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微微抬眼,语气温和:"说吧。"
凌霜咬了咬唇,语气中带着一丝气愤:"赫舍里家......打算让您的庶妹进宫,说是来照顾您和小阿哥。她一个十岁的小姑娘,能做什么!娘娘,恕奴婢大不敬,家里这般……也太凉薄了些……"
说着说着,凌霜原本气愤地声音带上了几分哽咽。
皇后闻言,手中的药碗微微一颤,药汁险些洒出。她沉默片刻,轻声问道:"这是谁的主意?"
凌霜低下头:"听说是老爷和夫人的意思。他们觉得您身子不好,需要人帮忙照顾小阿哥......"
说是照顾阿哥,谁不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一个女儿送进宫还不够,瞧着娘娘身子不好了,立马就想再送一个固宠!
皇后苦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他们倒是想得周到。"
凌霜忍不住说道:"娘娘,您别难过。奴婢觉得,他们这是......"
皇后摆摆手,打断她的话:"罢了,他们也是为了赫舍里家的前程。"她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几分疲惫,"只是我这身子,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凌霜眼中泛起泪光,连忙说道:"娘娘,您别这么说......"
……
赫舍里府内,正厅里吵得不可开交。几位叔伯和婶娘们争得面红耳赤,各自推举自家的女儿进宫。
"我家芳儿年纪合适,性子也温顺,最是适合进宫照顾皇后娘娘和小阿哥!"一位婶娘高声说道。
另一位叔伯立刻反驳:"你那女儿年纪太小,不懂事!还是我家慧儿合适,她从小就懂事,定能照顾好小阿哥!"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赫舍里夫人坐在主位上,冷眼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寒意。她的女儿在宫中受尽苦楚,如今身子虚弱,命不久矣,可这些人却只想着如何让自己的女儿进宫,沾些皇家的荣耀。
"够了!"赫舍里夫人终于忍不住,拍案而起。
厅内顿时安静下来,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夫人为何发怒。
赫舍里夫人冷冷扫过众人,声音中带着几分讥讽:"皇后娘娘还在宫中受苦,你们却在这里争着送女儿进宫,真是好一副慈爱模样!"
一位叔伯讪讪地说道:"夫人,我们怎么会不担心娘娘,我们这也是为了赫舍里家的前程......"
"前程?"赫舍里夫人冷笑一声,"你们眼里只有前程,可曾想过皇后娘娘的感受?可曾想过她的身子还能撑多久?"
众人一时语塞,厅内鸦雀无声。赫舍里夫人望着这些所谓的亲人,心中满是失望。只怕就连自己的夫君,如今更多的也是懊悔自己的女儿年纪太小无法送进宫去!
赫舍里夫人内心一片冰凉……
赫舍里府内,正厅里的争吵因赫舍里夫人的怒斥而暂时平息。众人面面相觑,气氛一时尴尬。这时,三房的索额图缓缓站起身,打破了沉默。
"大嫂说得有理,"索额图语气沉稳,目光扫过厅内众人,"如今家里的女儿都还小,最大的也不过十二三岁,若是太过着急送进宫,吃相未免太过难看。皇上和太皇太后若是知道了,难免会觉得我们赫舍里家急功近利,反倒不美。"
众人闻言,纷纷看向他,眼中带着几分疑惑和思索。索额图继续说道:"况且,阿哥没有生母照料,未必不是好事。"
厅内一时安静下来,众人细细品味着索额图的话。片刻后,有人恍然大悟:"三爷的意思是......"
索额图点点头,目光深邃:"嫡子没有亲娘照料,皇上必定更加上心。皇上的恩宠,才是最重要的。若是我们急着送人进宫,反倒显得我们别有用心,不如静观其变,等时机成熟再做打算。"
一位叔伯忍不住问道:"可若是皇上将阿哥交给其他妃嫔抚养,我们岂不是......"
索额图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皇上对皇后娘娘情深义重,必定会慎重考虑阿哥的抚养人选。我们赫舍里家只需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对阿哥的关心,便足够了。"
众人纷纷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索额图的二哥却忍不住想起宫里还有一位赫舍里氏,虽然不是一支,但终究是一个姓,或许可以先用上一用。
……
转眼间来到了保成满月的日子,紫禁城内,保成的满月宴办得极为盛大。乾清宫内外张灯结彩,宫人们忙碌地穿梭其间,准备着各种珍馐美味。殿内金碧辉煌,处处彰显着皇家的尊贵与荣耀。
坤宁宫内,伊尔哈和几位妃嫔正劝说着赫舍里皇后:"娘娘,您身子虚弱,还是在屋里养病吧。满月宴有我们在,定会办得妥妥帖帖。"
皇后却摇摇头,语气坚定:"我能陪保成的时间不多了,不想错过他的大日子。"
伊尔哈眼中闪过一丝心疼:"娘娘,您的身子要紧......"
