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苏子沐按照约定前去录音室找曦月和肖海一起排练。
“喂,小曦姐,我过来了,现在在一个卖饰品的店旁边...”苏子沐抬头去看那店面的名字,“叫茵茵手作,哦旁边还有一家咖啡店,现在该怎么走呀?”
苏子沐作为标准当代年轻人,从上学就开始依赖导航,本人毫无方向感。而那个鸡肋导航也在距离小于300米后开始无能为力的摆烂,苏子沐看着近在咫尺的目标地点却怎么也绕不过去。
这个地方像个被首都现代化进程遗忘的角落——大概是市政府拆到一半突然又接到保护特色文化和老城的专项任务,负责人紧急勒令将这个还没拆的大型老胡同街区保留了下来。被四周成群林立的高楼大厦围着,成了一盘显得有点滑稽的微缩景观。这胡同错综复杂,像个迷宫似的,从入口进去就找不到出口,苏子沐只好将电话打给曦月。
这几年闲的无聊的人们纷纷开始开发胡同旅游业,不少年轻人来这胡同租下老房子做店面,将原来暮气沉沉的胡同盘的活色生香,肖海找的那个音乐工作室也在这里。苏子沐描述的饰品店和咖啡店几乎三步一家,曦月一时有点想不清楚她说的是哪儿。
“啊,你找不到了,那...”曦月话没说完,苏子沐听到旁边肖海的声音,“你手机开个实时定位,我下去接你!”
“哦好,那麻烦你啦。”苏子沐乖乖站到咖啡店门口的太阳伞下,开了定位等人。
“这儿!小苏!”肖海喊了一嗓子,苏子沐顺着方向扭头看去,肖海正从不远处走过来。
这时,苏子沐突然莫名觉得有点不适,像被好多双眼睛盯上一样。苏子沐忍不住皱皱眉,她是个神经大条的人,对跟踪偷拍这样的事并不敏感,可此时还是觉得怪异的不舒服。苏子沐四下一看,到底没找到那双偷窥的眼睛,只好快步朝肖海走过去。
“hi~”苏子沐小跑两步过去,还没站稳就被肖海拉着胳膊往旁边一带。
这胡同本就很窄,两辆自行车对着过都得撞在一起,上个世纪建房子的人大概想象不到几十年后的寸土寸金——一家复古书店把门前的一小块儿空地出租出去给大爷卖糖葫芦,对面则放了一个不甚美观的娃娃给游客打卡,让本就不宽的小巷子更显得左支右绌。
正好苏子沐跑过来的时候一辆自行车晃晃悠悠地从她后面骑过,不知道是路面不平还是技术有限,车骑得晃晃悠悠的,快要蹭到苏子沐身上。肖海把人往旁边一拽,苏子沐踉跄了两步站稳,有点不习惯和陌生男性挨这么近,迅速往旁边撤了一步站好。
她觉得怪怪的,可还是维持着表面上的客气,“啊,谢谢肖老师啊,麻烦你来接我了。”
“没事,不麻烦。”肖海看似绅士的撑起一把太阳伞,要给苏子沐打。苏子沐本想摆摆手说不用了,可巷子很窄,要避开伞两人就要惹人嫌地占满整条路,苏子沐只好钻进伞下,不自觉地抱紧胳膊想尽量和肖海保持距离。
曦月的歌放在苏子沐这种专业歌手嘴里显得格外简易又平庸,作品本身缺乏足够的戏剧张力和情感纵深时,再精湛的演唱技术也只能沦为装饰性存在。整首歌谈不上有什么层次,苏子沐只过了一遍就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及和声走向,像音乐工业流水线上又一个没有丝毫惊喜的流程化商品,毫无值得推敲的细节亮点。
而这次的舞台又是重唱表演,由于曦月大量依赖计算机辅助作曲,本身没有太多写和声的经验,这种新兴创作方式的弊端就是极大程度上削弱了对词曲人本身基础乐理知识和作曲能力的检测。苏子沐只好拿着那份电脑给出的和声公式和肖海一句一句尝试,遇到觉得可以修改的地方就停下来和两人讨论。
“呼...这样基本可以了。”终于把和声稿改得七七八八,苏子沐有点恍惚,觉得自己像回到了大学时代周末抱着电脑和曲谱改作业的年纪,开始有点后悔早上怎么没带小苍兰一起出门。
排练结束,苏子沐谢绝了肖海送自己回家的好意,归心似箭地往家赶。
“清宜~~~”波浪号成精的某人从钥匙插进锁里就开始哼唧,钥匙转了一半门被小苍兰从里面打开,小苍兰左手抱着猫,苏子沐就一头把自己送到小苍兰的右胳膊里,赖着抱了个满意。
“先换鞋宝宝,”小苍兰左手十五斤右手五十斤,有点儿不堪重负却也舍不得放下,只是拍拍人后背示意对方起来。
“怎么样?还顺利吗?”小苍兰问。
“嗯...还行?”苏子沐长舒一口气,“不过没有跟你一起练舒服。”
苏子沐说着说着又赖回去啃人,啃得小苍兰忍不住躲才直起身,“对了,你约善姐了吗?我们还去善姐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