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也有些感慨,原来自己已经在少华派度过了那么长的岁月,长到有些记忆他都已经开始遗忘了。
到了“百草丹心”的现场,李意言真心分享了许多想法和药方。
他自己有一本笔记,专门记录翻阅古籍时候的思考,包括在上阳城药铺内义诊时改良过的药方。
既然来了,李意言就是奔着吸收其他门派之精华来的,让他有些遗憾的是,其余门派除了飞云阁之外,似乎都有些遮遮掩掩的。
更有甚者,还把极其细微的一些药效提升吹得神乎其神,简直跟江湖骗子能包治百病似的。
这怎么也算是武林药师们的第一大盛会吧,怎么能如此弄虚作假,简直儿戏!李意言在心里诧异地想道。
在那位不知是甚门派弟子讲到他手中那瓶丹药的第九十九种用法的时候,李意言实在没忍住,出声道:
“这位药师,你的药主要的效用就是方才你说的第一种,我们都已经很清楚了,无需补充,还请下一位兄台吧!”
那台上之人听到同为药师,竟然有人不给自己面子,“哪家小子如此狂妄,对升云阁如此无礼?难道不知道我们阁主就是飞云阁阁主秋野明的徒弟吗?”
循声望去,却见一位白衣红纱的青年站在原地,蹙了蹙眉。
“李……李意言?”
来到“百草丹心论道坛”之后,有许多高台,凡是想要分享或者一起研讨的病症,都可以直接站上去。
来到道坛的药师们也可以自由选择去哪个高台周围,氛围比较随意。
少华派的弟子们也都分散了开来,因此李意言对这升云阁一无所知,旁边有好心的药师认出来李意言,给他解释道。
这升云阁名字与飞云阁有些相似,也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飞云阁在江湖上地位崇高,但是平日里培养门内弟子和义诊救人的花费也多,药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本来就所耗甚巨,更不要说是飞云阁这样全都是药师的宗门了。
可飞云阁为了自己的名声又不可能放下身段亲自去做一些药材生意和盈利的药膏。
正好秋野明有一个徒弟,在药术上的成就不高,但是特别善于钻营这些赚钱之道,于是在飞云阁的默许之下,成立了升云阁。
实际上就是把飞云阁弟子们炼制的药膏拿出来贩卖,而飞云阁的药方又是独门的,因此十分抢手。
不过随着江湖中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了升云阁,飞云阁弟子们真正炼制的药也是供不应求,升云阁阁主为了赚钱,就也开始培养升云阁的弟子们炼药,还宣称是全新的药方。
但实际上新药方是被升云阁偷工减料过的,升云阁的弟子炼制水平也远远不如飞云阁的弟子。
两种药品售卖的时候放在一起,价格高下倒也是标得清清楚楚的。
只是,不知道其中内情的江湖人士多有中招的。
后来升云阁越来越过分,不但把次品的药膏价钱涨到和飞云阁出品的一样,还把瓶子都换成了一样的。
甚至还弄出来一些乱七八糟的无效药方,却骗百姓说是能包治百病。
买回去若是没有用,那就是用的量还不够;若是用足了量还没效果,那就包退银子。
飞云阁并非不知道升云阁弄出来的这些事情,只是升云阁每年能给飞云阁上交的钱财数量真的是让人无法拒绝的多。
因此,即便升云阁做的不义之事有在江湖上逐渐臭名远扬的趋势,飞云阁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左右没有死人。
况且那是升云阁的事情,关飞云阁什么事呢?
江湖中药师们知道此事的不少,但更多的因为飞云阁的态度所以也放任不管。
而李意言却因为一直在药峰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活,对这些事情一无所知。
才在刚才众人都缄口不言的情况下,站出来制止了那人。
升云阁的弟子其实自己心里也清楚自家药方的水平,所以特意挑选了一个偏僻之所,之所以一定要上台的原因嘛,也很简单。
“百草丹心会”的消息往年每次都会成为江湖上热议的话题,而江湖中的消息又会传到百姓口中。
既然升云阁的药膏都是经过天下药师们共同肯定过的了,那百姓自然深信不疑。
只可惜,那升云阁的弟子遇上了不知底细的李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