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妖多起来了,餐厅也就不能再跟以前一样,一张大桌子,七八口人围着桌子夹菜吃。
牛康成和熊觅在做饭前就已经安排好了一切,总归空间足够,他们就将餐厅改建成了类似于食堂的样子。
一张张桌子排列下来,不会拥挤,看着也井井有条的。
米萌萌在沐樨和熊觅做饭的间隙就将餐具摆好了。
自打舒兰玉提前告知成考处以后可能会有不少孩子的时候,她就已经提前在网上预定了餐盘,还买的是尽量好的款式。
晚饭做好后,牛康成推着小餐车,挨个在餐盘中分餐。
殷炤一路从厨房跟到餐厅,完全没有干活,却表现出一副“老子全程参与了真的是好牛逼一只狼”的态度。
舒兰玉不语,只是一味地冷笑。
除了那些食堂的小方桌之外,餐厅里还单独留了一张圆桌,是留给他们这些成年妖吃饭用的,位置靠前,足以看清下面所有崽崽的动向。
米萌萌放置好碗筷之后,蹦跶到沐樨跟前:“沐樨姐,我分完啦~我在每个餐具上面都安了个小法术,保证分完餐之后的两个小时内饭餐都是热热的!”
沐樨笑着鼓励,摸摸兔头:“真是好棒一只小兔子~”
“嘿嘿~”米萌萌蹭蹭沐樨的手。
她是真的很喜欢沐樨身上甜甜的桂花味道。
除了白哲和丢丢的饭菜需要另做之外,其他大小朋友的饭菜都已经完成了。
舒兰玉让殷炤在这儿看着,自己则去和陆殊一起把孩子们带过来。
柯亚和绒绒已经玩累了,抱着咪咪叫的丢丢先一步去了食堂,舒兰玉则回到疗愈室里把小白哲给抱着。
有舒兰玉和陆殊的双重加持,小崽子们对离开疗愈室去吃饭这件事并没有多少抗拒。
他们自从离开了幼崽堂之后,一睁眼不是在这个疗愈室就是在那个疗愈室,几乎没有什么自主移动的权利,现在能从房间里出去,就已经勾起了他们淡淡的兴味了。
离开幼崽宿舍之后,他们左看右看,好奇得很。
舒兰玉一派春风和煦的模样,耳朵里却满是小崽子们叽叽喳喳的小声八卦。
“这里好像幼崽堂呢!”
“才不像幼崽堂,幼崽堂一点都不舒服,难受死了……”
“可是老师不是说,那样才是对的嘛,要居安思危,不能放纵享乐!”
“可是我觉得这个地方更好,我总是不由自主的就喜欢上这里的空气呢……”
“别是他们下毒了吧?”
“你们闻到什么味道了吗?好香!是好吃的吗?”
“不知道……”
这些从幼崽堂被救出来的孩子们难得在这一刻显露出一点原本应属于这个年纪的天真与好奇。
抵达餐厅后,窃窃私语声终于逐渐变大。
舒兰玉没有说什么,只让他们自己找喜欢的位置坐下。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要求,孩子们还是犹豫了半晌,最终按照习惯,以年龄大小为排列顺序按规律坐下。
和在幼崽堂的时候一样。
舒兰玉没有在这种问题上强求,有的时候一些小小的习惯可以让他们更快的适应环境。
包亦卓旁边的小姑娘是一只小蜘蛛妖,她伸手戳了戳面前的餐盘:“这个餐盘跟其他地方的都不太一样。”
幼崽堂的餐盘都是薄塑料的,特办局的餐盘是不锈钢的,只有这里的餐盘是陶瓷的,盘子很深,能装的份量也不小,看得出来那些瓷光泽感也很好。
是用了心的。
包亦卓他们没有学过太多生活常识,只能凭借自己的感觉来判断这些没有见过的东西。
“唔,我喜欢这个餐盘。”小蜘蛛下了结论,“摸起来很舒服,滑滑的。”
柯亚和绒绒是提前坐下的,现在夹在一堆大孩子里面也不怯场,还主动跟其他人介绍锦味坊的饭菜有多好吃。
包亦卓点点头,终于褪去了些羞涩:“嗯,闻起来很香。”
两个小妖立刻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崽崽们坐下之后并没有立刻开吃,反而下意识的将目光都挪到舒兰玉身上。
谷玉如小声解释:“孩子们在幼崽堂的时候,没命令不能吃饭,擅自动筷子都会挨打,还会挨饿。”
殷炤脸直抽抽:“当时就给那群混账揍得太轻了!”
舒兰玉温声开口:“饿了就吃吧,这里是食堂,不用在意那么多,不够吃的话锅里还有,可以去盛,也可以拜托其他老师帮忙。”
他说完这话,才有几个大一些的孩子壮着胆子拿起筷子吃饭。
见没人出来打小孩,总算是放下心来。
其他孩子也跟着动筷吃饭。
饭菜一入口,他们的手就几乎停不下来了。
在他们的记忆中,还没有吃过这么香的饭菜!
米萌萌不由得出声:“慢些慢些,饭菜都还有呢。”
小兔子的生活环境一直挺顺当,还没亲眼见过有这样饿得吃不上饱饭的孩子,兔子眼都红了,可怜巴巴的问谷玉如:“特办局不给他们饭吃的吗?”
刚刚那个拨浪鼓不是对于做饭这件事很有心得吗?
为什么这群孩子会跟饿狼一样?
谷玉如颇为尴尬。
其实其他的孩子都是能吃上饭的……
就是饭菜的味道嘛,自然没有办法跟这里比,兼之负责这30个孩子的妖又是个关系户,能力差脾气大……
恐怕这些孩子在他手底下也未必得到过什么好的待遇。
舒兰玉心下了然,随口对沐樨和熊觅道:“明天开始,多给孩子们做点鱼吃吧。”
熊觅摸了摸自己的光头,对舒兰玉的要求没有不听的:“鱼?舒先生想买点什么鱼?要不要产品检查证明啊?哎哟,沐樨姐你打我干什么?”
沐樨面无表情:“手滑。”
陶春园夹着菜的手气得一抖一抖。
舒兰玉全当没看见:“文鳐鱼还有鮨,东西我会给你们,你们不用考虑成本的事情……还有,明天开始,做的汤里也放些拔厌草,这些对孩子们对身体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