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三国末世 > 第7章 撒谎

第7章 撒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你能这样想就再好不过了!袁媛疯狂点头。

“但你在说谎。”

袁媛笑容一僵:“我说的都是实话。”

“呵~”曹冲发出一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轻嗤,讽刺感莫名拉爆。

好像袁媛话里的漏洞大得如同筛子,他甚至不愿意浪费一丝一毫的精力去解释如此显而易见的问题。

但是不应该啊!袁媛疑惑地想。

她的解释逻辑链清晰且没有人证,所以很难证伪,曹冲是凭什么确定不是真话的呢?

曹冲又问:“你现在还想逃出去吗?”

这是什么送命题,难不成是钓鱼执法?

傻子也知道答案只有一个:“不想。”

“撒谎。”曹冲肯定地下结论。

袁媛在心里偷偷翻了个白眼。

会问这种显而易见的问题,看来曹冲的智商也不如史书上记载的那么玄乎。

曹冲扯了扯腰部束带,继续问:“袁熙、袁尚逃亡辽西乌桓,我曹家将士迟早与他们决一死战,你觉得谁会赢?”

当然是曹操会赢,历史书上都写得清清楚楚了!

但袁媛胸口压着一股气,发自内心地不想让曹冲得意,含糊道:“我一介女流,不懂打仗的事,看不出谁会输谁会赢。”

“还是在撒谎。”曹冲与铜镜中的自己对望,神色淡漠,“你分明早有答案,只是心存妄念,不到黄河不死心。”

切~

要不是形势比人强,袁媛真想啐他一脸。

她看他是吃太饱了,闲得慌。

实话实话,曹冲确实挺闲的。

他还未到束发之年,上阵打仗是没他份的,顶多在大军攻占城池后跟在父兄身后杀几个残兵败将捡捡漏。最近曹操率大军北征,把他留在邺城,除了读书以外,他确实没别的事可干。

他的书早就读完了。

众所周知,古人都是文科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经史子集,而这些书的数量是有限的。三国年代太靠前,唐诗三百首还没被写出来,二十五史只有《史记》和《后汉书》问世,《十三经注疏》更是要再等上一千五百年才能成书,曹冲想学也学不来。

曹冲天资聪颖,过目不忘,三岁就识全所有的字,七岁就能把三国所有的书倒背如流,以至于现在活到十岁上,想找本没看过的书都难如上青天。

至于穿越文里常见的画本小说?

不好意思,活字印刷术还要八百多年才能发明出来。纸张倒是西汉就有了,东汉时期经蔡伦改造后进献汉和帝,但直到目前仍未能被广泛使用,大部分的公文和文书都用竹简记录。

平民百姓没读过书、不会写字,语文水平不足以写出画本小说,况且也买不起竹简和纸。士族子弟有文化但忙着立身行道,也看不起下里巴人的粗俗故事,凡著书必是高大上光伟正的正统经典,一辈子不见得写得完一本,很多死后还需要儿孙、弟子接力才能完成,产量极低。

资源极端匮乏的条件下,曹冲像只疯狗,逮啥学啥。

他把曹操军中将士们说的方言都学了个遍。

什么并州话青州话冀州话,他不仅会说,而且说得十分地道。最丧心病狂的是,他似乎有强迫症,无法接受世界上有他不会的语言,屡次要求袁媛解释“竟然敢在我的地盘撒野,小心姑奶奶拉你们来阴间作伴!”的意思。

其执着程度令袁媛不禁怀疑,曹冲把她带回来,其实是为了让她当语言老师的。

简直不能更神经病。

他态度严谨,像个语言学家似的咬文嚼字:“你说的那句话发音怪异,语音语调与我所知的任何一种语言都不类似,不像是方言,倒像是天外之音。”

袁媛不吭气。

大脑疯狂运转:“是我幼时的乳母教的,可能是她家乡的方言。可惜她在邺城破城的那天被你家的士兵杀了,否则一问便知。”

“那真是太遗憾了。”曹冲没什么诚意地说,若有所思,“语言的作用是沟通,我曾将这句话说给被俘虏的袁军听,没有一个人能听懂。那么,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你为什么要用一种没人能听懂的语言,来游说根本不可能理解你意思的袁军呢?”

这么聪明干嘛!

袁媛的智商烧干了,编不出理由,干巴巴地反问:“我阿父虽然曾经雄霸一方,可他既然死了,以往的风光就成了过眼云烟。我几个兄长有野心没能力,热衷内讧,难成气候。你们攻破邺城时,一路高歌猛进,双方战力对比悬殊,抵抗除了徒增伤亡以外又有什么用?我不劝袁军投降,难道还能激励他们奋勇杀敌不成?”

“咋听之下很有道理,但你还是没说实话。”

“真是实话。”因为用脑过度,袁媛的面色有些憔悴,但她努力抬头,以保证曹冲能看到她真诚的大眼睛。

曹冲被迫与她注视片刻,嫌弃地把她推开:“别再眨巴你的眼睛了,这只会显示你的心虚。”

“……”袁媛放弃努力,恨不得冲过去咬他,“那你要怎么才能相信我?”

“先拖下去打二十军棍?”曹冲眯起眼,嘴角勾出残忍的微笑,“二十军棍后如果你还活着,我就相信你说的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