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店呆了一个多小时,我又匆匆往家里赶。高铁上,奶奶已经给我打了一次电话,到了酒店,电话又响了起来。老人家的心情我能理解,可生活的种种让我无法真正在老家扎根。每次回家,心里总是五味杂陈,既想多陪陪他们,又害怕被琐碎的生活和各种社交牵绊。
电梯到了8楼,门一开,奶奶已经站在了电梯口。我又惊又喜,忙上前抱了抱她,亲了亲她的脸颊。她身上还带着家里的暖意,而我刚从外面回来,满身凉气,怕她着凉,便牵着她的手快步往屋里走。奶奶依旧穿得像套娃一样,一层层的衣服裹得严严实实。老太太虚岁81了,虽然精神矍铄,但身体产热慢了,领口处能看到层层叠叠的衣服堆在一起,像是岁月的褶皱。
到家时刚过四点,还没到吃晚饭的时间。我说等等一起吃,可奶奶不同意,非要给我煮饺子、热饭。我拗不过她,只好任她在厨房忙活。家里其他人要么去遛弯,要么还在上班,只有我和奶奶在家。她煮饺子的时候,我就在厨房守着她,陪她闲聊回来的路上那些琐事。或许是早起加上来回折腾,我的脸色看起来不太好,奶奶催了我几次去休息。我只好溜达出厨房,像只巡视领地的小狗,这里看看,那里翻翻,还四处嗅嗅味道。
原本计划提前一周回家,擦擦窗户、洗洗床单被罩窗帘,结果转了一圈发现这些活儿都□□完了。家里现在闲人比上班的多:爸妈都退休了,爸爸没有再找工作;奶奶在一家酒店打扫卫生;大姑和大姑父等孩子们放假后也回老家守着爷爷奶奶;二姑今年刚退休,现在四处游走,自己在家住几个月,无聊了就去二姑夫的单位住一阵,厌烦了又去锦城儿子家;四姑家今年不回来了,表妹主张自己家一起过年,免得人多休息不好;三姑家和爷爷奶奶家在一个小区,随时都能过来。这样一来,我只需要负责中午的午餐就行。
青城地处北方,喜食牛羊。为了准备过年,冰箱和冷柜里堆满了肉食:牛羊鸡鸭鸿雁,样样俱全。我回家再买些鱼虾和水果就行。吃饭时,其他人陆陆续续回来了。爷爷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喜欢在我抱他的时候用胡子扎我。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爸妈对我的照顾不多,所以我们并不算亲密。他们三个大人带着一个孩子回来时,我们只是简单打了声招呼,没有起身拥抱。
饭后吃得有点饱,血糖升高让我有些困意,便在家里溜达起来。爷爷奶奶现在住的房子是大姑和大姑父给买的养老房,原本是两居室,因为过年人多,又换成了150平的三居室。可老一辈孩子多,第四代大的已经十二三岁了,如果一大家子都回来,打地铺都有点住不下。大家只好分批回家看两位老人。我提议就近酒店开两间房,可奶奶和妈妈不同意。这样一来,过年我们只能打地铺,几乎都没有独立空间了。最重要的是,晚上9点睡觉、早上6点半起床,对我来说简直是酷刑。平时回家人少时还能耍赖不起床,人多了根本没法睡懒觉。
过年前两天,我亲弟和表哥一家也回来了,家里一下子有12口人,显得有点拥挤。中午做饭时,我得做两份的量,客厅和餐厅各放一份。年夜饭再加上三姑家,人口增加到16口。我哥嫂和我商量着在外面订餐,免得做饭太累。我非常同意,可爷爷不愿意晚上出门。无奈之下,我中午就开始备菜,弟弟给我打下手,哥哥和嫂子去外面定了烤鸭、羊排和奶茶,让六点左右送到。奶奶、大姑和妈妈负责包饺子。
因为提前准备,6点开始上凉菜,6点20分左右所有菜都上桌了。加上哥哥嫂子定的两个菜,一共12个菜摆得满满当当。两个灶同时烧开水下饺子,这应该是几年来最痛快的一次年夜饭。全家人能稳稳当当地边吃边喝,而不是像往年那样,一群女的忙着做饭,等做完前面的菜都凉了。
我们家过年吃饭座位没啥讲究,分喝酒的和不喝酒的两桌。大姑夫、爸爸和三姑夫挨着坐,我和弟弟挨着爸爸,为的是及时挡酒。哥哥和嫂子挨着三姑夫坐,三姑坐在最后。另一桌不喝酒的坐得更随意,爷爷奶奶坐在他们看电视习惯的两个沙发上,其他人混着坐,顺时针是爷爷奶奶、妈妈、大侄子、三姑家的大表弟、小表弟、小侄子和大姑。
去年之前,我还能喝半斤52度的白酒,喝完还能再喝三四瓶啤酒,第二天基本不影响上班,也不会吐或撒酒疯。可今年不知是年纪大了还是怎么,一半的量就有点不舒服。所以回家第一天就没喝酒,直到年夜饭才喝,但也只是和弟弟代表我家打了一圈就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