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大箱小箱的物品被秘密运往归宁楼之后,赵择贪墨一案才暂告一段落。
猛然闲下来,太子殿下便整日无所事事的赖在了归宁楼。
穆二倒是十分开心,因为太子殿下来了之后,十分之勤奋,简直成了归宁楼的第二个话事人。
下边之人与穆青云对接之事由太子殿下全权接手,近日来,自己的差事甚至都破天荒的轻松了几分。
而穆青云单独的治事房内,穆青云斜了一眼斗志满满的太子殿下,接过其亲自递过来的各式各样的竹简,将消息按照轻重缓急排列好,放到一边。
太子殿下干完手里的活,十分有眼力见的,又将穆青云列好的竹简一个个打开,方便穆青云查阅内容。
干完活的太子殿下只觉甚是劳累,给自己倒了一杯水犒劳了一下自己,又状似无意地说起:“孤自仲春前来,至今已有三月。前日那位宣旨,让孤即刻回转。”
穆青云手下的朱笔顿了顿,一滴红墨落在了穆青云竹简上的青丝里,他只偏头看了一眼,又在竹简上继续书写:“此间事了,殿下确实应当早日归宫,以免横生枝节。”
楚霄见穆青云并未提及随其一同回去的话语,有心多问两句,又怕穆青云着实无意,平白增人困扰。
犹豫了几番,也没有问出口,只能甩袖而去。
穆青云放下朱笔,拿过了一旁的帕子擦了擦头发。
他也想随楚霄一同回去,可一则他容貌肖姑,怕被有心之人看见多生变故,另一则就是锦臣。
此次若他同去王都,前路必定艰难,将锦臣留于南江他实在不愿,可若将他带到王都,将来万一事败垂成,锦臣怕也要受他连累。
穆青云也没有了继续批注的心情,将看到一半的竹简合好,想出去走走。
但刚走到门口,就碰到了折返回来的太子殿下。
不是生气了吗?
怎地又回来了?
楚霄眼睛往一边瞟去,背对着穆青云,嘴硬道:“三日后,你随孤一同回永宁。”
还未等穆青云回话,太子殿下就急急说道:“孤知你在担忧什么,但锦臣自小在王都便未示于人前,倒也不会有人将他同穆家想在一起。到时孤自会将锦臣安排妥当。”
穆青云看着急急将内心诸事抛出的太子殿下,只觉得内心柔软的一塌糊涂。
“殿下是想将锦臣安排在何处?”
楚霄一听穆青云此问,就知道此事已成了大半,说话也轻松了起来:“不知三思是否还记得一人?”
“何人?”
“当时在朝阳院之时,你身后的跟屁虫。”提及此,楚霄颇有些咬牙切齿。
楚霄三岁启蒙便被皇后娘娘送到了朝阳院,当时朝阳院就读的都是一些皇家儿女以及世家子弟。自己贵为太子,又是中宫嫡子,所有人都唯其马首是瞻。
但穆青云不是,穆青云比他年长两岁,长得好看,人又聪慧,太傅对他也是喜欢的紧。渐渐竟有了孩子王的架势,连庆平帝都多次公开说,青云聪慧,尔等应效其行止。
当时的刑部侍郎而今的刑部尚书晏止之子晏清河,乃晏止幼子,自小娇宠。但当时朝阳院孩童都非富即贵,自然谁也不让谁。
晏清河由于其白白胖胖的体型,在朝阳院没少受旁人欺负。
直至有一次被穆青云和楚霄撞见。
穆青云向来自诩为将门虎子,见此瞬间冲了上去,替晏清河出了头,将在场的孩童一人胖揍了一顿。
从那之后,晏清河仿佛找到了靠山,事事紧跟他们,而楚霄对穆青云的耐心并不能分给旁人一点半点,对晏清河的跟屁虫行为烦不胜烦。
可谁知穆府顾府接连出事后,所有人都明白了楚霄这太子失势,对其避之不及。唯有晏清河不以为意,楚霄初时怕累及其父,刻意减少了与晏清河的往来。
谁知晏清河竟漏夜求见太子,并带来了晏止的原话。
太子不必为老夫忧心,下官浸淫官场多年,自得全身而退之法。
且下官辛苦一生,若是连幼子同谁交好都不能左右,那还不如趁早辞官回乡!
此后多年,双方靠着幼时那点微薄的情意,倒真成了至交好友。
如今晏清河年纪轻轻,便担任永宁卫中将,身负王都守卫之责,正四品官员,乃是明明白白的太子党。
穆青云听见楚霄如此描述,脑海里渐渐浮起了一个胖墩墩的身影,试探问道:“晏清河?”
楚霄点了点头:“孤将锦臣以晏止好友遗孤的身份送入晏府,由孤出面,应当不算难办。”
最后还装作不在意的补充了一句:“你就以幕僚的身份先随孤回东宫。”
穆青云看着太子殿下因紧张而悄悄握紧的拳头,还是摇摇头道:“永宁也有归宁楼,我即已去自当坐镇楼内。”
“那怎能行?”楚霄话说出一半,忽然意识到穆青云答应同他一起回王都了,只此一点,别的他倒也不甚在意了:“也可。”
“容我安排妥当,七日后启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