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下颌微微扬起,平静柔和的面容晕染着冷漠和疏离,“臣不敢当。”
两人相对而立,沈含章视线掠过董元其,看见春意盎然,百花争放,二十出头的他高中状元,打马过街,红衣似火,神采肆意。
谢师宴上,时任国子祭酒,即将升任礼部尚书的曾宇承当众揽过董元其,高调宣布,“元其才华横溢,不可不谓芝兰玉树,得此学生,此生无憾。”
继曾宇承后,董元其作为赤羽历代年纪第二小的状元,又得曾宇承衣钵,京中不少人私下戏称其为“小曾董氏”。
那时的董元其年纪尚轻,一举成名,犹如旭日出升,难掩张扬英气,仅仅十年时间,从八品下律学博士一路高升到太常少卿。
可惜两年前,他在负责祭祀大典时犯下大错,沈惊鹊盛怒下本欲除他官职,紧要关头曾宇承跪下求情,最后只将他连降三级。
所有人都在为他们师生情重感慨,只有董元其清楚,他落得如今地步拜谁所赐。
沈含章九世重开,自然也明白其中门道有多深。
艳阳陨落,徒留皎洁残月低挂天际,小吏们很有眼色,背身低头,闭塞耳目。
“我承认,花费力气提你上任是有心拉你入伙,更多的却是不忍你明珠暗沉。”沈含章似笑非笑,坦然道:“你心有不甘,我也有。”
董元其瞳中似燃起一簇火苗,目光如炬,灼得她血液沸腾,“我以赤羽女皇的身份问你,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繁星闪烁,月光如水。
董元其审视眼前人,从她提出入国学监求学开始,他便有所猜测,接到升官口谕时更加坚定所想,方才她所言字字珠玑,仍在他意料之中。
两年的冷眼和困顿,他白日为人师表清风霁月,夜里借酒浇愁甘于现状,如大海借木漂浮,差点丧失斗志。
现下有一摇摇欲坠的帆船朝他驶来,不识方向的船长向他伸手求援。
该不该上她这条随时会翻的“贼船”?
他思虑良久,终弯腰揖礼,“但凭陛下差遣。”
半月时光很快过去一半。
王景行急得不行,日日传信与她商议,汇报查找进度,还费心安慰她莫要惊慌,有他在,暂时没人敢轻易生事。
沈含章从容不迫,每日按时上学吃饭,好像全然忘记国玺失窃,自己命不久矣。
这天礼则课后,邓雅荷拉着严菲堵在沈含章身前,悄咪咪询问:“含章,听说你要纳方公子入宫,这事是真的吗?”
八卦的力量果然强大,让人敢于跨越级别,冒着大不敬之罪,也要过问国君后宫私事。
沈含章目光巡视室内一圈,大多数人默契低头不敢直视也不愿离开。
视线扫过方默言,他翘首以盼,神色紧张。
自射术课后,沈含章和他形影不离,除斋舍外时刻相伴,他却莫名生出沈含章同他若即若离的怅然。
传闻是这两日流传出来,要是沈含章没有从前记忆,他定对此欣喜若狂。
可沈含章一言一行皆昭示她变了。
沈含章又说他是最特别的,他求仁得仁,她是真心相待便最好不过,若是假意利用,他也甘之如饴。
国学监男人众多,沈含章偏偏选中他,除了还爱他,他想不出别的理由。
华景城向来喜怒不形于色,此时脸色阴沉盯着沈含章,似要把她看出个窟窿来。
沈含章对此甚是满意,“这是秘密。”留下一句模糊回答后转身离去。
夜半时分,梆子声响。
一黑衣人手脚麻利跃出后门,消失在街道尽头。
又一人隐在宽大斗篷下出现在后门,打开门后马车恰好出现,她搀扶着那人上车,往另一个方向驶去。
大理寺门前。
值守门卫警惕看着眼前两人,抽刀质问:“来者何人?”
其中一人亮出金鱼符,“贵人不便言明身份。”
他们许是见多高官,即使是金鱼符出手仍不松懈半分,“所为何事?”
“找大理寺正宇文锦。”
门卫神色一变,对视后稍稍放缓语气,“宇文大人正在审理大案犯人,没有时间见人。”
拿着鱼符那人还欲争论,斗篷底下那人拦下她,幽幽开口,“要是让宇文锦知道你们这么跟我说话,照他的脾气,你们应当活不过明天。”
话糙理不糙,门卫深知此话分量,他们认识的宇文行事狠辣,说一不二,除大理寺卿外没人敢惹他。
此人手持金符,漏夜前来,捂得严实,想必不是一般情妇,继续阻扰只会惹祸上身,他们恭敬侧身让步,“您可以进去,但她不行。”
“凭什么,我......”
斗篷人按下她挥舞的手,低声吩咐道:“安心,在这等我。”
“是。”
斗篷人拒绝引路人,跨过仪门,径直往通判堂走去。
堂外解豸石像正对门口,月光刚好洒在它头上,双眼闪过光亮,额头独角直立。
神兽镇守,本该是辨是非,识忠奸的神圣之地,可她似乎看见无尽冤魂盘绕此地,哀嚎啼哭,久久不绝。
她迈进堂内,四方黑柱矗立。
上方牌匾黑底金边,写着“明镜高悬”四字,下方挂着红日初升画像。
她走上台阶,坐在黑椅上,刚触及案上惊木,门外有人匆匆赶来,进来就伏地跪下,“大理寺正宇文锦参见女皇陛下。”
那人沉默不语,宇文锦不敢懈怠,再次请恩,“臣宇文锦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她平静开口,“抬起头来。”
“天子威仪,臣不敢直视。”宇文锦摇头拒绝。
她高举惊堂木猛拍,寂静的庭院满是回响,正色肃然道:“我从未表明身份,也未露身形,你是如何知道的。”
见他不答,沈含章解开斗篷,步下台阶,走到宇文锦跟前。
她俯身勾起他的下巴,眼尾勾起月牙般的弧度,“朕又不吃人,放心抬眼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