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晨间依旧去许惊秋府上,下午莫时言便去了许归山府上拜访,到时楚安也在,许归山一心想归隐山林,但京中还有许多放不下的事,楚安便常带着许归山去庄子上住。
几人叙了叙旧,许归山又考了莫时言一番,用过晚膳才放莫时言回去。
许归山毕竟已是花甲之年,精力不如从前,但身体还算硬朗。
除夕前两天,书铺总算是装好了,莫时言给了工匠一笔丰厚的报酬。
柜子是早就请木匠打好的,全选的上好的楠木。
书是早先就印好的,一切都准备妥当,莫时言让人先歇一段时间,等到初七过了,再将东西搬进来,整理一番后,十六便可开业。
除夕夜。
今日宫里设宴,莫时言得去赴宴。
安平公主已经有孕九月多,产期在二月初,莫北这段时日紧张的不行,除了上朝便不轻易出府,今日宫中宴请莫北也推了,只让莫时言自己去,他在府中守着安平公主。
华灯初上,偌大的宫殿被装点得金碧辉煌。宫殿中张灯结彩,大红色的绸缎与明黄色的幔帐交相辉映,处处洋溢着喜庆。
圣上高坐在主位上,身着明黄色锦袍,头戴冕旒,神情威严却也带着几分喜悦。皇后坐在圣上身边,几位妃子皆盛装出席,珠翠满头,笑语盈盈。
舞姬在宫殿中翩翩起舞,身姿轻盈如燕,长袖飘飘,似仙女下凡。悠扬的乐声在宫殿中回荡,丝竹管弦之声交织。御膳房精心准备的佳肴摆满了一桌又一桌,珍馐美馔,香气四溢。
众人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不断。皇帝偶尔开口与身旁的皇后交谈几句,也举杯同臣子共饮。妃嫔们互相说着吉祥话,气氛融洽。
殿外,爆竹声此起彼伏,铁水在夜空中绽放出绚烂的色彩,照亮了整个宫殿。而殿内,灯火通明,君臣沉浸在这热闹的除夕宴会中,以期来年风调雨顺。
散了席,莫时言乘着马车回府,席间莫时言少不得被叫上去一番询问,又被一些喜欢攀炎附势的朝臣拉着恭维,这一趟宫宴吃得,饭没吃多少,酒喝了不少,还好皇后心细,特意给他备的果酒。
等回到府上,已经子时,莫北还未等,在暖阁内等到莫时言回来了,才松了口气,“你娘吩咐厨房给你留了粥和醒酒汤,等下叫墨染给你提过去,喝完了再休息。”
莫时言喝得不算少,却未到烂醉的地步,因此人还算清醒,应声道:“知道了,爹。我娘怎么样了?”
见莫北点了点头,莫时言便说道:“那爹也早些休息。”
说完,莫时言便回了院子。
莫北目送莫时言回了院子才转身回去。
墨染去厨房取了醒酒汤和热粥回来,莫时言喝完了洗过澡才沉沉睡去。
第二日初一,也是不得闲,一早便得去宫中祭祖先。
宫中祭祖流程冗长,一套流程下来,莫时言都觉得有些疲累,前头的皇后脸色已经有些苍白,还好只有初一祭祖,过后便是休朝,等过了十五才开朝。
这几日莫时言便跟着他爹去各家走礼拜年,年礼都是安平公主一早备好的,关系近的几家父子俩亲自去送,还好平日里莫北同朝中来往不算密切,因此也不算多,毕竟安平公主产期将近,父子俩都怕出意外。
还好这个年过的平平稳稳,总算是到了上元节。
上元节程鹤屿同风弦约好了一同去逛灯会,风弦是吏部尚书之子,倒时他带着府中女眷一同出游,程鹤屿叫上了二皇子程鹤峥和莫时言。
京城的上元节依旧热闹,虽说也有不少男女同游,不过大户人家女眷大多用面纱遮面。
一行人在街上慢慢走着,程鹤屿和程鹤峥出宫次数虽多却也是第一次上元节出宫游灯会。
程鹤屿正走着看着,莫时言轻轻拍了程鹤屿一下,“表哥,我要去给我娘猜个花灯回去。”
程鹤屿点点头,询问风弦可要去,最后一群人往小摊处走去。
莫时言猜了两个便不猜了,选了两个兔子样的花灯,花灯小巧精致,做工极好。
程鹤屿猜了五个花灯,程鹤峥也猜了五个,见一下有人猜走这么多,小摊贩的脸都有些黑了,莫时言便摸了一锭银子给小摊贩,小摊贩瞬间喜笑颜开。
程鹤屿将手中的花灯交给身后的侍卫,只留下一盏递给风湘荷,接过花灯的风湘荷微微红了脸,还好有面纱遮着看不出来。
逛了一会儿,女眷有些累了,一行人便寻了个茶楼歇脚。
人群慢慢开始散去,莫时言和两兄弟先将人送回吏部尚书府上。
眼看着风湘荷要进府了,程鹤屿递了根玉簪给她,见风湘荷停步,风弦招呼了一声,风湘荷收起玉簪匆匆进府。
莫时言见人都回了,便也告辞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