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挺沉得住气的。”
这是她给朴尔敏打电话的时候,朴尔敏最后说的话。
说完这句话以后,朴尔敏就挂了电话。
她的语气平静,宋琦一时也不太清楚,朴尔敏究竟是什么意思,既然想不清楚,她索性先把这件事情放在一边。
事情慢慢想,就总有明朗的时候。
就像她写小说一般,把主角逼到绝境,只要主角不放弃,就总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峰回路转。
写小说写多了,有时候她觉得,这人生有时候也挺像小说的,只要熬下去,就总会有峰回路转的时候。
这种绝处逢生的感觉还挺奇妙的。
就像她两年以前准备单亲带娃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自己真能把日子过到今天这一步。
有时候一件事的过程和结果其实并没有那么难,难的反而是如何给自己勇气,去启动一件事。
她放下心里的疑惑,先专注于消化朴尔敏给她解答的知识。
不过,在解答的时候,朴尔敏也很实在地表示了自己的态度。
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终究是不一样的,她告诉宋琦的内容,宋琦也要有选择性地去吸收。
宋琦如今在这一行也算是初窥门径,自然能够理解朴尔敏的顾忌,小说的表达更注重情节,更看着能否吸引读者一眼读下去的情节创意。
不过,她还是觉得,写文章这件事情,还是一通百通的。
只是相比于传统文学来说,网络作品肯定更加注重故事性和读者体验。
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读者并不愿意花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琢磨情节背后的故事,只希望作者以一种更轻松的方式直接慢慢地告诉给她们,只想用最轻松愉快的方式消耗掉自己的时间。
所以,作品里最好是能够让读者舒畅的爽文情节。即使是虐点,最后也要有能够让读者爽到了的部分。简而言之,就是主角可以吃苦,但不能只吃苦。
现在的人都很清醒,并不相信没苦硬吃那一套,苦难本身并不会具有什么价值,那些传统的鼓吹什么吃苦让人成长的警句就是PUA,信了才是真的傻。
苦难的出现是因为有些苦难是无法逃避的,所以只能去迎难而上。主角的高光时刻正是来源于此,来源于她应对苦难的手段和姿态。
因为上一本书扑掉了,宋琦对此的感受就更为深刻了。
既然已经奖励自己写了一本自己想写的内容,那么,下一本还是老老实实地写热门题材吧。
最近很火的一个题材就是年代文,宋琦休整了一个月,这期间调整状态的同时,也做查阅资料的工作。
作者在任何时候都是不能放弃码字的,即使不写小说连载的日子,宋琦也保持着自己文字输出的能力。
她写大纲,写读后感,拆解热门题材的小说,每天都被安排得慢慢当当的。
最近宋琦喜欢上了用纸书写的习惯,相比于用键盘的啪啪声,用手机以后手指的酸软。
纸张书写缓慢的速度,可以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去修正和思考。
为了让自己创造的世界上看去更加地真实,宋琦把自己收集到的零碎资料都拉了表格。
感谢科技的进步,她现在在录入资料的时候不用所有的东西都手打,而是可以用手机的图片识字功能。
不过一边感慨这个功能的强大,宋琦一边却是回忆起另一件事,那是她大学的时候做过最划算的兼职——手打录入。
千字十元的价格,她一天就挣了好几百,在那个时候的她,真的觉得这是一笔巨款。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的出现,让她意识到了文字的价值,促使她最后走上了网文写作的道路。
只能说,人生的每一步,到最后都算数,你所经历的每个事件,都慢慢积攒到了一起,成就了最后的你。
短暂的间歇,宋琦想了很多东西,甚至于在当天晚上,她还梦到了很多年以前的事情。
严格地来说,她以前在村里的生活,在一干女孩子中,她不算过得最惨的。
她的父母没有把所有的家务压在她的身上,让她正常地接受教育,甚至上了大学,她和弟弟一样不用去田间劳作……
只要不和弟弟比较,只要想到其他比她更惨的小伙伴,又觉得自己的日子似乎是过得不错的……
她忽然之间有些明白以前那个联系她,私底下告诉她老家拆迁、征用土地的事情的高中女同学。
这种知道别人过得不好就放心了的心态,她之前也或多或少都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