱题官离开考棚。

沈知衍抬头,对面的考生奋笔疾书,好似只有他一人呆愣原地。这些人里头,到底有多少个买题的人?连周举人这样没门没路的贫家子都能买到会试题目。

这一届的春闱里,到底有多少个周举人?

内帘官还没来巡考,把守的兵卫倒是在沈知衍身上看了好几眼。随即便见怪不怪的收回目光。

他不是头一回守贡院了,这些个举人老爷,在贡院里甚怪模样都有。嚎啕大哭的、撕试卷稿纸的、大喊大叫的……

每年因这会试中邪的有好些,这个只是呆头呆脑的还算是症状轻的,只是才将将开考就疯了,也算是少见。

突然,在兵卫眼中中邪的沈知衍动了。

砚台里的墨早已结块,他重新添了水研了磨,提笔便写。

“永安三年,春,二月初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