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怀远沉默不语,眼中尽是不甘。天色渐黑,屋内烛火摇曳。
“佑庭,这京中事,你不懂。我看你还是不要管这些了,早些离开吧。”师怀远看着那即将熄灭的烛火说。
成王府内,户部侍郎于显向成王报告云南督饷一事。成王看着卷宗点点头,如今云南有沐王府坐镇,西南边境已不再能威胁桑国。
“只是——”于显话锋一转“臣还有一事,想要禀报殿下。”
“何事这么吞吞吐吐?”成王问道。
于显稍作迟疑道:“前几日,我同刑部王大仁吃饭,他提到,誉王殿下身边的辛离来刑部,要郭子易当年的卷宗。”
成王抬眼道。“他有说为何吗?”
“说是那郭子易离开宁远时,带走了一块誉王的玉佩,恐怕混在被罚没的家产中了,如今辛离要去取回来,需得看看当年罚没的清单。不过我们已经同他说了,这银钱珠宝早已充公怕是很难寻回了。”
“什么玉佩?”成王问道。
“王大人也未曾闻,不过辛离拿走了案卷,又看了库房,说并没有那块玉佩,也就作罢了。臣听了觉得此事哪里又有些奇怪,便觉得要向殿下汇报下。”于显答道。
成王把卷宗递还给于显:“那卷宗我也看过,说起来,郭子易出事当天,倒是匆忙来过户部找于大人。不过,于大人当时不在。”
“这,当日家中老母有事。”于显连忙跪下,当时自己提前知道锦衣卫要来抓人,虽然郭子易是自己下属,自己于理应当出面交涉。可因恐惧与锦衣卫那群人打交道,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此事混过去了,谁曾想这人进了诏狱便死了。“都是下官失职,请殿下责罚。”
成王倒是也未曾为难他:“大人多虑了,你的假一向是我批准的,怎么能责罚你呢?若无其他事,便去忙吧。”
于显身上已惊出一身冷汗,慌忙站起来告退,心里侥幸自己逃过一劫。还好此事已过去许久,成王不记得具体情况。他一向最痛恨玩忽职守,竟然没有责罚自己倒也是幸运。
待他走后,成王身后的侍卫李奚忍不住问道:“殿下为何放过于显?”
成王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腰身说:“锦衣卫在京中横行霸道,谁人不怕?郭子易宁折不弯,便是活生生的例子,于显不敢去跟锦衣卫打交道也是人之常情,换做其他人,一样是不敢的。”
“殿下宽仁。誉王为何突然查起了卷宗一事?难道他信不过大理寺?”
“太后欲要赐婚他和湖湘郡主,他推辞宁远军务繁忙,一直不愿进京。怎的郭子易一出事,他便愿意进京了?他在京中一直深藏不露,如今终于让我抓住了些他的意图。他查周家账册,定然也不是单单为了烟花案,而是郭子易的事情。”成王推测到。
“郭子易贪赃枉法,誉王难道想要为他翻案?”
“抓郭子易的人是锦衣卫,而锦衣卫又和司礼监沆瀣一气,他是想要与司礼监做对啊。”
“若誉王继续查下去,那李恕从殿下口中得知徐清身份之事,不会被誉王查到吧?我们要不要出手阻止?”李奚担心到。
成王想了想:“郭子易去年进京,还未曾向户部报道,便来向我述职,没什么人知晓。他虽提到徐清此人,可是并不知道此人身份还有其他。我利用在户部任职方便,派人去宁远私下调查,旁人并不知晓此事。司礼监那些蠢货只想着一己之私,若不是我告知他们徐清身份特殊,不知道他们要犯下多大祸事,他们为了保全自己,也定不会供出我来。”
“若不是殿下此次私下点拨李恕,他真要惹出大麻烦。徐清身份特殊,才能将上元一事引向落挞,否则只怕耶洪旗会要兴师问罪了。”李奚说道。
“李恕贪财,阴险毒辣却目光短浅。”成王叹了口气。“我们不需阻止誉王,隔岸观火便好,京城水深,看看他能走到哪一步。”
“是,殿下。下面来报,师怀远昨日回京了,一进城风尘仆仆,连府都未回,直接去见了誉王。殿下平日与他要好,看来他还是待誉王更亲。”李奚说道。
“誉王是怀远兄的亡妻之弟,他们才是一家人。如今襄王携女进京,师怀远也回来了。看来京中又要起风云,我们静观其变吧。”成王淡然的说。“东街的点心铺又出了新花样,我们去看看,妙莲最爱吃这些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