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向家添了新丁,连着三日大摆筵席,还在宅子门口摆了一道长摊子,布米施粥,不少穷苦人家都端着碗来讨粥喝。
一位身着藏蓝色长袍的道士,牵着一同样颜色衣着的孩童经过此处。
孩童闻到清粥香,低声说:“师父,我饿了。
“我去铺子里买馒头。”老道士背着一个竹包,他从里面取出几文钱,往旁边的铺子去了。
“前面不是有施粥的吗?为何要去买馒头!”他没有跟去,而是转身跑到向府门口。
为首的男人正给排着队领粥的人们碗里盛粥,他发现有小孩正在不远处瞧着他,忙招呼人过来。
“小孩,你怎么一个人啊?是不是饿了?你没有碗装饭,我给你几个馒头吧!”男人那给他五六个馒头,让他用衣服兜着。
“谢谢...”万小桥的话说了一半,就被老道长打断。
“小桥,师傅不是给你买了馒头,你怎么还要别人给的?"老道士指责。
男人打量了两人一番,说“看你们装扮是云游的道士吧?孩子饿了吃几个馒头没事的。我妻子生了个大胖小子,多年才盼来的,今日是他百日宴,为了感谢神仙菩萨,现在我常做好事还愿,这喜悦也分享给道长和小道长。"他笑盈盈地递给万小桥两个馒头。
“这世道穷苦人家太多了,你们做好事是为了救苦救难,救穷救急,我们若拿了馒头,就有人要少领几个馒头,终归不好。这些就留给我身后的那些可怜人吧。”老道士解释起来,把万小桥兜在衣服里的馒头拿了出来,放回了摊桌上。
“这……唉……道长当真大爱!不知道长可会算命?我这幺儿生出来时哭了几声后常常面带笑容,乖得很。今日请过几个算命先生,都是好话连篇,让我开心之余不知是真是假啊!”
老道士点头。
“不知道长名讳?” 男人问。
“贫道远木。”
男人带着他们进了向府,里头庭院错落,富贵华丽。
他向两人介绍自己说:“我姓向名旭,在城里做些生意,还算富贵。有两女一儿,我这幺儿还未取名,只想了个小名,叫愿儿,得偿所愿的愿。今日若是有缘,还请道长说个字。”
远木亦是点头。
“远木道长请随我来。”向旭带着他进了里面。
两人跟着向旭到了正堂。正堂外摆满了酒席,宾客如云。席上有人见向旭进来,纷纷起身,恭喜了一番。
向旭点头回应这些宾客,笑脸相迎,走过酒席进了内厅,到了后舍房内。
女人怀里抱着一粉嫩小孩,红床上摆满了吉利喜庆的物件,她见向旭来了,温声说:“夫君,你来了,外面可是忙完了?"
“外面的事我让下人去办了。千芸,今日我遇到了一位至善至美的道长,想请他来帮愿儿相面取名。”向旭抱起小孩,让远木道长看。
万小桥仰视被抱着的小孩,小孩正低头看着他笑。看他脸圆圆胖胖,颜色粉白粉白的,一看就被养得很好,和自己这瘦小的脸一比,真让人羡慕,甚至嫉妒。
“道长,你帮看看我这么儿往后可还平顺,仕途可还好?大名我想取得寓意好些,大气些。"
奉承好话向旭这几日听得够多了,他见远木善良想必不会骗他,他想听些不一样的。
远木道长看了小愿儿面相、手相,无一处不好,可谓是不可多得的好命格,这辈子荣华富贵,贵人繁多,以后必然能取得一番成就,扬名立万,光宗耀祖。
“那些道士没有说错,你这小儿命格奇佳,勾陈得位,有引领之功,以后必有高就。”远木道。
向旭喜笑颜开,心中终于确信。若说之前请的道士都是在说奉承假话,眼下之人却不像能为了得主家赏赐而说些空口白话的人。可见愿儿当真是有福气的命。
“那道长说个字,我与娘子商议给他取个单名,同我一样。”向旭说。
“骞,高飞远举,即符合你说的寓意好,也朗朗上口。”远木用纸笔写下“骞”字。
万小桥用手摸了摸那个字,手指沾了墨。这是个好字,他想碰一碰,沾染些好福气。
他看向被人抱在怀里的小孩,富贵的家庭,温柔善良的父母,众星捧月的呵护。
原来这就是天生的好命吗?为什么我不是好命,我是不是上辈子做了太多坏事,所以从小被父母打骂,总是生病,还被抛弃?他在心中如此想。
离开向家的时候,向小桥问远木:“师父,这个世上人的命都是写好的吗?好命的人真的一辈子都很好,坏的一辈子都无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