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直播]创飞老祖宗的一百种方法 > 第70章 起跑线上

第70章 起跑线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曾经,工厂机器轰鸣,订单源源不断,一家人尽享财富带来的体面生活。

但如今,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传统制造业遭遇转型的巨大挑战,工厂的订单日益减少,利润大幅下滑,老厂子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

父母虽文化程度不高,却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一心想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在亲戚朋友面前扬眉吐气,更希望李娜能凭借所学助力家族企业转型,让厂子重新焕发生机。

于是,不顾她的意愿,将她撵回学校复读。

“我对AI专业很感兴趣,”李娜小声呢喃,指尖摩挲着资料上人工智能专业的介绍,语气里透着无奈,“可这专业分数线高得离谱……”

“算了,选个有点用的专业也凑合了。”

她翻着手中的资料,密密麻麻的院校和专业信息如乱麻般,搅得她脑袋嗡嗡作响。

经济学、会计学、机械工程……

一个个专业名称从眼前闪过,却没有一个能真正提起她的兴趣。

犹豫再三,她拿起笔,在问卷上写里父母的期许,字迹歪歪扭扭,透露出她的心烦意乱。

「考试科目涵盖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多个学科,这种全面的科目设置,能够综合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

考试采用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录取的方式。

以分数为主要录取标准,实行“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考生的录取主要依据考试成绩,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为考生提供了相对公平竞争的升学机会,打破了阶层、地域限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

我国航天员叶光富,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万安镇东林村,父母都是农民,家庭贫困。八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独自支撑家庭,辛勤劳作,供应他和姐姐读书。

叶光富从小热爱学习,以优异成绩考入当地中学尖子班,高中时,他想报考飞行学院,却因五十元的车费、伙食费犯难。

这样一个在古代连寒门都算不上的学子,凭借自身的努力,考入空军飞行学院,担任飞行教官,飞行时间长达一千一百小时,先后两次入选神舟飞船乘组,被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我们现在说,飞行员的身价等于等重的黄金,以三代机(如J-10)单小时训练成本约35万元,若达到熟练飞行员水平(1000小时),总成本超3.5亿元。」

教室里,同学们有的低头沉思,有的互相勾肩搭背讨论。

张艳军拍了拍王槿的肩膀,脸上带着一丝期待:“我想要考一所离家远的大学,换个环境,东州有没有好的?”

“你问我?”王槿满脸不可思议。

论成绩,她处于二本中流水平,张艳军只要再努力努力,冲击省一本院校还是很有希望的。若不是今年她第一志愿分数线突然飙升,此刻应该在家等着大学报到了。

“你肯定会去你小姨那边吧,”张艳军语气笃定,“你爸还是东州大学毕业的。”

王槿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我还没想好,虽然我爸是东州大学毕业的,但我,不行吧……”

“什么行不行的,虽然你爹人烂一点,但读书是基因还是可以吧,你小姨也是,还上了公费留学生呢!”

“你这又是从哪听来的?”

“李娜,”张艳军努了努嘴,“她爸和余老头是同学。”

“不是吧,这差辈了——”

“她家情况你也知道,她爸是后来才跑去读书的。”张艳军绘声绘色地描述着,“你可能定也有天赋的,别妄自菲薄!”

王槿听着,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但很快又黯淡下去:“话是这么说,可我还是有点担心……”

“有什么好担心的,咱们一起努力!”张艳军拍了拍胸脯,给王槿打气,“去东州。”

“起跑线上”,这四个字仿若洪钟大吕,在诸葛亮的心间轰然回响。

他先是一怔,随即仰头大笑,许久才渐渐停下,眼中满是恍然之色。

现在,终于明白了后人通过昆仑镜传达的这番深意,一个国家的强盛,不仅取决于朝堂官员的能力与操守。

治国安邦的根基,在于拥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和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

大汉推行举孝廉制度,意在选拔品德高尚、才华出众之人进入仕途,辅佐朝政,巩固江山社稷。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制度逐渐滋生出诸多弊端,关系与门第渐渐成为推举的重要因素,真正有才能的人反而可能被埋没。

刘备站在一旁,感慨万千:“与后人相比,我朝取士似乎太过功利了。”

诸葛亮微微颔首,目光深邃:“主公所言极是。这制度以公平为基石,不论出身贵贱,皆有机会崭露头角,实乃国之幸事。我等虽身处乱世,亦当从中汲取智慧,方能为兴复汉室注入新的活力。”

两人的目光再次交汇,望向昆仑镜中那模糊却又充满希望的后世景象。

不等王槿回过神,张艳军像一阵风似的从后排“蹭”一下顶过来,一把夺过她手中的稿纸,大笔一挥。

“东州大学”四个大字瞬间跃然纸上,墨迹未干,透着股不容置疑的劲儿。

“张艳军!坐好!让你们讨论没让你们换位置,怎么都要翻到前面去了!”罗老师直直地盯着张艳军呵斥道。

张艳军这才回过神来,挠了挠头,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干笑着解释:“罗老师,我就是帮参谋参谋嘛!”

说完,她像只斗败的公鸡,耷拉着脑袋,灰溜溜地回到自己位置。

王槿看着稿纸上的“东州大学”,又好气又好笑,她轻轻摇了摇头,小声嘟囔:“这张艳军,也太自作主张了。”

刘封微微皱着眉头,脸上满是遗憾之色,重重地叹息一声,说道:“蜀地如今百废待兴,民生尚未完全恢复,暂无余力推行义务教育,实在是一大憾事。”

刘禅静静地听着,这段时间的历练让他成长了许多,整个人都多了担当。

他轻轻摆了摆手说道:“阿兄无需担忧,我们通过昆仑镜看到了后人的世界,他们开放了知识的大门,各类书籍传播四方。

只要是有志之士,必定会从中择取长处,提升自己。当下我们只需潜心养精蓄锐,发展实力,待到时机成熟,再与曹魏一决高下。”

刘禅的话语条理清晰,透露出超越年龄的睿智,刘备不由心生欢喜,仿佛已然看到了蜀汉未来的辉煌。

刘封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激动的神采,握紧了拳头,斗志昂扬地说道:“那我也要加紧习武!我要练就一身绝世武艺,将来作阿父的天下兵马大元帅!”

洪亮地声音充满了少年人的朝气与豪情。

刘备一直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在昆仑镜与两个儿子之间来回游走。

昆仑镜中,是后世学子们朝气蓬勃、许下理想的画面;眼前,是自己满怀壮志的儿子们。

但有这样充满热血与抱负的少年,大汉何愁不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