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此生何处觅安宁 > 第32章 订婚

第32章 订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臣妇只是一介普通妇人,未对朝廷,对大兴有任何增益,杨家已多受恩赐,家夫亦已受了陛下封谥,臣妇如何敢再受如此大的封赏,且震儿薪俸已远远足够上下开销,万不敢与公主并肩。臣妇请公主收回成命,请陛下,皇后娘娘勿要再赏了。”杨母战战兢兢说了一通,杨震亦言:

“家母所说正是杨震所想,请陛下和皇后娘娘成全。”

皇后起身扶了杨母坐下,又让杨震也坐下,说这是家宴,万勿拘着。战紘则未说准,亦未说不准,只命内侍又说了第二项,谁知内侍说完,在座的四人均是一愣,片刻过后,杨母和杨震立即起身下拜,此次杨母已惊的说不出话,只听杨震郑重道:

“臣感念公主之恩,却万不敢遵公主之命为府邸易名,还请陛下和皇后娘娘责罚。”战紘若有所思,皇后此次亦未敢言。历朝历代均没有将公主府改为驸马家府的惯例,表面是改府邸名称,实际是驳了臣从君之道,乃欺皇室威仪之罪。

“公主还说了什么?”战紘淡淡地问道,让人辨不出话里的任何情绪。

内侍又将公主为李司仪和乳娘所谋一并说了,并最后润了公主的意思,说公主只请求陛下和皇后定要成全这三项,否则便是公主终身憾事,亦对不起杨家和兴和宫的旧人。战紘知道这必不是安宁之言,但那三个请求他倒是不敢增改。那日听安宁说只是愿意离开自己方才应了婚事,战紘本以为她对杨震也并不在意,没想到今日竟会提出为杨家谋名利,甚至不惜屈尊改易府邸之名,看来是自己多虑了,女儿是与他疏离,却懂得为夫家谋福。一荣俱荣,安宁本就是大兴公主,若能让杨家有脸面,她总不会失去什么,反而能更好地与杨母相处,亦增了杨震与她的感情,也能体现皇室对杨家的看重,施恩于杨家,总是利大于弊。战紘想到此处,亦未顾及什么礼制,对内侍言道:

“去告诉安宁,说朕知道她对杨家和旧人的情义,她的请求朕准了,让她好好休养身子,勿再为婚仪的事劳累到,让宫人们也都仔细照顾着。”

还未等内侍应答,杨震便拜倒正色言道:

“陛下对杨家恩赏过重,家母和臣绝不敢受,求陛下收回成命。”

杨母亦拜倒请辞,又被陛下止了,皇后见此亦起身将二人扶起,二人才将将坐定。

“你们勿要过虑,这也是安宁的一点心意,朕定要准的。府邸之事,朕会和礼部说这是公主的意思,也是朕的意思,他们不会多说什么,你们也勿要担心。”皇后见陛下恩准,亦安慰杨母道:“安宁自小便经常去杨府,定是将你们早都看做家人长辈,都是一家人,便不分什么你的我的,这是安宁孝敬你的心意,你便好生应着,勿要忧虑。”

“只是杨家已深受皇恩,不敢再——”

“安宁的心意已定,朕也准了,你们勿要再辞。”战紘打断了杨母,定声言道。杨母与杨震见陛下如此,亦不敢再辞,又只是郑重谢恩,方才起身,四人进了些饮食,说了些客气话。宴请结束后,战紘又命杨震和杨母去杨复灵前祭拜,准杨震这几日休沐以备典礼事宜。杨家谢恩后便退了,待诸事已毕回到杨府也是晚间。杨震命厨房做了些粥食小菜,和母亲一处吃了。杨母命侍候的人都退下,独自跟儿子说话。

“震儿,今日去看你父亲,又想起了你父亲在时的往事,没想到时间过得这样快。”

杨震见母亲感怀,心中原有的愧意再行生起,于是放下碗筷,在其母面前下拜请罪:

“儿子不孝,少时狂狷害得父亲性命,亦让母亲疾病缠身,都是儿子的错。”

杨母未料自己只是一时感慨,却又引得儿子的心病,遂立刻扶起震儿安慰道:

“娘说了多次,你也总是未听到心里,你父亲去世是杨家人的命,不是你能改变的,勿要总想着这事,若你父亲知你如此,也不会安心。听话震儿,快起来。”

杨震亦不想因自己再惹得母亲优思不悦,遂也速速起身,未再说话,只是埋头食粥。杨母见儿子如此,亦不再提以前,只言如今的喜事:

“震儿,以前看你拒着我的意思不成家立室,娘确实难受,不过娘万没有想到再过几日我儿就要和安宁公主成婚,娘真心替你高兴。”

“让母亲担忧了,是儿子不孝。”

“我儿至孝,万勿再责备自己了。不过震儿,今日之事,娘怎么反而心里发慌起来。公主是我和你父亲看着长大的,是个好孩子,娘本为你能娶得公主开心,也为你父亲得到追封,你迁了官而高兴。公主的心意娘知道,但今日公主所请实是有违礼制,陛下怎会如此就答应了?为娘如何能受得住那一品诰命?还有改府邸的事,朝中诸臣会如何看我杨家,如何看你?”

