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千秋岁引【明穿】 > 第44章 第 44 章

第44章 第 4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朱翊钧一看首辅的题本就明白了,这是哪位神仙岁运并临,又惹着张先生了?!这下倒好,东头起火、西头受烟,这是在难为谁?

汪道昆不服气左迁的决定,上书为自己辩解,词藻华丽,滔滔不绝,恰是一本妙笔生花、行云流水的散文奏疏。这让张居正看后更加生气,有此功夫卖弄笔头,不能多用在实事上?!

这次提报给杨博的罢黜名单里就有汪道昆,正如张居正代皇帝拟定的敕谕中所言:……如或朦胧误事,一体重治不饶。钦哉故谕。

面对杨博的询问,张居正只能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二三子以言乱政,实朝廷纪纲所係,所谓芝兰当路,不得不锄者,知我罪我,其在是乎?”

杨博凝视着张居正,看着这位比自己小近二十岁的年轻后生,好长时间默不作声。张居正的话让他有些感慨,“此等决断,将来必有人詈骂你嫉贤妒能。罢了!罢了!你既按定了坐盘星,我还有什么可说的?”

“这话我听得多了,比这更甚者亦有。或曰‘某为新郑之党,不宜留之。’或曰‘某为新郑所进,不宜用之。’纷纷籍籍,日引月长,甚无谓也!故自当事以来,凡能办国家事、有礼于君者,即举而录之。今部署已定,以后仍当综核名实,一一而吹之。”

杨博听此言,击节而叹曰:“正该如此,新郑公提拔人才中有干练者,宜当留而用之。铨曹之事,无问谁亲故乡党,无非以考成绩而亮天工也。”

此次京察,多罢黜的是科道言官,在隆庆皇帝当政时,张居正上《陈六事疏》,第一条就是省议论,他认为如今朝廷风纪舆论十分不堪,徐阶、高拱皆是能臣干臣,接连倒于言官之手,士习人情,渐落晚宋窠臼。

《陈六事疏》中写道:臣窃见顷年以来,朝廷之间,议论太多,或一事而甲可乙否,或一人而朝由暮跖,或前后不觉背驰,或毁誉自为矛盾,是非淆于唇吻,用舍决于爱憎,政多分更,事无统纪。

这句‘是非淆于唇吻,用舍决于爱憎’真是一针见血点出问题所在。是非曲折混淆于别人的言语之中,用舍予夺取决于个人的爱恨偏好。

在张居正死后,原时间线的万历小皇帝清算张家、清算张党、清算新政时,就是犯了这个错误。这个问题在很久很久以前,就被张居正一语成谶了。

命运啊!是何等叵测!故事的落幕早已在开幕时做好了注脚,且由当事人亲自写下的结局,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就仿佛一位创世神明在旁冷冷地注视着人间,给了人间最好的一切,又亲手将一切馈赠剥夺。大道无情,神明并不卑劣,只是不怎么爱世人。

张居正见说话时,渐渐云销雨霁,就要回文渊阁值房,倒是杨博叫住了他道:“元辅要将要将自家荫子的名额给顾东桥之子顾俊。实不必如此,顾麟监督修显陵有功,未曾赏赐,不若申请顾家荫一子吧!”

张居正察其好意,微微一笑道:“谢杨太宰成全。”

杨博摆摆手道:“我也是看佛念经,冀消罪愆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