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举动甚至令赵跃然都有些惊讶,赵跃然与李藜的视线对上了,干脆提议:“我们先走,好像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等你做。”
王德兴的房子总共四间房,两间卧室,一间厨房,一间堂屋,一个宽约两米长约八米的走道。
房前有一个小小的院坝,院坝前方是王德兴的地,大概半亩。
李藜站在院坝里观察了一会儿说:“去果园都要经过这个院坝,客人多的时候,在院坝就餐的客人可能会受到影响。”
王慧想硬化院坝,并焊上铺装树脂瓦的棚架,拓展一下堂食的空间,“没事儿,把路留出来就行。”
王德兴的地边是那位二姨的房子,二姨在阴沟上的拇指宽的一条地里,种了草莓。
那位二姨是个最会找茬的人,如果按照李藜和王慧的设想,她们会在王德兴的地里种植小麦、红小豆、黄豆等作物,一旦开始,二姨必然要为地界等问题跟她们撕扯。
李藜想了想建议:“不然我们把到果园的路留在张秀英她家房后面,请几个人干脆把通往果园的路全部硬化了,到时候采摘水果也方便。”
王慧是决定要做某件事,就一定会做到底的人,当即接受了这个建议,开始联系工人。
面包店的软装部分开始由李藜负责。
靠近路边的大卧室被改造成了厨房,空间更大些的堂屋则划为销售区,挨着果园的前面那间卧室当堂食区,后面那间卧室则做储藏室。
李藜脑子里是有一套完整系统的规划方案的,但因为又答应了与应承泽合作,顿觉时间一点都不够用。
王慧已经确定与她父母介绍的那个人结婚,婚期定在国庆节。
为此李藜想让面包店尽快营业,给王慧的婚姻增加些许筹码。
至少让她看到面包店赚钱的可能性并赚到一些钱,堵住她父母,以及男方父母的臭嘴。
在人字梯上打孔装窗帘的时候,李藜在电钻声中,想着还得让王慧联系装防盗窗的工人。
于是停下,回头看到郑淞影和应承泽来了,内心莫名急躁起来。
也不知道能不能抓住这两人都住在村里的时机,让面包店赚到钱和知名度。
郑淞影可能是见她手里举着电钻,惊叹道:“李藜你好厉害,感觉完全不需要男的了。”
以前李藜没做过这些活儿时,也觉得似乎男的才能做,迫不得已自己尝试之后,才发现这些事情只是看起来复杂,做起来比读书认字简单太多。
李藜笑了笑算作回应,单手扶着人字梯往下走。
她看了一眼应承泽,怕他要催她绘制游戏场景,先开口说:“我晚上回去加班。”
应承泽愣了愣,原本想伸出去掌住人字梯的手,瞬间收回,垂在身侧。
“加什么班?”周云起进了屋,拿了瓶水,拧开瓶盖递给李藜,“你还不够累?”
他全程仅看着李藜,无视郑淞影和应承泽。
李藜习惯性地担忧应承泽会因周云起的举动生气,没有伸手拿水,正想观察他的表情,他一个转身,大跨步出去了。
“展示柜都放好了?”
“好了,明天再忙一天,晾半个月,基本可以进入试营业阶段了,别着急。”
李藜接过水,微点了点头,隔着窗户,看到应承泽和郑淞影走上了回家的那条路。
西边的天露出一道一道的蓝,不一会儿,蓝色变成淡橙色,最后变成火红色,像是一把一把正被煅烧的刀剑。
李藜心里突然没了底,怕自己的积极态度和正向鼓励让王慧纵身一跃,然后粉身碎骨。
她支持文晓芳开民宿的时候,从来没有这样过。
没有可在乎,没有可失去的人,纵身一跃的姿势通常更利落,旁人给她提供踏板的时候,也更心无旁骛一些。
王慧爸妈跑来面包店的时候,李藜如此想到。
“你藜娃子,一天天撺掇我们慧娃子把那么好的工作辞了,现在又撺掇她整这些拉账背亏的事情,你莫把她的婚事给整脱了。”
“你自己结不成婚,你莫害慧儿啊,藜儿。”
王慧早已因为离职和开面包店的事,同她父母吵过很多次,李藜都快以为没有阻碍了。
打完电话回来的王慧,吼道:“是我想开的,你们跑来找她麻烦弄啥?”
王慧的父母数落、怪罪李藜这些话,并不完全是要阻止王慧开面包店,而是想要李藜认下面包店经营失败产生的债务,并赔偿王慧的损失。
李藜瞅着焦急难堪的王慧,不住地回忆小学五年级,被王慧背着走过的那一段又一段的路,放下了自以为可以改变老一辈人观念的幼稚想法。
“放心,应承泽是投资人,盈亏由他负责,即使面包店亏损,王慧每月工资照发。”
王慧父母的表情顷刻间松懈。
他们不相信李藜和王慧有能力开面包店,他们相信应承泽有。
因为应承泽本就是以投资人的身份来到村里的,也因为他们相信男生比女生更聪明,更有远见,男生认为可以投资的事情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