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宝娘点头同意:“是啊,是啊”
两个小人儿齐齐往人群后的一个方向指去,众村民齐刷刷顺着两个小人儿指的方向望去。
然而可人群后,空空如也。
......
“那他叫什么?住哪里?是哪里人啊?”
两个小人儿面对这些问题,一概摇头表示不知道。
“......”
人群后的不远处,许妍年正站在众人身后欣然看着这一切。
当然,众村民并不能看见她。
半晌前,她走出林子时,发现秋安大人竟然正站在林子外面。她迎上前去,问秋安大人怎么在这里,秋安大人像上次一样回了她两个字:路过。
许妍年当下想着要赶紧把这两个孩子亲手送到他们的家人手中,才能放心,所以没多想秋安大人和她说的“路过”,只和他打了个招呼,便继续带着两个孩子往前走。
这时,秋安跟了上来,出声提醒她,如今整个村里的人都出来找孩子了,包括许母和她阿弟,万一被人认出来,会很麻烦。
许妍年这才下意识想到,秋安大人说的在理,可这林子离村里还有一段路,让这两个小人儿自己独自回去,她又不太放心,可亲自送他们回去,万一被认出来......
然而,令她没想到的是,秋安大人竟主动提出要帮她,他隐去了她的身形,于是她顺利地一直将两个孩子送到了人群的不远处,才离去。
不过,村民看不见许妍年,许妍年其实也有不见正站在她身后一直跟着她的秋安。
秋安打了个哈欠,面无表情地看着面前的这一切,心道: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做好事不留名,做好事不求回报。
很快,众村民各自散去,各回各家。
趁着隐身的效果还在,许妍年跟在许母和许益寿的身后一起走了一段,顺便把送他们回家。
许母走在前面对身旁的许益寿道:“寿儿啊,再过些日子就要到清明了,今年的祭祖,阿娘要在家照顾你阿爹,你阿姐又不在家,要辛苦你跑一趟了。”
许益寿点头应下:“阿娘,您放心,交给我。”
许母这么一说,许妍年这才想起来,往年这个时候,许父会带着一家四口人回老家祭祖。
许家祖上是吴城人,一百多年前,因为战乱,许家祖上的几个兄弟在逃难的路上走散了,等到战乱结束,祖上的几个兄弟按照当初约定的联系方式重新联系上时,已经过去了许多年,各自也都已在一方有了安稳的生存基业并组建了新的家庭,安土重迁,于是有一部分人选择继续留了下来,许妍年一家就是这种情况。
而这其中离吴城近的家族众人又重新回了吴城定居,继续发扬壮大祖宗基业。
当然,虽说家族分散在了各地,但人不能忘了自己的祖宗,于是每年,定居在其他地域的家族子弟都会在清明前赶到吴城参加祭祖仪式。
去吴城的路途遥远,让许益寿一个人出门,许妍年隐隐有些担忧,但也没法子,她暂时也离不开长寿山。
许妍年把许母和许益寿送到家后,又进家中看了几眼正在睡觉的许父,才离开。
走出家门的时候,她发现秋安正环着双臂倚在她家门口旁的一棵大树下,似是正在等她?像是有话要和她说?
许妍年这才想起来,刚刚走的仓促,忘了感谢秋安大人,忙道:“秋安大人,今天真是太谢谢你了啊。”
秋安扬着脑袋道:“你要是想谢我的话,请我去你的‘有竹居’吃饭吧,我饿了。”
不知道为什么,许妍年觉得他这说话的语气,像是个做了好事向大人求奖励想要糖吃的傲娇小孩。
对于秋安的要求,许妍年并没有拒绝,毕竟秋安帮了她的忙。
于是二人身形一闪,倏地出现在了集市街头,开始采买食材,当然,这全是靠秋安施展的法力。
许妍年问他想吃些什么,秋安也没有和她客气,一口气说出了好几个菜名:水性杨花、炒山菌,汽锅鸡,酸辣凉拌黄瓜......
好在许妍年从小在家过得也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许母的厨艺绣技,她都学了点,只是学的都不精,这厨艺的水平,也就是咸淡适中,可以入口,不难吃的水平。
当然,她也和秋安大人老实交代了这一点,秋安大人只淡淡地说了一句,他不介意。
不过,许妍年有点点介意,因为她开始心疼她的钱袋子了,她今天中午原本打算接着吃许母给她带的烤饼的,没想花钱的,今天除了花钱买下了苗苗和福宝的风筝,她还花钱给路边的流浪猫猫和流浪狗狗添了点伙食......
于是她扭过头来,问秋安,当山神有没有俸禄。秋安告诉她,有,天庭每个月会发放五两基础工资到庙中的功德箱,剩下的收入来源就要靠业绩,也就是香火钱。
五两,好少,香火钱,目前一毛也没有啊,许妍年内心在哭泣。
买完菜后,秋安手施了一道法术,二人瞬间出现在了有竹居的门口。
紧接着,许妍年便开始在灶房里好一顿忙活,而秋安并没有要帮忙的意思,他先是去池塘里逗弄了会儿锦鲤,又爬到树上折了几枝含苞待开的月棠花抱在怀中,最后抱着月棠花花悠哉悠哉地坐在院子里的秋千上前后摇摆,好不快活......
像个活泼好动又有点乖巧的小孩,自娱自乐,不吵不闹,安安静静......
许妍年抹了一把因锅炉边温高而流下的热汗,又看了一眼院中悠闲的某人,觉得此刻的自己像极了给嗷嗷待哺的孩子准备伙食的老母亲......
微风拂过,满院沁香,许妍年抬起头,发现院子里的月棠花似是要开了,她的脑中浮现出了一个人的脸,是上次送花给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