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韫将四杯奶茶分装时,手指在封口处停留两秒。蒋珞欢的燕麦奶茶和茵茵的草莓奶盖装进印着“晋”字的纸袋,自己和陶念的抹茶椰奶装进“州”字袋。剩余两个空袋被她叠好,小心翼翼地收进帆布包夹层。
火锅店终于排到了她们桌,林知韫询问了一圈,然后点了套餐和鸳鸯锅。
林知韫用漏勺压住翻滚的辣汤,捞起最后两颗鱼丸倒进陶念碗里。蒋珞欢看着新奇地看着林知韫这副模样,这叫一个细心温柔有耐心。忽然觉得记忆里总板着脸训学生的班主任,和眼前这个侧头看茵茵吃鱼饼的女人重叠又分离。
陶念用公筷将莴笋片加进辣锅,茵茵在一旁吃着儿童套餐,蒋珞欢用筷子尖拨弄着儿童套餐里的卡通鱼饼,突然抬头问陶念,“你快毕业的时候,我们见过一面,还记得吗?”
陶念夹着莴笋片的筷子停在半空,抬头看着对面的女人,眼神中充满困惑:“没有印象了……”
“老林那时候突发阑尾炎……”蒋珞欢用湿巾抹掉茵茵鼻尖的芝麻粒,“那会儿你拿着风险通知书都吓哭了。”
陶念的筷尖戳破鱼丸,记忆突然随着蒸腾的热气翻涌——消毒水味道的夜风,急诊室晃眼的顶灯。她望着身旁的林知韫熟练剥虾壳的动作,想起那晚她明明疼得冒冷汗,冰凉的指尖却颤抖着,试图拭去她眼角流下的泪水。
直到后来,林知韫的一个好朋友赶了过来,现在想来,应该就是面前的这个蒋珞欢。
林知韫用漏勺抄起龙口粉丝往蒋珞欢碗里扣,热气熏得她睫毛颤动,不锈钢漏勺磕在锅沿发出脆响,眼神里透着冷光:“抓紧吃,粉丝要坨了。”
蒋珞欢立刻转移了话题:“你们提早回来,是明天有什么安排吗?”
“明天和林老师,还有两个朋友约好了一起去郊区的采摘园。”陶念点了点头。
茵茵一听,眼睛亮了起来:“妈妈,我想去摘草莓!”
蒋珞欢拧着眉,用汤勺搅了搅结块的豆花:“等你写完拼音作业……”
“幼儿园还留了手工作业呢。”茵茵放下手里的儿童筷子,噘着嘴说,“要做草莓生长记录卡,得去农场拍实物照。”
陶念掏出手机晃了晃:“农场主说能体验摘豆角,茵茵要不要学怎么分辨嫩豆荚?”
“想!”茵茵的声音很干脆。
“好吧,那我们明天一起?”蒋珞欢看了一眼林知韫。
“我们在邀请茵茵,你可以不来。”林知韫挑眉看着蒋珞欢。
怎么回事?怎么好端端的又开始气人?
吃完了饭,林知韫先将蒋珞欢和茵茵送回家,然后车开到了韵香华庭。
陶念下了车,正要从后座拽出行李箱,林知韫突然降下车窗探头叫住了她,“等一下。”
听到林知韫喊她,停住了脚步,她的行李箱轮子碾过井盖,发出闷响。陶念回过头去,林知韫背着帆布包从车上下来,从包里拿出那两个纸袋,递给她,神色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晋州特产。”
当时陶念觉得那个纸袋好看,没忍住多看了几眼,没想到,被林知韫发现了啊。
陶念的心里不觉涌起了一阵暖意。
林知韫向前走了几步,缓缓地,靠近她,一阵熟悉的香气笼罩过来,“那……青山镇的特产,你要吗?”
陶念猛然想起林知韫那时说的话——
“你们青山镇有特产吗?”
“当然有。”
“什么特产?”
“我。”
“你要带不走的话——现在过来亲自打包也行。”
陶念伸手接过那两个纸袋,指尖触到麻绳粗糙的纹路。她的心跳抑制不住地加速,被林知韫的话搞得脸上一阵红热,蔓延到耳根。
林知韫靠近的呼吸扫过陶念耳垂,她狭长的眉眼满含着笑意,顿了片刻,又从包里拿出了青灰色的油纸包,递给陶念的手有些颤抖,“这是我妈妈做的茯苓糕,用石磨现碾的茯苓粉——青山镇独此一份。”
“当老师久了是不是都这么爱卖关子?”陶念将油纸包装进自己的托特包里,行李箱的轱辘向前滚了一下,还是情不自禁地撅着嘴吐槽她。
“我没有啊,难道你……误会了什么?”林知韫双眼无辜地看着她。
……算了,陶念长舒一口气,“谢谢林老师,我收下了。”
林知韫笑吟吟地看着她的样子,还想再逗逗她,便问:“怎么不叫知韫姐姐了?”
陶念没理她,气急败坏地转身走掉。鞋底碾过路边的小石子,疼得她踉跄两步。
怎么还没完了?
早知道那两瓶茶不用来浇花了!
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人这么小心眼!而且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