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教的丁老师是个壮硕的老头,秃顶,矮小,但面色红润,一双眼睛十分有神,视力极好,能轻易看到讲台下学生的小动作。
据说他是从热博塔退休出来,没事做,才选择出来教书。
就连翟天宇在他面前都有几分尊敬。
但他很随和,笑眯眯地让大家叫他“丁老头”就行。
丁老头讲课喜欢带机械来,现场拼装给大家看。
用他的话说,这玩意儿看图片没屁用,只有亲自上手才能构建空间概念,熟悉原理。
有时候他讲完看大家似乎没懂,还会随机抽学生上来做示范。
遥歌阑对那些机械臂、电磁之类的东西特别好奇,每次丁老头让学生上台示范,遥歌阑都会举手。
几回下来,丁老头就对遥歌阑青眼有加。
这回,丁老头在台上,又是笑眯眯的,但语气里有点不怀好意。
“同学们,今天的拼装有点难哦,我们上周拼的是10个零件的,今天这个机械有21个零件。我先卖个关子,不放成品图,谁想来试试?”
“没别人举手,我就让小遥上来操作了哦?”
丁老头背着手踱步,见没人举手,长吁短叹,“有没有以后想做研究的?那可不能畏难哦。”
“行了,你上来吧。”
他无奈地朝坐在最前排的遥歌阑招手。
没有成品图,遥歌阑也有些担心,要是待会儿拼不出来怎么办?
转念一想,反正他是学生嘛,拼不出来就拼不出来,又不是什么丑事。
遥歌阑鼓起勇气到讲台一看,上面果然摆着21块金属零件。
他看着这些奇怪的构造,试探性地将几个大块的零件对齐边缘组装起来,随后再观察这些零件上的缺口,拿起可能的零件拼上去。
不对。
他拼到一半,脑海里突然想起丁老头上次上课时,计算机上放出的机械模型。
这些零件似乎能与模型的零件对应。
丁老头站在一旁,笑着看他拼了又拆,拆了又拼,转头对其他同学说:“看看,人家这就叫天赋。”
翟天宇撇嘴,“这都还没拼出来呢,丁老头就夸上了。”
一个扎马尾的女生说:“可能丁老头已经看出他能拼出来了?你瞧,他拼得好快。”
翟天宇不爽:“你帮谁说话呢?”
“我觉得你这是嫉妒。”马尾女生快速说,“你不想承认一个地下城来的穷学生比你聪明,比你有天赋。”
“关你什么事?”翟天宇瞪她,但马尾女生也不是个软柿子,他拿捏不住。
这个女生就是开学第一天和翟天宇呛声的同学,叫乐正清一,和翟天宇从小就认识。
两人一直就不太对付,谁知考上同一个大学就算了,竟然还分到一个班。
脑海里有了概念后,遥歌阑拼起来有如神助,只是最后两块零件属于内部结构,他拿在手中,犹豫不定。
原因无他,现在内部只剩下一个空缺位了。
“好,可以了,你下去吧。”
丁老头拍拍他的肩膀,让他从全神贯注中脱离出来。
遥歌阑回到座位,丁老头举着两块半成品表扬他:
“同学们仔细看,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个半成品的完成度非常高,你们都要向他学习。接下来只要把这块加上……”
丁老头从剩下的两块零件中取出一块,展示给学生看,随即加入半成品中。
“看,这样就完成了,我们再把这两边的拼起来,你们看看是什么形状?”
随着他的演示,拼装,很快有同学发现端倪。
“这是梅颂提出的榫卯拼接械器!通过将普通零件改造成榫卯结构,可以少使用一块零件,让结构更稳定的同时,还能节约材料成本!”
丁老头手中捧着的,正是械器自动弩。
这种弩的概念来自于古代研究,但结构却相当现代化,功能倒是一致。
“天才研究员梅颂,在机械方面颇有天赋,最后却选择进入白鹤塔,研究精神力。”
丁老头感慨,“说不定对他那种天才来说,机械都是玩具,随便就玩腻了,还是未知的领域更有趣。”
遥歌阑身边的同学兴奋道:“是啊,要不是梅颂,估计白鹤塔也不会这么快就能在精神链接领域取得进展。”
遥歌阑很想问一句“梅颂是谁”,转念一想,恐怕没人会理他,于是决定下课再查。
“说回正题,”丁老头道,“我们今天来研究一下榫卯结构在机械方面的运用。”
下课后,上洗手间时,遥歌阑听到翟天宇在背后吹牛。
“就他那种水平,我完全能做到,有什么特别的?”
同翟天宇一起的人说:“丁老头不就是看他乐意捧场,夸他两句,瞧把他乐的。要是你上,估计分分钟就能拼好。”
翟天宇得意道:“毕竟榫卯拼接器械,我可不止见过,还玩过。”
同伴忽然变了脸色,翟天宇回头,看到遥歌阑站在身后吓了一跳,“你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