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大会在即,各门派都已陆陆续续到达六合镇。
清早里,叔侄俩同去拜见师父。
飞絮轻翻遮柳陌,落花乱点暗桃溪。
一路赏着春景,司景意兴盎然,负手走在前头神采奕奕。司言却显得有些无精打采,耷拉脑袋沉默着跟在身后。
远远看到一处桃花开的格外浓艳。司景刚伸手要指给侄子,转头却见对方一脸的消沉。司景不解道:“这是怎么了?一点精神也没有。是昨夜睡得不好?”
司言不吭声。停了停,他低声道:“不是。没怎么。”
见他沉郁的样子,司景心想看来孩子大了,是有自己的心思了。大人此时可不便插手,恐怕一个不好就适得其反。因此,他也不欲再问。
沉吟片刻,司景又笑着换了个话题:“昨天还没来得及问。小七,家里怎么样了?你祖母她可还好?”
司言勉强打起精神:“嗯,老祖宗很好,家里也一切都好。只是,小叔还是找个机会回去一趟吧。因为你没有回家,过年祭祖的时候老祖宗已经发话,说你今年要么马上带个叔母回去,要么立马辞官回家,不然她就把你从祖籍里除名了。年后,她又嘱我娘为你相看了几个人家,说就等你回去定下了。俗话说先成家后立业,小叔,你确实也该给我找个叔母了。”
司景微微叹息,心道自己如今这情况还娶什么妻。刚嫁过来就守寡,岂不是祸害人家一辈子。
但他的情况是万万不能和家里人说的。
他面上佯作恼怒,气哼哼道:“行啊你小子,毛还没长牢倒反过来教训起你叔叔了。我看我要先给你娘去信,先把你自己的亲事定下好了!”
司言强笑道:“我定什么亲事。我又没有意中人。”
司景了然地大笑:“真没有还是假没有?你叔叔看着好像却不是这样啊?”
“…小叔莫要打趣我了…”
正说着,却听那边有人在争论什么。
路边有两个人。其中一九尺壮汉赤膊单手拎着老大的铁锤,一翩翩公子持一铁扇冷天扇风附庸风雅。壮汉说:“我若是一掷,前面屋子的横梁怕不是也要被凿进地基里。还是铁锤最厉害。”另一人则说:“铁锤虽重,却稍笨重些。弟弟却觉得,唯有铁扇灵活百变无人可抵。”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呛了起来。吵的你来我往却又不见真刀实枪的打起来。
司景本就是热心肠,二十多年以来他最好的就是多管闲事。司景在旁听了听,觉得这两人争的甚是有趣,忍不住上前插一句:“两位兄台,不知可否听我一言?”
两人诧异地看过来。
司景起兴了也不客气,对二人侃侃而谈起来:“两位其实不必争吵。依在下之见,这铁锤嘛易攻,这扇子易守。要是真斗起来,铁锤一掷,那必是先占上风;扇子虽不起眼,却不容小觑。铁锤大开大合难以近身,可若是得以近身,那便是扇子后来居上。毕竟扇子可劈可砍可刺可割、可击可打可遮可挡,而且扇子还不费力气。”
“…所以说,倘若真斗起来,耗时久多半是扇子胜。若想赢扇子,那铁锤必须几招内拿下…不过,我倒是有一法子专克近身缠斗。两位兄台若是感兴趣,我愿与诸位一并分享。”
拎铁锤的不悦:“什么叫扇子后来居上?”
持扇子的抱一抱拳:“呵呵,我们兄弟二人只是在随便聊聊而已。争吵惯了,天天都是如此,也并不是真要斗个你死我活。不过,敢问这位兄台,您师从哪门哪派?”
司景不愿被人发现自己的身份,因此也并未摘下兜帽,只是笑道:“我无门无派,只是个过路的普通人。”
持扇子的脸色不变:“原来如此。武林大会开幕在即,想来阁下是来观武的了。”
两人又交流几句,拿铁扇的人绝口不提司景方才所说分享“克制近身缠斗”之事。司景并不以为意,只当对方不好意思。
二人道别后,才走几步,却听得那拎锤大汉大声道:“嗤。一个弱不禁风脚步虚浮的弱秀才倒还来指点爷爷我了,怕不是拎起来还没有我锤子重…”
持铁扇的道:“哎!二哥你小点声…”虽嘴上这么劝阻,此人却也跟着一起嬉笑起来。
司景停住脚。司言当即拔出剑来,他回身要上,却被司景一把拦住了。
司景无声地摇摇头。司言却反手压住他,冷着脸怒道:“这两头蠢驴一点也不知天高地厚!最后一任的武林盟主也是他们能拿来嚼舌的?小叔,他们根本都不知道你是谁!当年您声威天下名震江湖时这两个还不知道在哪玩泥巴呢!你让我去!我非给他俩点颜色瞧瞧!”
当年…哪还有什么当年。
一阵阵酸涩涌来,司景心中痛苦难当。
现在,他不过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废人罢了。连活多久都是个问题,那还敢提什么当年呢…
想着想着心中更是绞痛不已。但看着气愤的侄子,司景压下心中一切痛楚,面上仍是笑:“你当小叔真是那么小心眼的人吗?不喜欢我的人多了去了,你还能挨个去和人打呀?…好啦傻小子,快走吧,师父还等着呢。”
司言只得悻悻插回剑,转头狠狠瞪了那两人一眼。
前头的司景则拉紧兜帽。他低头藏住脸,匆匆快步走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