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歌阑对工艺流程已经很熟悉了。
在打沙盘时,他甚至觉得有些无聊。
柴子奇坐在他旁边,他搞完自己那部分,就经常去看柴子奇是怎么判断指挥的。
每个人的界面都不一样,指挥的界面不仅能看到自己负责的那部分,还能看到其他人的进度,以及模拟角色的位置。
每个职业在沙盘中各有一个代表形象,叫小兵人,遥歌阑的工艺岗是个穿绿色背带裤的小人,站在工艺操作点前。
其实不需要点工艺的时候,小兵人还可以辅助己方机器人战斗,效果因职业有所不同。
公益岗的小兵人是个辅助,只有在队友有需要的时候才出战。
在对战中,除了点亮图谱、争夺城池,消灭掉小兵人还能额外加分。
柴子奇熟练地报出下一步任务:“mice支援A1,antihunt去B1守着,人机正在朝这两个位置聚集兵力。”
人机有时候很聪明,有时候又会干些不太符合逻辑的事。
比如现在,其实攻击A2和C1更容易取得突破。
遥歌阑问柴子奇他推理得对不对,还问:“不是有很多队伍参加了比赛吗,为什么不找那些队伍对打?”
柴子奇点头:“确实,要是能和真人对战更好。但是很难调配人员,人机更方便。而且有些队伍会故意藏着掖着,不把真实水平展现出来。”
第二局也很快结束,只有二年级生还有别的事要做,机房里只剩下遥歌阑一个人。
看着队友没有关机的屏幕,他想起之后也没有别的事,坐在每个人的位置上,把所有人的职业能力看了一遍。
指挥纵观全局,在对战时扛起最大的责任。经济需要把握暂留的资产和使用方向,尽全力避免浪费。战力需要选择性生产武器和机器人,控制兵线。产能需要计算出各个城池提供的增益,对双方的经济和兵力做出预测。工艺根据作战计划选择合适的技能点加强就行,小兵人可以给城池提供额外增益,还能游走作战。风控看起来和指挥有些重合,但这个职业更像在战场上游走的战士。
遥歌阑把工艺、风控改成“人机操作”,坐在指挥位置上,点开新一轮作战。
当然,一开始总是不适应的。
就算他拼装已经习惯了同时操作多个机械,但在及时作战游戏上,一人多操还是不太现实。
遥歌阑也不指望能赢,他只是在加深自己对沙盘游戏的理解。
他踩着宵禁的点回到宿舍,冲完澡,室友好奇地问他去了哪里。
这个室友叫解旭尧,也是从地下城来的人,之前因为害怕被牵连不敢和他走得太近,现在翟天宇基本不找遥歌阑的麻烦,他也很快和遥歌阑熟络起来。
遥歌阑如实说:“在机房待着。”
解旭尧啧啧称奇:“你还真勤奋啊。对了,听说下周历史课有期中测试。”
光辉城的大学不允许学生太懈怠,因此大部分主课都考两次,期中和期末。历史课,机械课,和令遥歌阑头痛的政治课,都将赢来考试,具体看授课老师的安排。
时间一下又紧促起来。
考完试,生活在太阳底下、带着瓜果香气的季节终于过去,沙盘比赛要开始了。
沙盘要现在校内打三场,分别是初赛、复赛和决赛,分三个周末进行。每场比赛都采用抽签形式进行。
未免双方暴露战术或者比赛中途发生“真人快打”,对战的两个小组不会分到同一个机房。
柴子奇的小队叫“友谊至上”队,第一场对战遇到的是陌生人,不是一个系的,一问才知道竟然是文学系。
柴子奇并不会因为他们是文学系而看轻,对待对手,他一视同仁地谨慎,且尊重。
就像跟遥歌阑比的时候,他也全力以赴了。
由于是初赛,柴子奇和队友落座后,商量着应该用常规打法,假如势头不妙,再随机应变。
等老师按下“开始比赛”的按钮,所有人的界面一同跳转到熟悉的职业操作。
初始状态下九座城池,从A1到C3,都是无人占领状态,没有兵力,双方只能操纵小兵人抢占优势。
遥歌阑这边是蓝方,对面是红方,头顶名称用两种颜色显示。
工艺小兵人对城池有额外加成,所以双方的工艺小兵人都是跑得最快的那个。遥歌阑直接占据了A2,看着缓冲条走到尽头,再继续前进,试探B2有没有人看守。
B2在地图中心,一般被认为是战况最激烈的位置,遥歌阑刚到B2转了一圈准备占领,缓冲条还没走到一半,红名的小兵人从小路钻出来,对他展开近身攻击。
开局当然是保命要紧,遥歌阑立刻放弃占据,但也不走远,就在B2附近盘绕。
这时柴子奇指挥风控过去顶替,换遥歌阑回来升级工艺。
风控小兵人没有丝毫犹豫朝B2奔去,对方见势不妙直接撤离,免得把自己赔进去,让蓝方开局拿首杀。过了一会儿红方的救兵也来了,两边就在B2反复拉锯,谁也不让谁。
遥歌阑飞速奔回来,熟练地点上工艺,听产能说:“我们这边的经济比他们高一点,目前局势偏好,各位加油,继续保持。”
遥歌阑瞄了一眼地图,目前双方各占三个城池,要是不打破僵局的话,对面输的概率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