“母亲说得是,儿子也觉封赏过重,不敢领受。母亲勿忧,陛下虽已答应,但礼部实施起来还需时日,儿子已想好,明日便入宫去探望公主,请她务必收回成命,陛下也必然会听公主的意思。”

“好,你说得对,明日必要请公主收回成命,恩赏过隆,对杨家绝不是好事。”

“是,母亲勿再为此忧虑。”

“震儿,公主的心意,娘明白,你也必定明白。娘知道你从小便和公主情谊深厚,与公主成婚后,你定好好待公主,你们和和睦睦地过日子,早日得育子女,平平安安地,娘和你父亲也就都安心了。”

“母亲放心,儿子必会与公主好好过日子。母亲近日为着儿子的婚事也操劳得辛苦,万要注意身体。”

母子二人又闲话了些婚仪之事,便各自休息了,第二日一早,杨震便起身去新房督办,见府邸牌匾仍写着是公主府三字,心下稍安,又和里间负责装饰的宫人确定些事宜,便去了宫里,想与安宁商定昨日之事。宫门守卫见是杨统领,皆施礼恭喜,杨震进宫一路,得到的恭贺已是数不清,至兴和宫,更是被宫人殷勤地引入明堂,报知公主去了东宫看望太子,让驸马稍歇,他们这就去东宫禀报。杨震一听,便止了宫人,说勿要扰了公主与太子殿下,他在此等候公主回来便是。宫人们之前知晓公主对杨家甚好,均未敢轻慢这位准驸马,一行人一会上茶,一会上点心瓜果,也只见驸马端坐于明堂,并未有丝毫随意之相,心里又对驸马添了一份敬重。没过一会,只见公主乳娘来拜见,杨震亦起身还礼,乳娘方在下首方坐了。

“将军来此,可是有要事找公主。若有急事,奴婢这就着人去东宫通传。”杨震迁了兵部尚书,但仍有军衔,此时尚未大婚,乳娘从权,遂未敢先称驸马,只先称了官阶以示敬意。

“阿姆勿要麻烦,臣未有要事,只是有关公主府邸之事想和公主商议,并不急在此时,待公主回宫再述不迟。”

“太子殿下最近知公主要大婚,亦是怕以后难有机会相见,每次公主离开,都抱住不放。公主早劝过说成家以后,虽自己不回宫,但可让太子出宫去府中玩,太子本来欣喜,但却仍是不舍。前两天公主去陪,直到晚间哄着殿下睡了方归。将军若是这样干等着,可是不知要等到何时了。”

杨震一听心里亦不知如何是好,他既不想扰了公主和太子,又想尽快和公主说了府邸易名之事,思来想去,只好让乳娘待公主回来时通报一二,明日再来面见。

“那就烦请阿姆待公主回时报知臣有事找公主商议,臣明日再来拜见就是。”乳娘一听,亦起身施礼回到:

“奴婢僭越,想和将军说一事。”

“阿姆有何事,尽管吩咐杨震。”杨震知公主和乳娘一直亲近,自己自小对她也十分敬重。

“奴婢是公主母家家婢,将军有所不知,其实按慧主母家风俗,男女成婚的前几日,双方均不能见面,以求新婚当日顺利吉祥,不过兴国却是没有这样的规矩。但奴婢人老了,心里也总有些守旧,想着公主和将军若能顺着这习俗,也万不会有什么错处。将军刚刚说有府邸之事,若不涉密,可否让奴婢代为通传,再着得力的人出宫回了将军,既可全此习俗,又不耽误将军准备大婚事宜。但若是重要的密事,奴婢断不敢误,必今日通报于公主,只等将军明日亲与公主商议。”

杨震本对婚仪的规矩一盖不知,只是最近听母亲和礼部之人说起,方知道婚礼仪式十分繁杂,规矩禁忌甚多,需得时时注意,今日听安宁乳娘说此,方才知道这不同地方的风俗也有所差异,但因是安宁母亲家的风俗,必然也要遵从。方急急告罪:

“杨震今日方知有此习俗,尚好阿姆相告,险些坏了规矩。杨震所求并无密事,只是请阿姆必要即使报予公主,杨震敬待回应。”

“将军请讲,奴婢今日必得通报。”

“昨日陛下亦准了公主为杨家之请,但恩赏过重,于礼制有违,家母和杨震均惶恐不安,想请公主收回成命。家母说知晓公主的心意,但请求公主万勿如此。此事虽不是密事,但极为重要,还请阿姆务必代为通传。”

“将军是说公主那三个条件吧,将军勿忧,公主宽仁,只是想为杨家尽自己的一份心意。那所求中还有为奴婢养老的事,奴婢也是求了公主好久,说恩赏太过,但公主也只是坚持。既然陛下已准,便是合了礼制,将军和老夫人也勿再多想。此事奴婢必然禀报,但依公主的性子,必不会再改,还请将军勿以此为念。”

杨震听毕,心里亦不知所措,因着礼仪又不可与公主见面,但一想确如阿姆所言,即使与公主见面,又如何能劝阻得了。

“无论如何,还请阿姆代为通报,务必将杨震与家母的恳求告于公主。”

“将军放心,奴婢记住了。”

杨震只施礼退了,心下忧虑,想着再去找陛下,请其收回成命。谁知陛下今日朝事甚多,大臣们轮番奏事,战紘见杨震一直候着,只想他有要事,便召了问询,结果一听,立即驳了所请,让他安心备礼,勿要再提此事,便又召其他臣子处理政事。杨震见状也只能退回,在家中等待公主回应。安宁果然又是晚间方归,乳娘报了杨震之事,安宁听了,也只是淡淡说就按阿姆所应回了即可。第二日乳娘便着人去杨府,也只说了些请将军和老夫人勿忧的客套话。杨震见状知事情已定,更改不了,便也只是安慰母亲,心里想着以后自己必要谨言慎行,勿为杨家和公主招揽祸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