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人证物证俱在,就移交官府罢。”沈清云将手中的供词叠好,递给了这位他称呼为三叔的人。
“云哥儿,这事就这么算了?咱们可白白损失了不少银子呢!”,沈三爷特意加重了白白二字,以此为自家鸣不平。
“三叔放心,父亲自有计较。三叔为着家族生意日夜兼程赶来此地,定是疲乏不堪,为叔,客房可收拾妥当了?”沈清云转头看向沈管家,两句话就将这位父亲的胞弟沈三爷给送走了。
书房内,徐稚拱手道:“谦和,二公子年轻不知世路,万一被三爷三言两语给带进去了,轻易许诺了他什么,可该如何是好?”
徐稚前脚还在担忧,后脚就听小厮来报,说二公子在书房门口求见。立马笑道:“看来是我多虑啦!”
沈宜之捋了捋胡须,略有得意之色,对自己的儿子点评起来:“这小子平时看着不着调,整日就知道看江湖话本,还晚上避开人去找阿乔玩,真当我不知吗?!.....可大事上甚少出错。三弟最是贪婪狡诈,我赴任前就多次提醒几个月内不要贪财冒进,他偏偏不听!这才给吴家钻了空子,高价收了批矿石,出现了亏损,还想着找我贴补,哼!”
徐稚认同道:“那葛家借着宴会姑娘间的玩闹龃龉,和吴家撇清了干系,吴家之前借着葛家势得罪了不少人,听南宫兄说已经有人在黑市买那吴家家主的命了。老爷这局,高明啊!”
沈宜之听着徐藏锋的马屁又舒坦又别扭,别扭在于自己那日的行径有落井下石之嫌,还是对着个和女儿同龄的小姑娘......
阿乔那日先把葛家家主、二房夫妇和孟氏请了过去,再将捕兽夹和只剩半口气的小蛇扔在地上请求明察,他恰好在附近面见同僚,听闻后立马屁颠屁颠的叉着老腰跑去撑腰,硬是将小姑娘间的矛盾升级为原则问题、面子问题、乃至家族问题!
一通之乎者也,把葛氏家主说的头晕脑胀,一句也没听明白......连忙重罚了葛萧红,撇弃了吴家。
实则吴家在生意场上对沈家做的事他早有耳闻,像吴氏这样依附于葛氏的家族多如牛毛,眼下不宜与沈家正面冲突,随手舍弃一个小家族如搓泥般简单,还能换得耳根清净,一举两得!
沈宜之挥手道:“这些日子得罪了不少豪族,再得罪下去怕是咱们几人都在黑市高价榜上了!杀一儆百就够了,除了葛家妘家私自练兵、散布谣言犯了死罪,其他家族不可做绝!把子斟喊进来罢!”
沈清云推门而入,拱手行礼,“问父亲安。”
“子斟,谶言的事情可有眉目了?”沈宜之问道。
“回父亲,孩儿托商行的朋友四处打听,得知南梧境内一州县今年遇了蝗灾,看来谶言一案是南梧的手笔。”
徐稚却摇摇头,沉重道:
“把三戒和尚、吴妄子道士、老巫师的话合起来就是
“昭帝不仁,逆天行政,蝗灾起,兵祸至,陷百姓,于水火”,
第一句话将矛头直接对准了新政,第二句话南梧可能参与其中,至于第三句话....南梧今年遭了蝗灾,不会出兵,极有可能是北戎,所以,老夫猜测这是南梧、北戎联合清河豪族用新政借题发挥,意图乱我大越安宁!”
他越说越激动,双手攥拳,呼道:“明年播种时节有没有蝗灾说不准,可一旦兵祸应验,百姓便会相信这是天罚,于新政不利啊!”
沈宜之按了按太阳穴,道:“兵祸的事交给杨玥就成。眼下最要紧的还是把今年定额的绢布、葛布给朝廷交上去。江逸应该已经出发了,布税这事不能出岔子,子斟,你也尽快启程去助他一臂之力罢。”
清河在海河入海口处,河水从上游滚滚东逝而来,除了带来各色鱼虾外,还带了淤泥沃土,是以此地土地肥沃,适宜种植黍稷一类的作物。
除了徭役,百姓各户每年要向朝廷缴纳粮食、布匹若干,具体数量各郡县不同。而隔壁郡县河道深阔、下蚀厉害,水流湍急,虽也带了不少淤泥而来,可都随着水一同入了大海,半分没给沿岸百姓留,于是两边郡守一合计,不如一家专职种谷子,一家侍桑养蚕,都做的又红又专:
清河说我家谷子串串满穗,颗粒饱满,绝不可贱卖!
临泽说我家桑蚕白白胖胖,丝线可织蜀锦,抵得上万里良田!
诚然,上述都是商人的话术,缴税时两郡依照当年的市价买卖,不少小商人便是靠此过活,充分带动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把差吏们都养的圆肚油面(大概单纯是府衙伙食好)。
沈宜之又道:“你启程前可以知会魏公子一声。”
沈清云有些疑惑,他很想问魏弈宸一个没有授予官职的人跑来清河是干嘛的?去了个宴会还把自家妹妹拐去了京城。
徐稚眼神一转,笑道:“二公子有所不知,陛下每年都会派遣监察史去各州县巡视,看看有没有欺压百姓、贪赃枉法之徒,监察史都是临时授任的,官职不高可权力极大,可上达天听。有的高调行事,让地方官员不敢生出不法之心,有的则如魏公子这般借游山玩水遍察民风之故,实行监察之职。不管是何官职,都是为朝廷做事、为百姓谋福祉。这次新政,咱们清河可是朝廷的焦点,从郡到县到乡,咱们做了什么、尽了多大的心、遇到了什么难,多让魏公子知道些,说不定也能帮咱们出出主意不是?”
沈清云拱手道:“先生说的是,学生受教了。”
沈宜之笑道:“知我者莫藏锋也!都说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这清河的浪也该消了!你去东二市看看兄长罢。”
沈清云刚走出书房的院门,就见碧珠在外等候,转了转拇指上的玉扳指,道:“走,喊上阿乔,我们去东市看热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