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完最后一捧凉粉草,扔到簸箕里晾着,林安钻进厨房里,开始做晚饭。
林承林予两个小的,各拿了一柄小铁铲,一个小竹篮子,跑出院子,去挖今晚和明早给鸡吃的野菜。
这段时间,三只母鸡天天都下蛋,功劳大得很,可不能让它们饿了去。
虫子抓不到,但野菜必须得喂够量!
谢瑜搬出大陶锅子,往陶锅里加了四瓢水,方才清洗干净的凉粉草,薅来半簸箕的量,用手撸下凉粉草叶片,丢入陶锅中,盖上锅盖,烧火熬煮。
做仙草豆腐,除了凉粉草这份主料,还要用到淀粉,但这个时代没有提纯的淀粉,只能用碾磨细腻的米浆来代替。
当然,效果也不会比淀粉差许多。
先前已经让林承泡好了米,往陶锅底下丢了几根耐烧的木柴,谢瑜就拎着泡米的木桶,往院子右侧的小石磨走去。
林安忙着做饭没空,这回的石磨他只能自己推。
舀了一瓢水,冲洗掉石磨磨盘上的粉尘,谢瑜抓了一把米粒,丢进石磨孔洞里,而后手抓着石磨转柄,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磨盘。
没一会儿,粗粗的米碎粒就从磨盘旁边的凹槽中涌出。
一碗米,泡胀了也没多少,不经磨。一刻钟不到,谢瑜就磨好了第一轮。
伸手捻了一下米浆,食指和拇指指腹前后挪碾,能感受到米碎粒的颗粒感。
谢瑜用毛刷,把磨盘里所有的粗粒米浆扫成一堆,用海碗装起来,而后,捏起一把粗粒米浆,塞到石磨孔洞里,继续转动磨盘。
仙草豆腐像绿色的冰块,米浆必须磨得很细很细,才能不破坏仙草豆腐的美感,卖上高价。
待会儿做好仙草豆腐,给大伯家送一些,天气热,大伯大嫂田间地头劳作回来,喝下一碗清甜凉爽的仙草豆腐,消热解乏,最好不过。
一家四口人,各在其位,专心的为这个家操持着,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
*
又过了一会儿,大陶锅里的凉粉草叶子水已经煮开,一股清爽的香气在院子里逸散开来。
谢瑜松开磨盘手柄,走到大陶锅旁边,将陶锅底下的柴火卸去一些。
而后,起身掀开锅盖,放一会儿气,再把锅盖重新盖上。
不过,这次他没有严丝合缝的盖锅盖,而是留了一条缝隙,方便气息透出,任绿色的水泡泡在锅里不断咕嘟咕嘟。
料理好陶锅,谢瑜洗净手,继续磨米浆。
一刻钟后,米浆刚好磨完三回,这时再伸手去捻米浆,已经没有了最初的颗粒感。
谢瑜立马拿过一旁小桌上放着的毛刷,将细腻的米浆刷出来,装进海碗里。
虽然磨了三回的米浆细了很多,但用做仙草豆腐的凝脂料,还不够细腻,需要用棉布过滤一下,滤除所有的颗粒物,留取最细腻的浆水。
就在这时,厨房里的林安突然走出来,朝院子里的谢瑜问道:“阿瑜,你想吃韭菜煎蛋,还是荠菜煎蛋。”
谢瑜想了想,给出回复:“荠菜煎蛋吧,清爽一些。天气热,不想吃热气重的食物。”
林安点头:“好,荠菜鸡蛋。”
滤好米浆水,谢瑜走向陶锅,用长柄竹编漏勺把锅里的凉粉草残叶捞出,捏干残叶里的凉粉草粘汁水。
而后,往陶锅底下放入干柴,猛火煮沸凉粉草汁水,倒入米浆水,用长柄勺不停搅拌,直至锅里的凉粉草汁液再次沸腾。
谢瑜撤掉陶锅下的柴火,将绿油油的仙草豆腐冻汁液倒入方形托盘里,因着要分一些给大伯一家品尝,熬的汁液很多,仙草豆腐冻倒满了四个托盘。
傍晚风凉,农村草木旺盛,没人在院子里跑动就不会浮出灰尘,以防万一,每一个托盘上方谢瑜都给盖了一个粗孔簸箕。
既不耽误仙草豆腐放凉,也能隔绝大部分的灰尘。
谢瑜刚洗干净手,想拎水去菜园子里浇菜,就听见门外传来两串快步走的脚步声。
“大哥!谢瑜哥哥!我们回来了!还挖到一株秋葵树,就是之前在大伯菜园子里见过的那种秋葵树!”
林承脸泛红光,一进院门,就兴奋地大喊起来。
谢瑜听见秋葵,立马朝林承那边看去:“小承,拿过来,让我瞧瞧。”
林承快步走到谢瑜面前,挺起小胸脯,一脸骄傲道:“呐,谢瑜哥哥你看,很健壮的秋葵树咧!我挖回来的,厉害吧!”
谢瑜伸手点了点林承的眉心,笑意温和:“厉害厉害!走,你先拿着秋葵树去菜园子,我去库房拿一把锄头,咱待会儿就把秋葵树种到院子里去。”
说完,谢瑜立马转身朝库房走去,拎起门脚挨着墙放置的锄头,直奔院外的菜园子去。
林予拎着两个竹篮子的野菜,他把其中一竹篮子的野菜放到厨房水缸旁边,另一竹篮子的野菜拎到鸡窝旁,撒进鸡食槽里,给鸡当晚饭吃。
喂完鸡,他自觉的舀水,给院子里的辣椒苗和桃树苗浇水。
十来日的功夫,辣椒苗拔高了不少,已经长得齐膝高,枝叶端上冒着几粒细小的小花苞,不仔细看还辨认不出来。
林安端着荠菜煎蛋从厨房走出,见林予蹲在辣椒树前边,不知道在做什么,连忙出声提醒:“小予,浇完水,过来洗手准备吃晚饭。”
林予回头应了一声:“还差两株辣椒苗没浇水,浇完立马来。”
林安扫视了一圈院内,没见到熟悉的身影,疑惑的看向林予:“你谢瑜哥哥和小承,去哪了。”
“刚刚挖野菜,挖回一株秋葵树,谢瑜哥哥和小弟到院子里,种秋葵去了。”
听到这话,林安才挪动脚步,端着荠菜煎蛋,往堂屋走去。
*
另一边,菜园子里。
落日洒金,给菜园子里的瓜苗菜苗镀上一层金边,瓜苗叶子和菜苗叶子在晚风中舒展晃动,像沃土里的诞生的精灵,圣洁,脆弱,渗透出生生不息的希望。
谢瑜正在苦麦菜旁边挖坑,用锄头背部敲碎新挖出来的泥块,打算在这一处种下秋葵树。
虽然这株秋葵树只要小腿高,但株身长得格外壮实,茎秆有小拇指那么粗壮,应该是在肥沃土壤里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