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陈云霄从怀中取出一卷帛书,小心翼翼递过去,补充道:“这是原本,为防被发现,我们已经换成伪本。”
何管事接过帛书,双手捧到阎琼面前。
阎琼接过,指尖轻抚帛书边缘,缓缓展开。她目光在帛书上快速扫过,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看到一处时,她目光猛地一凝,眼中闪过难以掩饰的惊喜——竟是吏部尚书冯程受贿、纵容家仆行凶的详细罪证!
看到这份物件,阎琼心里狂喜。她清楚,这份罪证要是交给端王柳延稷,不但能稳固自己与他的盟友关系,还能赢得更多的信任与宠爱。
这样一来,自己离那皇后之位可不又近了一步?
“好,好!你们做得好!”阎琼拍案称赞,眼中满是兴奋。她当即吩咐,“从今天起,你二人就是吟风楼小掌柜,地位仅次于何管事。”
说完,她又挥手让仆人取来二百两白银,作为赏赐。
君霄二人一同跪拜谢恩:“谢阎帮主厚爱!我们一定誓死效忠!”
阎琼满意点头,随即起身,慢慢走向书房。烛光晃动中,她提笔写了一封简短隐晦的信函,封上端王府印记,交给得力仆人,低声吩咐:“赶紧送到端王府,不得有误。”
仆人领命,匆匆离开。没过多久,端王府那边就传来回应。柳延稷得知消息,立刻驾马疾赶到吟风楼。阎琼早已在楼前等候,眉眼间藏着按捺不住的喜悦。
“延稷哥哥,随我进去,有重要东西给你。”阎琼轻盈转身,引领柳延稷向内走去。两人穿过长廊,来到一间隐秘雅室。
阎琼从袖中掏出那卷帛书,郑重地递到柳延稷手上。
柳延稷接过帛书,目光一凝,打开仔细查看。随着视线在字迹上滑动,他的神情先是凝重,随即转为惊叹:“这东西从哪弄来的?”
阎琼嘴角浅笑,拈起一缕鬓发在指尖轻绕:“不过是我手下人拼力搞到的。”话虽平淡,却难掩一丝得意。
柳延稷满心欢喜,拍手称赞:“好,好!有了这宝贝,如虎添翼!”看向阎琼的目光中,多了几分赞赏。当夜,他便留宿吟风楼,与阎琼共度春宵。一番缠绵后,两人心意更笃。
次日黎明,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晨光透过窗棂洒进屋内。柳延稷早早起身赶回王府,叫来心腹御史中丞王修。
他把那卷帛书郑重交给王修,声音低沉:“明天上朝弹劾吏部尚书冯程,这是铁证,务必一举成功。”
王修双手接过帛书,神色严肃,拱手领命而去。
次日朝堂上,王修衣冠整齐,步伐沉稳,手持竹简,站在殿前。待女皇驾临,他高声启奏:
“臣有本上奏!吏部尚书冯程贪赃枉法,纵容家仆行凶,罪证确凿,请陛下明察!”说完,呈上帛书。
叶瑾瑜从小黄门手中接过,目光扫过字迹,脸色逐渐阴沉。看完后,她怒不可遏,猛拍御案,起身喝道:
“冯程身为朝廷重臣,竟敢如此目无法纪!传朕旨意,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三方会审此案,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几日后,三方审理结果一致——冯程贪污受贿、纵容家仆行凶等罪行确凿无疑。
按律当判死刑,可叶瑾瑜念他为官多年,曾有功于朝廷,便改判流放三千里,男丁充徭役,女眷发配至教坊司。
消息传出,京城一片哗然。人们纷纷为冯程之子冯世杰感到惋惜。
这位曾名动京城的美男子,如今因父罪牵连,前途尽毁。然而,在这暗潮汹涌之际,有个人却动了怜香惜玉之心。
周义向来风流,那晚在吟风楼偶遇冯世杰,一见钟情,念念不忘。得知冯家遭难,他暗自谋划,四处打点,用李代桃僵之计,把冯世杰救出,藏在自家府邸。
这一切,都被白媚看在眼里。她奉命跟踪周义,这天,刚好看到周义救出冯世杰。
周义武功平庸,压根没察觉到被人跟踪。他满心欢喜地将冯世杰藏好,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不知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就被人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