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熹回头望了一下,同意,端起桌上的咖啡杯,站起来。咖啡喝完了,他揭开塑料杯盖,倒了块冰块吃掉,也伸手去等许娇娥来牵。
半分钟过去,喊着要去看演出的人没动静,陈熹有点想发笑,弯腰一把捉住她的手腕,把人拉起来。
许娇娥陡然的一下,小腿发软脚下轻飘飘的,像是遇到颠簸的气流,只不过她落进的不是云朵里,是某人的怀中。
陈熹也意外,措不及防捞住跌落进来的人,“许娇娥,醉了是不是。”
偏她好清澈的眼神,尽管去答非所问,“冰块好吃吗。”
她踮着脚仰头问他,呼吸里有浅淡的黄酒味。陈熹端详着她,手捞住她的腰,贴近的距离里他朝她低头。
下一瞬,许娇娥温热的手掌盖上来,“不准,这样也算酒驾的。”
陈熹的唇贴着她潮热的手心,端详她,然后摘去她的手,“许娇娥,以后我不在,你不准喝酒。”
软绵绵的人从他胸前退开,清醒的样子却说着迷糊的话,“明天我们要各回各家了,陈熹,陈医生会想我吗。”
被点名的人哑然失笑,温柔又严肃的警告,“尤其是黄酒。”
“他们在唱恋爱ing哦。”
陈熹喟叹,也欢喜这样生动又无厘头的许娇娥。
也许爱情原本就是牛头不对马嘴的一场醉,继续他们牛头不对马嘴对话的人,或许就这样一醉方休且长醉到老了。
-
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国家庭对节日的重视程度有排名的话,中秋绝对是排在前三位的。而中国人的节日,似乎就是一顿饭的团聚。
节日家宴的意义,不仅民族文化精神的代际传递,更是家庭意义与亲情的强化和具象化。
陈许二人前一天晚上一道采购了节礼,今朝一早,各找各妈去了。
汪家的小院,秦朝颜依旧嘴上嫌弃女儿讲客套生分了,次次不空手,“你晓得的,家里什么都不缺,不过就是想你们多回家来。”
秦朝颜说的实心话,是同许娇娥说,也是同汪莹说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们这样的家庭则更怕厚此薄彼,否则原本的隔阂便成了嫌隙。
“今朝中秋节,你们有什么事都给我留到吃完夜饭之后,谁都不准提前走。”
汪莹戴着球球一道回来的,挨着秦朝颜坐着,一面撸着狗狗圆圆的脑袋,附和继母的话,“那要辛苦秦阿姨啦,我肯定吃圆了肚皮才会走的。”
许娇娥没有表态,只是笑笑,都是继子女,其实也不大一样,甚至她一时恍惚自己是这场温馨家庭聚会里的局外人,她这才想起来什么,去今天背的托特包里取来要给汪莹的狗绳套装。
果然,汪莹看到礼物开心极了,当即给球球戴上了项圈,抓住球球的手拎起来,要球球谢谢小姨,也招得一旁玩iPad的汪蔚挤过来。
许娇娥对于小姨的称呼莞尔,也伸出手去挠球球的下巴,柔软的皮毛透着暖暖的温度,她的手却是凉的。
秦朝颜一旁看着这场景,面上是笑容,心里揪起来难舒展。她多想女儿可以无忧无虑,不需要去周旋什么,周全什么的,或者有些选择从开始就是她自私了。
最终,汪家其乐融融的家庭聚会是圆满的。
夜饭,秦朝颜让汪济杭帮忙在后院支起了八仙桌。许娇娥一眼便望到堆成个小三角的一碟大闸蟹,一层一层的红色,她莫名就想到了昨天给她把蟹壳还原会去的人。
许娇娥拿出手机拍了张照片,发给陈熹,嘴角隐隐的笑,自己大概都没发觉。
老母亲的眼光总是老道也精刮的,她更了解自己的女儿。于是,秦朝颜抬眼望了两趟之后,试探的问,“宝贝,你是不是谈朋友啦。”
席上的目光齐刷刷扫过来,短暂的沉默。
“秦阿姨,说好不讲这些的呀,你问Joie我爸爸也要问我的。”汪莹一半私心,一半替她解围的意思,朝秦朝颜身上靠靠。
“好啦,”秦朝颜终究是一笑了之了,“不惹你们年轻人不高兴,不过我还要讲一句的,你们交朋友了总归也要给长辈晓得一下。”
许娇娥和汪莹汇一眼,二人心领神会。
许娇娥垂下眼眉,悄悄瞧一眼震了两回的手机。陈医生也发来照片,席上好显眼的两盘大闸蟹,大概江南人家中秋席上都少不了这盘时鲜。
下一条消息,陈医生的叮嘱,不要碰黄酒。以及,蟹性寒,适量。
许娇娥锁屏,心里甜滋滋吐槽,你开医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