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恭顿时愣在了原地,良久没有再说一句话。
过去了这么久,已经很多很多年没有人再向他提起那个女人的名字了。
她承载了他年少时的所有爱恋与抱负,是他时至今日仍然念念不忘的最心爱的女人,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尝到的挫败的滋味。
后来想想,他大半生的失败与困窘,原来都是从失去她开始的。
从一开始,他护不住自己心爱的女人,眼睁睁看着她被别人从他身边抢走;
到后来,他守不住自己的天下江山,又同样看着他的国都洛阳落入了别人的手里,自己只能仓皇出逃,沦为史书笑柄。
在张道恭神思惘然时,周婈珠还是那样一动不动地定定跪在地上,有些固执地扬着脖颈看着他。
她感到一阵心碎和疼痛,因为她从面前这个男人的神色里看到了怀念、痛苦和求而不得的愤懑。
哪怕这些年里陪在他身边的是她,他心心念念的,也还是她的三妹妹。
当年他失去她妹妹的时候,她妹妹周媜珠也正是十五六岁的年华,如今见到同样娇艳的薛贵妃,在看着同样懵懂而纯粹的薛贵妃的时候,他是否透过这个女人,想起了当年的周媜珠呢?
周婈珠不忍细想。
想得越深,凌迟的都是她自己的心。
周婈珠并没有在张道恭的书房里停留得太久,很快便离开了。
回到自己的小院子里,周婈珠抬手唤来自己的一个亲卫段充,这人还是她当年从冀州老家带来的侍卫,几乎是她现在唯一还可以信任和使唤的人了。
——细细说起来,当年张道恭所爱者并不是她,那么她是怎么嫁到洛阳、嫁给还是河间王的张道恭的?
那还要从当年周奉疆把已经上了花轿嫁出去的周媜珠抓回冀州说起。
*
周奉疆从那会开始,就没把张道恭这个所谓的河间王放在眼里,更没把大楚天子放在眼里,完全不给他们张家半点脸面。
张道恭寡不敌众,虽然亲眼看着自己的新娘子被人掳走,但最终只能狼狈地逃回洛阳。
他没能偷偷带着周媜珠逃走,到了洛阳,见到他自己的老皇帝父亲后,他又施一计,旋即奏请老皇帝为自己和俪阳公主之孙女、先冀州侯周鼎之女赐婚,老皇帝也允下了,而后就让宫里的宦官带人前往冀州宣诏,赐封周鼎之女为河间王妃,想要将周氏女带回洛阳去。
张道恭是估量着,周奉疆就算再大逆不道,也不敢在明面上抗旨不尊,驳了皇帝的颜面,必须得乖乖再把周三娘子交出来,否则,天下诸侯皆可以此为借口讨伐他。
不过事实上,周奉疆似乎仍然并不在乎。
天子派来的宦官来到冀州后,他就让手下的人打发他们走,还叫那些手下去敷衍宦官说:“圣上要封我们家三娘子做河间王妃?哎呦,真是不凑巧,我们三娘子前月里就病死了。”
反正三娘子是死是活都是周奉疆自己一句话的事情,北地冀州是他的地盘,洛阳来的太监们能拿他怎么办?
这可就不怪他抗旨不尊了。
然而,当时又有一些周奉疆的幕僚军师们献计苦劝他说,主公现下宜韬光养晦,不能对天子使者不敬,否则落人口实,岂非坏主公之清名、损主公之大业?何况周三娘子不过一女子而已,如何能与主公之宏图霸业相比?河间王既索之,给他又何妨?
周奉疆还是不理。
他根本就没把这些所谓的名声和所谓的威胁放在眼里。
还是她周婈珠自己主动撞了上去,找到了周奉疆。
她说,她可以解他之难。
——那就是让他把她当做周媜珠,送去洛阳嫁给张道恭。
反正张道恭要娶的是周鼎的女儿,周媜珠是周氏女,难道她周婈珠就不是周氏女了么?
索性让他送一个周氏女给张道恭,老皇帝和张道恭还有什么理由对着他发难?
周奉疆在周鼎死后兵变夺权时,虽然对周鼎的儿子、兄弟、侄儿们都一副赶尽杀绝的做派,但是对她们这些没有丝毫威胁的女人,他倒是懒得管也懒得杀。
在他看来,只要她们不整日哭哭啼啼地出来闹事让他烦心,他也仍旧把她们当做养父的女儿一样好好养着。就算把她们嫁出去,也照例贴上一笔丰厚嫁妆,绝不亏待。
所以,既然是周婈珠自己提出要让她嫁张道恭,周奉疆看她一副愿意得不得了的表情,正好也给自己省了点烦心事,遂也没多说什么,打发了一笔丰厚的嫁妆财宝,让她自己在周家选了些陪嫁奴仆,就这么送客一样把她送出了冀州。
洛阳来的那些宦官们虽然知道里头不对劲,知道河间王要的是周三娘子而不是周二娘子,但是他们为了交差,也管不得那么多了。
——就像婈珠自己说的那样,弄一个“周氏女”拿过去应付差事就行了,谁管你是周二娘而是周三娘?
于是,婈珠便在十九岁那年来到了大楚的皇都洛阳,见到了她以为自己此生再也见不到的心上人,张道恭。
然后,她就在张道恭的眼里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失望。
原先说好的要娶周氏女做河间王妃,等他发现他娶到的是她之后,她也变成了一个河间王侧妃了。
他只肯用一个妾室侧妃的名分来打发她。
但婈珠依然不后悔,她甘之如饴。
至少她是幸运的,她还是嫁给他了。
原本,这是只有她那金尊玉贵的三妹妹才能碰得到的男人,原本这个男人的眼里也从来都只有她那三妹妹。
可是现在,三妹妹被周奉疆那个娼妓之子强占侮辱,而她这个庶女,终究是嫁给了凤子龙孙、血统尊贵的河间王!
想到冀州的三妹妹在那奸人贼子的侮辱之下,必定早已失贞,夜夜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而她却终究堂堂正正地来到了繁华富庶的国都洛阳,站在了河间王的身旁,成了河间王的女人……
她觉得自己还是为三妹妹感到唏嘘的,也确实心疼三妹妹的遭际,然而很多时候,她还是为自己的好命而窃喜。
成为河间王侧妃的三四个月后,老皇帝愈发病重垂危,立爱子河间王为太子。
她则成为了东宫太子的周良娣。
又仅仅三个月后,老皇帝崩逝,太子张道恭登基。
他虽还未立皇后,却册封良娣周婈珠为淑妃,位分仅在皇后与贵妃之下,而那时他又没有贵妃,所以她实际上成为了他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女人,也暂时享有了协理六宫的权力。
在她成为皇妃之后,张道恭按照前例追封了她那早已去世多年的妾室生母为“陈国夫人”,也追封了她的外祖父和外祖母。
这些都是周媜珠的母亲、外祖父母所没有的。
婈珠忽然意识到,这样一算的话,她不仅是张道恭身边最重要的女人,也是整个天下最尊贵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