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假死后将军火葬场了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原以为从此一切都好了,但去岁冬月,东突厥进犯大秦北境,朝廷征召各地驻军集结应敌,江五应召而去,至今未归。

有人说他是战死了,兵荒马乱被踏碎了尸骨才没能回来;也有人说他是个逃兵,不是被将军砍了就是躲在外头不敢回来,时间越久,流言越多,何氏甚至已经开始张罗着要她相看人家再嫁。但孟柔不肯接受。

她不信江五死了。

他们费那么多功夫时间,筹钱,寻医,问药,无数碗黑漆漆的汤药灌下去,无数银针扎在身上,好不容易才跌跌撞撞站起来,又同初生的幼儿一般从头学步,她是亲眼看着江五怎样忍着削骨剜肉的疼,费劲千难万难才能同常人一般行走。

吃这么多苦,好不容易才站起来,难道就是为了这样白白死去吗?

孟柔心里不甘,更替江五不平,就这么凭着胸中一股意气,孟柔壮着胆子,日日上县衙求县令帮忙寻人。

这其实很没有道理。生死之事只由天定,人力哪能有所转圜?

县令倒是拨冗见了她,却说她是找错了地方,大秦军民异籍,军士有军府管辖,不与县衙相关,叫她自去军府寻人。孟柔打听着地方寻去军府,可军府上留守的军士说不认识江五,又说都尉不在,营中无人主事,赶她离开。

再多问几句,便都用同情的眼神看着她,让她耐心等候朝廷抚恤,总能轮到的。

孟柔只好回家,但她并没有气馁,今日天不亮又去县衙求见县令,衙役却说县令前几日出门了,并不在县里。

她只好又回了家。

接连碰壁几次,就算是她也不禁开始想。

若是……若是江五没出意外,又怎么会到现在还不回来?

岑嬷嬷道:“五郎生擒可汗有功,已被陛下点为检校右卫中郎将留任长安,只因军务繁忙,一时腾不开手,这才没来得及与娘子团聚。”

孟柔被这天大的好消息砸得晕晕乎乎,又听岑嬷嬷道:“马车就在外头,请娘子快收拾行李随我等上京去吧。”

“上京?”

对,对。江五在长安,她当然也要上长安去同他团聚。

可要想上京,得先有过所。

凡百姓想要离县,得先经县衙请过所,再由州衙允准签给,没有过所,出了并州就是逃户流民,没进长安城关就会被人抓起来。孟柔懊恼道:“我刚才从县廨回来,他们说明府不在,这几日都不开衙。这可怎么办。”

何氏瞪直了眼:“你怎么又去县廨!我不是说了让你别去,惹恼了差役能有好果子吃?别到时候连累我们也跟着……”

骂到一半才想起有外人在,朝岑嬷嬷赔笑道:

“阿柔说的是,县衙不开门,没有过所可怎么办?”

就算县衙肯让办,签办过所也得花上两三个月的功夫呢。

“这道不难。”岑嬷嬷微笑:“回去路上经过州治时,请刺史府衙盖印就是。”

那可是刺史!比县令还大的官,人人见了都得下拜。

岑嬷嬷虽自称奴婢,不但身穿锦衣,前呼后拥,排场比县令夫人还要气派,提到刺史衙门时竟都神色如常。

母子三人面面相觑。

沉默半晌,孟柔道:“你们真是江五的家人?会不会是同名同姓弄错了……”

“怎么可能弄错!”没等岑嬷嬷作答,孟壮唰地站起身,“她们是江五……姐夫的家人,自己家人,怎么可能会认错。阿姐,你家里的人派马车来接你,还不快收拾东西,天黑了路可不好走。”

何氏也反应过来,推着女儿往内屋走。

“对,对。快别再耽搁了,赶紧收拾东西上长安去吧!”

……

长安,齐国公府。

江铣回来时已经宵禁,坊内各处都在敲鼓,奴仆们正在挂灯,看见他都放下手上活计,叉手行礼。

有的喊:“五郎回来了”;也有的喊:“中郎将回来了”。

从称呼上就能辨别是哪房的人,唤他五郎的多是大夫人院里的,倒不是瞧不上他,父亲在家里也被通称“郎主”,没谁会管他叫国公爷,二哥正任太常少卿,也没人以他官身称呼。

只有东院阿娘的人,等不及“检校”二字划去,便都叫上了“中郎将”。

走过长长的游廊,跨过垂花门,江铣所住的偏院在府里西北角,他从七岁起便住在这里,离家三年回来了,就仍住在原处。

转过影壁,侍婢珊瑚和砗磲上前行礼,告诉他女客已到。

江铣随口问:“什么女客?”

侍女们交换个眼神:“是岑嬷嬷亲自送来的,说是从安宁县来的女客。五郎不在,奴等不敢擅作主张,暂且安置在西厢。”

安宁县?

江铣挑眉,掀袍往西厢房去。

屋里没有点灯,黑漆漆的,透过直棂窗能影影绰绰看见外头的灯影,原只是星星点点散落在各处,突然聚集成一团,热热闹闹地朝这里来。

灯影迅捷地逼近,吱呀一声响,门被推开,孟柔不安地揪紧包袱皮,看着侍女们举着灯鱼贯而入,房里瞬间亮如白日,她看见了站在门边的江五。

江铣踏进房门时,见着的就是孟柔惊惶又无处可依的模样,但那双清凌凌的眼一旦瞧见他,紧张与防备便陡然散去。

像只落入陷阱的鹿,依赖地望向前来拯救她的猎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