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敌这一次来长乐镇的原因也是如此。
吴清突然死去,他还猝不及防,本想自己手刃仇人,还心有遗憾,结果三天过去,还没到吴清的头七,又传来消息说“吴清的尸体变成了木偶”。
原来是停灵期间,那天晚上一只猫跑进了吴清的棺材里,也不会有人去看,也不会发现他的尸体已经变成了一块木头的事情。
这多半是假死脱身,吴清没有死。
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
如果吴清有一个地方要去,那就是长乐镇,这个他出生的地方,他母亲长眠之地。
吴敌把已经的线索说完之后,天色渐晚,所谓入乡随俗,入俗先吃饭。
长乐镇背靠着坞藏山,这山底下积雪绵绵,但坞藏山上却很暖和,宛如春夏,各种植物都生长得很好。
因此这里的山珍十分出名,按照长乐镇人的说法,那就是这坞藏山气候多变,地形复杂,林子又密又大,水也足,土还肥,这山里自然许多宝贝。
而在雪冬,一锅吊菌子汤锅,就是最妙的美味了,这附近不少村镇、城府的人都会不远千里地赶来这长乐镇,就为了吃上一口最正宗的菌子汤锅。
吴敌带着他们来到一个长街上,隋云放眼看过去,密密麻麻全是汤锅店。一串串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洒下一片暖黄光晕。
还未走近,浓郁醇厚的香味顺着冷风扑鼻而来,勾得人腹中馋虫直闹腾,三人一路走过去,大多数店内早已座无虚席,每张桌子都被食客们占据。
伙计们在堂中来回穿梭,手中托盘稳稳当当,上头摆满热气腾腾的汤锅。
那汤锅种类繁多,有奶白色的菌子汤,咕嘟咕嘟冒着泡,散发着浓郁菌香,汤面上还浮着翠绿葱花与香菜;有红亮诱人的酸菌子汤,里头泡着鲜嫩鱼片,酸香气息直钻鼻腔,令人忍不住垂涎欲滴。
他们或是阖家老小围坐一团,热热闹闹地唠着家常,老人脸上洋溢着满足,孩童嬉笑奔跑,大人们则忙着为家人盛汤夹菜;或是三两好友相聚,推杯换盏间,欢声笑语不断,话题从家长里短聊到各地听来的奇闻轶事。
整个长街都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慰暖人心。
三人看着走到后面,都有些沉默了,玄凛踢了吴敌一脚,脸色不虞,语气不快:“这么多人,我们去哪吃?”
吴敌小时候经常和爷爷到长乐镇吃菌汤锅,自从爷爷走后,他再也没来吃过,看见这和乐融融的烟火气,也是心生感触。
这被玄凛一脚踢得他缓过神来,见隋云正好看过来,心有所感,这才连忙道:“殿下!我做事儿,你还不放心?!保管一会儿让你和阿雀吃到最美味的菌子汤!”
说完,吴敌正带着两人拐进一个巷子里,他拍拍手,一个绿色的光影在空中凝聚,变成一个短发少年。
少年十七八岁的人形,长的眉清目秀,手里拿着一个木偶制的蝴蝶在玩耍,很乖巧灵动的模样。
脖颈转动时总带着异样的滞空感,仿佛下一刻就要用脸颊去蹭路过的风,眼尾微微上挑,绿色竖瞳在暗处闪着磷火似的光,偏又浸着少年人才有的清亮。
“大人。”少年站在吴敌面前恭敬道,笑的时候露出虎牙,看上去人畜无害。
“带路吧。”吴敌点点头,然后回头给隋云他们介绍道:“这小孩是长乐镇的地仙,叫他阿月就好。”
隋云看着少年脖颈间的金锁点点头,地仙并非真正的仙,是得到当地人承认的精怪,受到当地人的供奉,身上的妖气不重,同时地仙也会守护当地的人。
阿月礼貌对两人笑,声音还带着几分稚气,道:“几位大人,雅间已经提前订好,请跟我来。”
隋云看着少年手里的木偶玩具,他发现这长乐镇人,哪怕是地仙,对这木偶的喜爱程度比起香檀还要高,聊闲:“阿月,你也会匠师手艺吗?”
阿月摇摇头,说:“我不是匠师,是偃师。”
偃师者,以机关术造物的匠人,其木甲人偶能歌善舞宛若活物,是比匠师更古早的存在,没想到在这长乐村还有传承。
吴敌也说道:“阿月的偃术出神入化,以制作各种花鸟玩偶闻名长乐镇,镇子上很多人都是被阿月的木偶守护长大的。”
几人闲聊了几句,便来到了目的地。
叫阿月的少年提前订了云汤阁的雅间,进去的时候里面的汤已经咕嘟咕嘟地沸腾起来,冒着细微的蟹眼泡来,锅上白烟渺渺,映着窗外边的苍山,显得有些不真实。
下一秒,玄凛走到靠着窗边的位置落座,笑着叫他过去,坐在他旁边的位置上。
暖黄灯光里,玄凛的笑容极具感染力,一下子就让隋云的心绪变的轻松起来。
三人落座后,阿月便离开了,穿着讲究的伙计开始陆陆续续上菜,各种五颜六色的菌子和山里的野菜都被端上桌面,没一会儿,桌面就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