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渡瑜州 > 第24章 边兵

第24章 边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十月中,我和阿瑜一路行至嘉峪关。今年,嘉峪关以北兵乱不断。五月方平定了一帮匪乱,朝廷人马方回朝不久,九月初紧接着又起了一群反贼。说到底,是北漠内部战乱,边关不稳,故有此祸。

听闻朝廷已派了兵将往边关御敌。我与阿瑜到嘉峪关,一是因为嘉峪关官道阻断、无法走镖,我们受洛云川之托往嘉峪关堂口送文书;二是希望借此机会,能在嘉峪关堂口协助一二。毕竟此间平乱,风华盟也出了不少力。

我和阿瑜到嘉峪关堂口,将书信面呈堂主伊舒雅。我们行前,洛云川叮嘱过我们,这位堂主是回民,望我们千万尊重她的习俗。

伊舒雅堂主十分殷勤地招待了我们。嘉峪关堂口因为边乱导致人手短缺,我与阿瑜打算在嘉峪关堂口留到洛阳堂口调派人手来后再离开。

半月后,洛阳堂口副堂主步秋狐亲自带着人马物资来了。并说他奉贺辛然之命,留在这里直到叛贼平定。又说如今洛阳堂口刚升了副总堂口,许多事等着贺辛然办,故而脱不开身。否则会亲自前来帮忙。

步秋狐又对我们说,贺辛然知道我和阿瑜在嘉峪关,想请我们二人往洛阳去。毕竟步秋狐到了嘉峪关,他总得找些得力的人帮忙。我们可以来往各个风华盟堂口这件事,是洛云川早就同意、并晓谕各个堂口了的。因而我们当即同意,辞别了伊舒雅,十一月初一便启程赶赴洛阳。

十一月初一早上,我和阿瑜出了嘉峪关城门,走入一片种满银杏的小路。此时,人得食,马得粮,微风清冷,正待赶路。我和阿瑜策马在小路上疾驰。刚走不到盏茶功夫,不远的一处转角迎面转来一支队伍。为首一人身披甲胄,身后的旗帜打的是“陶”。身后的人马行动整齐,正朝这边赶来。

我和阿瑜当即勒住了马。

阿瑜仔细一看,低声对我道:“这是京城来的人马,为首的将军是朝中女将陶祯月。”

陶祯月——她是庆裕五十五年间到现在,云朝出过的唯二的女武状元。另一位女武状元是嘉佑五年夺得名头的常山人梁月薇,官至正二品平南将军。她在嘉佑十年往长安赈灾时被洪水卷走,不知所踪。如今听闻这位陶将军已是正一品大将军。

见陶将军领兵走近了,我和阿瑜下了马,掀开了帷帽的纱。

陶将军在我们十步远的地方停下了马。她身边的副将挥手让后面的人停下。

我和阿瑜俯身拜下道:“见过陶将军。”

陶将军盯着我们看了良久,才开口道:“你们是何人?”

我道:“我二人是侠客,今日碰巧途经此地。得见将军之面,是我们的幸事。”

陶将军让我们起身。她的副将在旁边道:“如今边关不稳,你二人从嘉峪关来,免不得要查验一下。二位,得罪了。”

两个军士便走上前来。我们本就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便配合着让他们查验。不久,他们便从我们的包袱里翻出了那两块风华盟总堂口的腰牌。陶将军一眼看见了,道:“你们是风华盟的人?”

此刻我们也不便称不是。阿瑜道:“洛盟主托我二人来给嘉峪关堂口送信。因官道阻塞,不便走镖。再者,嘉峪关堂口因边乱人手不足,我们便在那里留至洛阳副堂口派人手来。”

“原来如此。”陶将军于是挥了挥手,两个军士便把我们的东西都还给我们,也不再搜身了。陶将军道:“风华盟为边关安稳做了许多事。本将信任你们,便是信任风华盟。”

我道:“在下代风华盟多谢陶将军信任。”

陶将军道:“二位姑娘既在此,本将倒想朝你们问问路。你们可知从此地往祁连山最近的路怎么走?最好是小路。”

我倒是知道有一条,便走过去附在陶将军耳边说了。陶将军微微一笑,道:“好。姑娘帮了我大忙。陶某在此谢过了。”她的副将极有眼色地拿了一包银子给我们。我们谢过了陶将军。

陶将军道:“二位姑娘,后会有期。”我们便让开了路,让大军过去。看着陶将军带人马离开,我们亦立刻上了马赶路。眼见着他们不见踪影了,阿瑜道:“这位陶将军倒是讲理之人。”

我又望了望她们离开的方向,道:“之前听长安的朋友说,陶将军这十年来一直在找梁将军。找不到人也要找到坟茔。倒是可叹。”

阿瑜轻轻摇了摇头道:“她们总是有惺惺相惜的情分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