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断章》顾念南曾在她母亲的练字本上读过,当时她就喜欢上了这首诗,她没想到苏忆北也喜欢。
还有就是···她以前只是听说过苏忆北的书法字写得很好,今天第一回见,果然名不虚传。这些工整的字他是写在本子里,但此刻这些字仿佛也印在了顾念南的心上。
“写得真好,一看就是练家子,我要是也能写出这么好的字就好了。”顾念南合上本子说道。
“我有一个办法能让你的字在短时间里突飞猛进,你要不要听?”苏忆北沉思了一会与她说。
“说说看。”
“找个笔友写信,一星期两封,保证你的字在短时间里突飞猛进。”
“笔友啊···去哪找?”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你?”
“我,难道不行吗?而且你还不用买邮票。”
“行是行,但每个星期写两封··写什么啊?”
“写你的所思所想,或是写你想跟我说的话,都可以。”
“那你看了我的字不许笑。”
“我什么时候笑过你?再说,又不是练不好,只要你愿意努力就一定可以。”
她倒不是怕练不好,只是她知道她练字不仅练的是字,还是练她与脑瘫的对抗,这需要非常人一般的毅力跟耐力,可能比之前练独立行走还要困难,并不是短期就能练好。
“我应该会要花常人的两倍时间。”
“无论多久,我都陪你。练好了字,你就能手写书稿,把故事直接寄给杂志社了。”
投稿给杂志社...她可以吗?
“现在新出来了个青春文学杂志,名字叫《晨曦小说》,据说主编是一个你们80后作家。”
“我不是80后,我属于85后,再晚一点就是你们90后的人了。”
“那么想做我们90后?”
“89本来就很尴尬好不好,不上不下。”
“我倒觉得挺好,有一种抓住了龙头之感。”
龙头...水龙头吧。八五后有啥好的,80后的勤奋挨不上,90后的青春也摸不着,就像是哈雷彗星那般孤独。顾念南噘着嘴在心里想。
“不用纠结这个,我扶你下楼吃饭,让你尝尝冯姨的手艺,她是老南都人,铁定抓得住你的胃。”苏忆北说。
“你也怕我吃不惯?你别听外公外婆的话,我可不是什么娇小姐,以前在爸妈身边,我有什么吃什么。”
“在这可以挑,随便你挑。”苏忆北扶着她认真地说道。
南都人大都喜辣,顾念南虽是生长在南都,却没怎么吃过辣,唯一吃辣的经历就是小时候她舅舅余敏辉给她吃刚刚炒出来的螺丝,舅舅怕辣哭她,还特意在白水里洗了一遍,可喂进她嘴里仍然辣得她直吐舌头。
冯姨贴心周到,怕顾念南不会吃辣,就特地炒了两个不辣的家常菜。
“怎么样?”苏忆北问她。
“好吃,堪比大厨。”顾念南笑盈盈地说。
“冯姨,你可听到了?”
“哪有那么好,南南夸奖了,好吃就多吃点啊!”冯姨开心地说。
这一点倒是与她外公是一样的,喜欢有人喜欢吃他炒的菜,听到那人说喜欢,便恨不得一盘菜都给人吃光光。这应该是最好、最能让人记住的爱人方式吧。她外公就是为家里人烧了大半生的饭,不是因为有多喜欢做菜,而是因为他有多爱身边的人、多爱自己的这个家。
就这样,顾念南顺利入校,成了一名小学生。她真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身在国外的母亲,可母亲从来不会在平时接她的电话,只有在节假日,才能有五分钟的通话时间。想说的太多,能说的太少了。
“妈妈,你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回来啊?”有一天顾念南忍不住在电话里问了一句。电话那边先是一阵沉默,随后便是她妈妈哽咽着的说话声。
她说:“等南南上大学,毕业了,妈妈就能回来了。”
后来她一直记得这句话,一记就记了一辈子,也等了一辈子。
被车祸压坏的脚虽然不太痛了,却不能摆平了走路,这可急坏了她外公。到处打听有没有可治疗的地方,用她外公的话说就是:就算是赔了他的棺材本,也要给丫头治好脚。
经过多方打听,终于问出了眉目。
“报纸上说了,西都的军区医院或许能治好丫头的脚,我们寒假就带南南去试试,就算做手术也就一星期就回来了,回来养好还能继续上学。”她外公余珏在吃饭时说道。
做手术?是什么意思?顾念南不懂,但她也没问,既然是外公决定的事,一定是对她好的,不需要怀疑。她在心里想。
“到时候外公带你去灵隐寺看济公去,好不好?”
“好啊,我还要去拜观音菩萨!”顾念南激动地举起右手说道。
“好,如来佛也可以去拜拜。”
济公和观音菩萨是顾念南唯一相信的神佛,她甚至还想过活佛济公会不会就在她身边,有一天会突然出现救她于水火。不过,如果神佛救人是真的话,她爸爸,她姐姐也许就不会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