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恋一词一出,更有人在下面叽叽哇哇地磕来磕去,楼歪了好几层。
“师生恋!妈呀,听起来更是那味儿了!”
“年上还是年下啊?姐姐老师还是哥哥老师啊?啊啊啊啊我已经开始脑补了!以后看师生恋小说男左南春有脸了!”
“这么年轻就是师生恋吗?高中老师吗?这合适吗?”
“楼上都不读题吗?都说了男生是学生,当然是姐姐老师啦。”
“回楼上。不是高中,也不是大学,是可以代课的博士师兄了!”
还有人比较中正客观,“楼上说太多了吧,这属于别人的隐私了,这么详细说出来真的好吗?不会给别人带来困扰吗?”
“发到网上不就是让人看的吗?不让人看发网上干什么?”
“我校这么开放吗?读了四年书也没赶上,快毕业了赶上了,真是毕业就装修啊!”
学校加上照片,人差不多都锁定了,目前还在发酵期,但看着每隔几秒钟就刷新增加的播放量和评论,左南春总有隐隐不安的感觉,不知不觉她手心都出汗了,手机壳上浮了一层水汽。
师生恋这个词,放在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里,那是很好磕很吸引人的。但凡带点禁忌之恋那味儿,就总是格外引人注意一些,但一旦放到现实中,那就大不一样了。大家会开始关注其中的一些细节是否符合常理,是否部分人情法理,是否超出了一些道德底线。
合理吗?合适吗?是否带有引导性?是否另有隐情?其中到底有多少是感情有多少是年少不知的吸引?有人会理智看待,但总有人揪住一个点不放,反复纠缠。
在凌宇快要毕业的关口,这可真不是什么好事情。哪怕他们其实是在读研期间认识的,再早个一年,在同为博士生身份期间确定关系别人说再多也没关系,可现在就是占了师生恋这么一个标签。
“博士生和老师谈恋爱?男版学术妲己?”
“找老师谈恋爱,那发论文岂不是轻松很多。果然脸可以当饭吃啊。”
“那可不一定,谁嫖谁还不一定呢,说不定是妲己吸年轻血液喂养自己的论文呢。”
“看谁扮猪吃老虎喽。又有学术成果,又有情感价值,这波怎么算怎么不亏啊。”
评论区开始出现一些阴阳怪气的猜测。左南春按兵不动,暂时不去理会,只是在想办法联系这个视频的博主。同时联系最先说是自己学校老师的那个ID,麻烦她把首评删掉,连带着下面的评论。
一旁的杨老师也发现了不对劲,“左老师,这评论区风向开始不对了啊。”前段时间左南春和凌宇被举报的事在老师圈子里也差不多传遍了,大家私下里聊天还会说起来这事,说就是时间卡的不对,算是无妄之灾,好在没闹大,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更应该引以为戒,以后多加小心。结果这又出来了。
左南春的三明治还剩下两口吃不下,放在一边,杨老师的手冲咖啡也先搁置了,帮左南春想办法。
“不然我们先上去澄清,反正你的资料和履历也都很清楚的。”
左南春摇了摇头,现在这种情况,多说对错。这边最先爆出她学校的那个ID主人也回复消息,紧急把评论删除了,并不停给左南春道歉,表示自己没有坏心思,当时评论没想那么多。
左南春还要分神安慰这个觉得自己做了坏事的学生。
但删评已经晚了。
有人在下面叫嚣,是不是心虚啊怎么还删评论。删了也晚了,他们再次把之前的截图贴出来,同时还有学校官网上左南春的简历。各种经历一清二楚。
这才没过半天,评论区的风向就彻底转变了,从最开始的磕磕磕吃糖吃糖的粉红泡泡变成了尖锐地质疑。
偶尔有几条帮忙说话的评论,也会因为势单力薄而被忽略,再多说几句就会被打为“老师的走狗”“小说看多了不知道师生恋严重性的梦女”“别替你们学校遮掩了,好处也落不到你自己头上的傻逼”。
有几个ID在下面出现的格外频繁,其中一个以一种外人的口吻讲南方论坛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