皇后微微一笑,目光温柔:"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但我一定要去。保成是我的孩子,我想亲眼看看他的满月宴。"
众人见皇后心意已决,只得作罢。
太皇太后身着华服,端坐在主位上,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赫舍里皇后虽然身子虚弱,却依旧盛装出席,脸色虽苍白,却难掩眼中的喜悦。她怀中抱着保成,小家伙穿着一身红色的小袄,睡得正香。
众位命妇们依次上前贺喜,口中说着吉祥话,眼中却各有心思。钮祜禄氏、马佳氏等一众庶妃也纷纷送上贺礼,脸上带着得体的笑容。
"恭喜皇后娘娘,小阿哥生得真是俊俏,将来必定是个有福气的。"一位命妇笑着说道。
皇后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多谢吉言。"
太皇太后望着保成,眼中满是慈爱:"这孩子,一看就是个有福的。"
众人正围着太皇太后和皇后奉承,忽然听见外头传来一声通传:"皇上驾到!"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众人纷纷起身行礼。
"平身。"康熙淡淡说道,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最后落在皇后身上。他走到皇后身旁,轻声说道:"皇后辛苦了。"
皇后微微一笑,眼中满是温柔:"皇上言重了,这是臣妾应该做的。"
康熙点点头,随即转身对李德全说道:"宣旨吧。"
李德全躬身应下,随即展开手中的诏书,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嫡子保成,天资聪颖,品性纯良,今特册立为皇太子,以固国本,以安社稷。钦此!"
殿内众人闻言,不管心里什么滋味,都按着规矩纷纷跪地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伊尔哈看着康熙怀中的保成,心里满是不忍。她心中清楚,此时立太子,更多的是为了安抚民心,稳定朝堂。朝中各方势力暗流涌动,立下太子,便是给天下人一个明确的信号——大清江山后继有人。
伊尔哈目光落在赫舍里皇后身上。皇后面色苍白,却依旧强撑着精神,眼中满是欣慰。伊尔哈心中一阵酸楚,他知道,皇后时日无多,康熙立太子也是为了宽慰她,让她能走的安心些。
然而,伊尔哈也明白,从今日起,储君的担子便一日不停地压在保成的身上了。这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还未曾享受过孩童的快乐,便要背负起江山社稷的重任。
康熙似乎觉得今日投放的炸弹不够多,他很快又颁布了第二条口谕,正式册封永和宫佟佳氏为佟妃,册封礼于六月举行。另外自今日起,除太子外众皇子皇女送去永和宫由佟妃抚养。
伊尔哈没想到康熙会在这个时候突然宣布册封她为佟妃,还命她抚养众皇子皇女。这些日子,她的心思全都放在了皇后和保成身上,几乎没顾得上考虑这件事。
伊尔哈微微低头,心中既惊讶又忐忑。她悄悄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幸好,她之前思虑许久,对抚养皇子皇女的事并非完全没有准备。永和宫的布置早已按她的设想安排妥当,东侧殿的小食堂、西侧殿的午休房,还有后殿的玩具房,都已准备就绪。
"臣妾领旨。"伊尔哈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礼,声音平稳而坚定。
康熙望着她,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佟妃,朕信得过你,不要叫朕失望。"
乾清宫内,众人心思各异,大多集中在康熙立太子的事情上。然而,太皇太后和有子女的那喇庶妃、马佳庶妃却对康熙的第二条口谕有了几分心动。
太皇太后坐在主位上,目光在伊尔哈身上停留片刻,心中暗自思量。康熙之前子嗣不丰,抱养了恭亲王的女儿作长女,现在由她抚养。虽说这孩子身份尊贵,但终究不是亲生的,太皇太后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那孩子平日里虽乖巧懂事,却也难免受了些委屈。
"若是将这孩子送去永和宫,由佟妃抚养,倒也是件好事。"太皇太后心中暗想,"佟妃性子温和,又懂医术,定能照顾好她。"
到底有个正经的高位嫔妃抚养,对那孩子也是好事。
那喇氏站在一旁,听到康熙的口谕,心中顿时一动。她想起自己的儿子保清,自出生起就被皇上抱出宫去,由大臣抚养。这些年来,她虽时常派人去探望,但终究无法亲自照料,心中难免挂念。
"如今皇上命佟妃抚养众皇子皇女,"那喇氏心中暗想,"莫不是保清也能回宫了?"
她悄悄抬眼看向康熙,眼中带着几分期待。若是保清能回宫,就算由佟妃抚养,她也能时常见到儿子,不至于像如今这样只能过年的时候见上一面。
马佳氏听到康熙的口谕,心中顿时一阵欣喜。她想起自己上次险些让三公主丧命的事,心中既愧疚又后怕。她本就不擅长照料孩子,平日里虽尽心尽力,却总是力不从心。
"若是能将三公主送去永和宫,由佟妃亲自照料,"马佳氏心中暗想,"我自然是万分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