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青简与李意言在酒楼分别之后,很快就在路上遇到了急匆匆四处寻找他们的飞云阁弟子,不过秋野明并没有告诉宋非夷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宋非夷也是刚刚才知晓事情的全貌。
在座的几位核心掌门与秋野明,包括少华药峰的汤长老在内都点了点头,觉得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处理的时候总归要有个轻重缓急的先后顺序,宋非夷的建议非常妥当。
见众人都没有异议,几位掌门就吩咐自己门内的弟子回去取药材。
由于担心事情传出去,造成飞云阁内以及来参会的各位同道们不必要的恐慌,所以口风控制得很严。
除了回去取东西的人之外,其他人都暂时留在飞云阁大殿之中,也好共同为那些弟子们解毒,并且商量下一步的计策。
大量的弟子中毒,凑齐那么多的药材尚且还是小问题,关键在于不惊动江湖上其他各方。
尤其今日是“百草丹心”会举行的日子,在这个关键的日子,闹出一丁点的水花都会被传扬成浪花,更不要说是如此多弟子在药师大会上中毒了,简直就是丢飞云阁和所有江湖药师们的脸。
所以,为了不惊动其他人,尽量使用飞云阁内已有的药材和药师们带来的药材。这就很难了。
药材的类别比较杂,每位药师开出来的方子也不太一样,如果某位药材的量不够,而要用其他同样药性的药材来替代,那么就要涉及到整个药方的调整了。
李意言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把自己看见黑衣人的事情与大师兄说,汤长老坐在秋野明身旁,距离有些远,而贺悉观似乎也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还是和大师兄说一声吧,毕竟此事干系重大,甚至可能还会关系到这里所有人的性命。
可是还没等李意言开口,贺悉观就拍拍他的肩膀:
“意言,这里安全些,你在这里待着,我回去取药材。”
事态发生得紧急,贺悉观看着李意言欲言又止的样子,还以为他是在担心,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随后就大踏步离开了。
看着大师兄离去的背影,李意言蹙了蹙眉,他始终觉得此事似乎没那么简单。
首先就是下毒之人的动机,来参加“百草丹心”会的人,身份或多或少都比飞云阁的守门弟子要高,即便在对药师下手的时候,可能会有被察觉的风险,那也比药倒守门弟子闹出的动静要大。
况且,守门弟子日日都在飞云阁,若不是冲着“百草丹心”来的,那又何必特意挑这个时间呢?
所以,李意言可以肯定,下毒之人肯定不是冲着守门弟子来的,至于是为了趁机混进飞云阁以图谋更多,还是造成人心动荡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既然来者非善,那么为何只下这么轻微的毒?连李意言这样基本上没怎么经历过江湖纷争的人都知道,江湖上一言不合取人性命的事情多了去了,又哪里少这一件?
难不成来“百草丹心”,来飞云阁搞事情,就是为了提醒飞云阁弟子们即便在宗门内部,用饭也要先验过再吃不成,天下哪有这么好心的人!
对于这背后之人为何要下这两种可以说是轻微的毒,李意言还没有头绪。
不至于致人性命,只不过是耗费的药材数量和种类有些多,但也很常见,也就是说飞云阁守门弟子们中毒是为了引出后续的事情。
可这后续到底是何事情呢?
李意言与众人在飞云阁的大殿中等着,去取药材的人回来,因为在座的都是各门各派的长老,所以李意言在中间年纪轻轻的,有些颇不自在,也不是很能融入进去。
而宋非夷正在和秋野明讨论飞云阁的事宜安排,他也不是很方便上去。
如此一来,倒真的是有些不知该做些什么,索性起身环顾四周之后,倒了杯茶听别人之间的议论。
听来听去,不过是些对魔教几十年前进入中原时的陈词滥调,李意言早在凤翼山齐家那里大概知晓了事件的原貌,所以对现在众人口中所流传的这些奇诡异事,很是有些不屑一顾。
众人见李意言坐在这里泰然自若,而贺悉观竟然才是回去取药材的那一个,不免有人议论了起来。
说些什么李意言不愧是少华首席弟子之类的。
李意言此前在赤水少年会上杀出来,确实让众人感到非常意外,江湖上有名的药师宗门除了飞云阁与少华派之外,其余大部分都是世代传承了很久。
甚至有不少都不对外招收弟子,或者是被师父收为弟子之后,立刻就要跟师父姓,才能算作是真正入了门,师父才会把药术传授于人。
而飞云阁与少华派药峰是在清世之战后迅速成长起来的药师门派,当时正是大战之后,众人急需休养生息的年代。
不少人都等着药师去救死扶伤,而原本药师的数量就在大战之中锐减,所以同道盟商议之后,决定由飞云阁带头首先不限名姓、来历招收弟子,只要资质符合就有被飞云阁接纳、将来成为药师的可能性。
少华派药峰紧随其后。
这也是这两大门派能够迅速成长起来的原因,对天下人都敞开门槛之后,培养出了大量优秀药师,因此飞云阁与少华派在江湖上的声量极大,和原本传承已久、遵循传统的药师门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刻,飞云阁的大殿内就是这些比较传统的药师门派占据了多数,他们对于李意言的情感比较复杂。
一方面对于李意言作为药师,能够成为少华派的首席弟子,无疑也让天下所有的药师们脸上有光,可是另外一方面,李意言这人并不单单只修药术,还学剑术。
不少人对此抱有微辞,觉得他不专研一道,还跑去练剑。
剑客与药师之间历来是有些不对付的,因为剑客们有很多都是药师最讨厌的那一类病人。
在药师们眼中,剑客不仅常常会莫名其妙地打架,而且嘱咐了要静养,还不听话,跑去舞刀弄枪的,然后导致伤口反复,败坏药师的名声。
因此大多数药师都对剑客有些无奈的,而李意言竟然主动跑去学剑。
如贺辞章等看得比较开的人在这些传统药师门派中还是少数。
而李意言又将绛霭披在自己的左肩,鲜红的颜色很是扎眼,哪里有飞云阁弟子服一身绿色的好看呢!
总的来说,就这在场的这些人觉得李意言和传统的药师形象很不一样,所以看见李意言不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