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简蘅忙到没有任何思考人生的时间。
但她记住了沈之恒的话,既然还没思考清楚,那就先尽力一条道走到黑吧,这是她自己的选择。
几次周考她考得都很好,江莲很满意,但仍一再叮嘱她临近期中,不要松懈。
简蘅把期中看作她的翻身之仗,十分重视,几乎每两天就会完成六科的一套试卷,计算总分,重做错题,她脑子里那张掌管学习的弓已经拉到极限了。
江莲的“鼓励”对她来说更像是在这个极限上反复试探。
沈之恒和之前倒是没什么变化,仿佛一切都没发生,那天的那场对话不存在一般。
反倒是简蘅,莫名心虚,总觉得知道了些不该知道的事似的,和他说话都小心翼翼的。
也是那天后来回到教室后简蘅才反应过来,明明问题症结在于她应该和沈之恒保持距离的,她是要告诉沈之恒皮平问她的那个问题来着。
结果听完沈之恒的童年故事之后完全沉浸在愤怒和心疼中,忘掉了正事。
果然,不要心疼男人,会变得不幸。
简蘅想到这手中攥笔的力道都狠了些,长长的黑色直线划破草稿本纸页。
沈之恒凑过来,“什么事惹小主不开心了?”
简蘅瞪他,“离我远点!”
互诉衷肠似乎成了一次拉近彼此的机遇。
原本两人之间还有层看不见摸不着的薄膜,在薄膜两侧互相捉摸不透心思,有人想远离有人想跨过,突然这层薄膜被撕下扔在一旁,没人觉得生硬,两人都自愿向前迈了一步。
在彼此面前也成为了最真实的样子。
两人自己都没有察觉,在外人眼中是一种不可言说的变化与默契。
陶跃然问简蘅,“你怎么突然和沈之恒关系这么好?”
简蘅心里有种说不上来的慌张,赶紧否认,“没有啊。”
陶跃然依旧怀疑,“你说,会不会沈之恒喜欢你啊?我之前就这么觉得,你看他每天基本都只和你交流,还会带你玩游戏,真的很不一样哎。”
简蘅不能否认自己听到这话时心花怒放,但第一反应是一定要否认,仿佛不否认的话自己内心那点小小的秘密就要曝光。
“怎么可能。我跟他是同桌交流肯定会多一点,他在篮球队也有不少朋友吧。”
陶跃然沉浸在自己的推理中,没想到去质疑闺蜜的反常,“反正就是感觉不对劲,他对你真的很不一样 !”
简蘅心中开始燃起一颗羞愧的小火苗,为自己没有如实告诉一直对自己坦诚相待的好友而内疚。
其实好几次话到嘴边差点就要说出口了,但这是她人生第一次对异性产生好感,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
在世俗的思想中,高中阶段喜欢异性会被打上“早恋”的标签,有人为此兴奋,要踢开桎梏大胆尝试;也有人因此惴惴不安,觉得自己十恶不赦。
简蘅介于两者之间,艳羡别人张狂的青春,却也羞于承认。
表达欲和纠结同时作祟让她难以安心。
如此纠结难眠了好几天,简蘅写了张字条,打算放学的时候给陶跃然。
结果不巧,陶跃然下午有点发烧,请假没上晚自习。
不过虽然字条没给出去,但写完就如同已经把精神传达完毕,简蘅总算松了一口气。
晚自习林少艾传来一个好消息:周六下午所有高三学生可以去看市篮球赛半决赛,安江一中对安大附中。
说是“好消息”是因为陶跃然之前一直念叨,可惜了她今天不在,而简蘅也很想去看沈之恒的篮球赛。
校园小说里女主和男主就喜欢在篮球场谈恋爱,你打球来我递水。
简蘅不想太招摇,能远远地看一眼他打球赛是什么样就已经很满足了。
班里很大一部分同学对此都不感兴趣,下周就要期中考试,做题的时间都不够,居然还要花两节课的时间去看这劳什子的球赛。
已经有人在打听能不能请假。
大家的交谈闯入耳中,有说耽误时间的,也有觉得这样的安排很好,劳逸结合的,不一会皮平也走进教室,重申了这件事情,最后补充了句;“如果真的有不愿意参加这次活动的同学,可以来找我请假。但是大家已经高三了,能够一起参加的集体活动越来越少,我还是希望同学们可以把这当场是一次放松自己的机会。多年后当你们回忆起高三,也不至于全部是翻旧的书本和夹成册的试卷。”
皮平的话一出,所有人都安静下来,重新思考这件事。
时间如流水,原来高中生活早已所剩无几。
皮平又补充道,“周六下午高三年级也会开展一次期中家长动员会,是咱们高三开学到现在的第一次家长会。之所以开在期中考试前,是因为这次考试会和安江市其他几所学校进行联考,通过联考排名可以推算出大家的市排名、甚至省排名,年级经过商议,这次会议主要是让家长们了解高三生的学习情况并做好辅助工作,希望同学们可以对期中考试重视起来,同时不要对家长会产生紧张或是逆反心理。”
简蘅不由也陷入沉思,放在几个月前,她定也是要请假自己回家复习的,她不懂篮球,篮球队的人也根本不认识,这种热闹和她没什么关系。
然而现在,她因为一个人改变了主意,就好像她原本由书本试卷构成的简单世界里一下多了好些图层,形形色色的人与事构成大千世界呈现在她面前。
简蘅越来越意识到,人生很复杂而她太渺小,她能做的实在有限。
但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到底是信步闲逛,还是奋力直追,她想自己做主。
--
秋色已深,晴天统治了大部分时光,猎猎风声挟带寒意,敌不过篮球场上高昂的士气。
赛事已经开始,简蘅虽不太懂篮球技巧,但球进了谁家的框还是能看得清的,时不时便随着人群一起高呼,心情也和这氛围一般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