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冷眼旁观,也有人眼红,偏的还要惺惺作态,假模假样的劝解道:“……嘉兴公主殿下,这样不大妥,区区商贾,又如何建造的出宫室,何不去找建造署,寻着些能工巧匠,这才能满足公主不是吗?”
建造署自然眼红,跳过了他们,可是少了很多花费啊,底下还有那么多的人要养,若没有个指标,怕是完成不了年度榜单。
不曾想连公主的面都没见上,就直接被门口围追堵截的商人一齐同仇敌忾,朝他啐了一口,怒道:“……管你什么署不署的,还想指点公主,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样子!”
商人们虽然目前都是竞争关系,可是面对同一个敌人自然是同仇敌忾,合起伙来把一切不稳定因素都要扼杀在摇篮里面。
走南闯北多年,没点本事还能在外行商?笑话,怕不是当他们都是软柿子捏。
昭华台里面路子都被老家伙堵好了,平常宫里面的单子根本轮不上他们。
要是能够得到公主的亲眼,且不说公主的报酬,就是没有报酬,日后再做生意,一听曾经满足了某某王公的要求,谈起生意来还不是事半功倍?
像尹家,不就是之前接过姚家的单子,从此在外行商一报姓氏,那财富还不是滚滚就来?
成为商人的人大多心思活络且胆大,面对如此绝佳的机会又怎么能够放过?
遂你一下我一下,直接把人家挤出了队伍,徒留对方在外面吹胡子瞪眼的。
其他几家听了这里的盛况都是齐齐摇头,有辱斯文,关起门来还不是盘算着李四手中的钱财。
“公主,外面的名声……”
蔡香虽然不通此道,但还是能够看得出来此番对于李四的名声的损害。
李四倒是兴致勃勃,亲自去看别人送了何等的礼物,李恪回来后面对的就是成堆的小山,这几天做账笔杆子都要冒火星子了。
她浑然不在意,道:“管这些东西作甚?我只是个公主,越这样别人倒是越放心。”
话的确不假,百姓可能需要一个英明神武的君王或者是王公子,可是对于公主王姬,倒是宽泛许多。
听闻公主在昭华台里面对着世家公子哥们的教训,只当是饭后谈资,毕竟公主那怕再跋扈无力,对他们而言也只能当做是女儿家是娇客,要宠这罢了。
李四心里面对此感到门清。
名声不过是束缚的枷锁,为了个好名声委曲求全,不过是最后许嫁的时候多一笔谈资。
现在的她只会说前世的自己明白的太迟了,倒是白白错过了大好时光,直到婚后才明白过来。
名声是最不值钱的东西,旁人若有心,管你是什么家伙都能给你吹捧的天上地下绝无仅有的,若是看不惯,嘴皮子上下一合黑的都能给你说成白的。
那几位公子加上李居肯定想要这样做很久了,只是苦于下面的对于他们的要求更高。
李居白白的将冥司相让,也是如此。
养冥司,耗钱。
养人,更要钱。
她此番放出的风声不过是挂出的饵罢了,某些商行垄断已久,甚至饱中私囊,明暗两本账簿,真当所有人是傻子吗?
还不如放人出去敲打一下,爆点金饼才是。
室内温度适宜,不会很高也不会很热。
她道:“……蔡香,之前你就是被这些东西束缚的太狠了。名声好坏在人心,他人想让你名声好自然有万般做法,想要抹黑的法子更多。”
“你之前害怕给家族抹黑,可是实际上困住的不是心怀不轨的宵小,而是你这样害怕这些眼光的人。”
四姓三氏的门客中自然有擅长此道的人,她之前记得郑氏手下的人几乎足足有近二十人,都可以凑齐几桌博戏。
李居做不了的,只能她出手。
听到外面对于嘉兴的热议,李居憋不住笑,问到:“她真的这么做了?”
从人李文道:“千真万确,奴奴不敢妄言。”
李居画上了朱砂批语,道:“既然如此,我儿如此用心良苦,不如再给她添一把火。”
“唔,人多才热闹嘛。”
“算算时间孩子们也要开府了,何不让李四一同去办?”
“越热闹才能越精彩啊!”李居感叹道。
“还得是孩子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哈哈哈,果然是我的儿。”
他忽然像是想起来什么,喃喃自语道:“……就这样把她摘出去,显得有些亏本了。”从人传来姚后的求见,他挑眉道:“那就去吧,寡人也很久没去见王后了,记得挑上几件礼物。”
话落,他倒是想起了什么,忍不住发笑:“倒是和我儿一样的作风。”
从人们不语,只是一味的微笑。
他们见王上和公主的相处模式,到是觉得公主有着这样的宠爱简直一点都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