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雪的父亲刘成林是一名醉心医术的乡野郎中。
在刘云雪只有十三岁左右的时候,刘成林上山采药不小心摔死了。
给发妻方采莲、长子刘云风、次女刘云雪留下的重要遗产有:十三亩水田,十八亩旱地,九本医书,一套银针,以及一座半新不旧的青砖灰瓦农家小院。
于医道上颇有天赋的刘云雪继承了那九本医书,以及一套银针。
刘云雪唯一的兄长刘云风,则继承了十三亩水田,十八亩旱地,以及那座半新不旧的农家小院。
刘云雪快满十七岁的时候,上山采药捡到了顾万钟,并将人藏在了山间小屋里,悉心为其治疗。
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时不时还得脱个衣服,上个药什么的,狭窄的空间里荷尔蒙浓度过高,情难自禁也是在所难免。
刘云雪很快怀孕,事情自然也就瞒不住。
无媒无聘无婚书,男女主只简单拜了个天地,海誓山盟一番之后,就算是成了夫妻。
随着伤势慢慢康复,顾万钟时不时会梦见一些零星的记忆碎片。
刘云雪生下长子不到一年,就陪着丈夫去了府城。
其目的,一是为了探查顾万钟的身世过往。
二大概是因为男女主都是不甘平凡之人,不愿意窝在刘家村里蹉跎岁月。
男女主的人生注定是波澜壮阔的,只在第一次去府城的路上,就好巧不巧地救下了一位心疾发作的贵人,还打跑了几名劫道的山匪,从此开启了不平凡之路。
到了府城之后,女主靠着治病救人,美名远扬。
男主也凭借着一身武艺,侠名在外。
夫妻俩都各自忙着实现各自的成就与价值,分不出半点精力来照料儿子。
顾清晨还没到断奶的年纪,就被寄养在了舅舅家里。
等到他长到六岁左右的时候,他那男女主爹娘又将只有一岁多一点的弟弟也送回了刘家村,托付给了外祖母一并照看。
彼时舅母田氏刚生下早产体弱的幼子没多久,外祖母顾着亲孙子忙不过来,顾清晏几乎是被年幼的顾清晨给带大的。
按照二十一世纪的说法,他们兄弟俩其实就是一年也见不着爹娘两回面的古代乡村留守儿童。
如今亲爹回京城认祖归宗去了,丢下他们孤儿寡母无依无靠。
女主亲娘为了打探亲爹的消息,将手里的钱财差不多都散了个干净,在府城里也待不下去了,同样只能厚着脸皮住在了舅舅家里。
凭白多了三个干吃闲饭的“外人”,舅母田氏这大半年来都心气不顺,每日按着吃饭的顿数吵闹抱怨,就没个好脾气的时候。
农闲不下地,刘家一日只吃两顿饭。
朝阳从东松坡坡顶升起一丈高的时候吃朝食。
夕阳离西风山山头还有一丈远的时候用夕食。
只剩下枯黄稻茬的田间地头里,传来秋虫与雀鸟的鸣叫声。
漫天的晚霞之下,一座一座盖着灰瓦或茅草的屋顶,炊烟缭绕。
田氏将粗瓷菜盘子端上桌,骂骂咧咧地招呼道:“吃饭了,吃饭了!一大家子个个都是祖宗,尽等着人伺候呢。”
“我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伺候老的和小的也就算了,有些人还真把自己当娇客了,半点儿自觉都没有,光晓得带张嘴,就是不知道搭把手。”
刘家人口不多,加上顾清晨兄弟和刘云雪三人,也才刚好只坐得满一张八人席的松木方桌。
大舅舅刘云风有三十出头,身材高大敦实,容貌端正,会一些拳脚功夫,性格豪爽仗义,心思活泛,在县城里头有些人面儿,可惜对着家人,却不见得全然都是好性儿。
刘云风不咸不淡地瞥了田氏一眼,冷声道:“你要是不乐意伺候,可以不伺候,自个拎着包袱走人就是。”
田氏将一大瓮红豆糙米粥放在桌上,闻言面色煞白,喃喃道:“我、我没有,小姑子你们赶紧坐、赶紧坐,大丫和二宝怎么还没回来,也不知道野哪里去了,我再去叫叫人……”
看着田氏语无伦次的慌张模样,顾清晨难得升起了几分同情心。
原著小说里,刘云风是个爱护妹妹,孝顺亲娘的正面角色。
现实里也同样如此。
在刘云风心中,大概就只有亲娘方采莲、妹妹刘云雪、以及儿子刘方启才算得上是亲人,女儿刘方桃勉强能算半个。
顾清晨和顾清晏兄弟,则是两个不讨喜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