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安安静静站在那里,留了一双背影给全班的人。
这是他们听的第一场雨。
这也是他们未来十一年里一起听的最后一场雨。
2012年1月,学校在放假之前请了优秀毕业生回校为高三学生打气。他们搬着自己的椅子下到操场,这天有太阳使得大家没那么冷,他将椅子照例放在了队伍最后面,薛苓璐也是老位置,倒数第七个。
薛苓璐手上捏着统一发的灰色纸张资料,一坐下就在看。
高绥睁着睡眼,陈词滥调,他只想睡觉。
“大家好。”
高绥睡意全无,他盯着台上那张已经消失了大半年的脸,呼吸停滞。他的目光不由自主落到薛苓璐身上,她已经抬起了头,他只能看到她的半张脸,不能将她的反应尽收眼底。
他开始慌张。这种情绪虽然在张越还没毕业时就经常出现了,但对他而言依旧新奇。
所幸,她很快就低下了头。再也没抬起。
张越还在台上侃侃而谈,谈他的大学生活,鼓舞大家在课余之间可以参与下学校的青年足球项目。他的女朋友坐在左手边第二个班级,在她的朋友们的悄悄打趣下含羞地笑成一团。
无论如何,张越配不上薛苓璐。
高绥看着台上人的眼神变得极度冷漠,而台上人早早与他对视的眼眸一如春水温柔,但这份温柔里藏着一只韬光养晦的豹子。
“谢谢大家。我是张越。”
高绥挺直了上半身,眼皮下的女孩子没有抬头。
2012年3月,鞭炮的硫磺味还残留在鼻尖,梦泽草长莺飞,他们终于开学。
高绥又在体育课上见到了张越。
篮球班和足球班毗邻上课,他在候场中看到场边的足球班老师用眼神示意张越去看薛苓璐,可还没等老师开口张越就先向老师夸了薛苓璐。
老师的眼神意外却又带些乐见其成的笑意:“认识?”
“是很优秀的女孩子啊,”张越背对着他,顿了顿,“她很聪明的,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愿意努力。”
老师哈哈哈笑了:“班里女生带球最好的一个。不过要说是苗子,也谈不上,不知道是不是没用心。”
“我等会看看吧。”
后来,张越就经常出现在校园里、出现在足球班上。他和他的女友再也不打招呼,后来打听了才知道原来两人在年前就分手了。
兄弟拉着他,不点破,但明显也是反对的态度:“走了走了,别看了。”临近下课,兄弟和他们篮球班的老师提意见:“要不下节课去下面的篮球场吧,现在足球班开始踢球,经常把球踢进场子里……”
“Set your dreams where nobody hides
Give your tears to the tide
No time……”
2012年6月8日下午六点,他在门口等兄弟父亲来接他们,他看到她拖着行李箱和两大袋东西上了她父亲的车,逃难一样逃离了身后的校园。
2012年6月28日,他们交回了老师特意制作的志愿模拟填报表。老师一一给予指导意见。他们在高考完后第一次同处一个空间,教师办公室。
班主任桌前围了一堆人,先向他伸出手:“高绥,我先给你看看。”
他面无表情地摇头。
班主任说:“那算了,最后看你的!这次发挥不错!”说着就从薛苓璐手中拿走了她的志愿表。
“……这两个学校分数线很接近,最后加一个,形成梯度……”
高绥看着她的头顶,她认真地听着,然后说谢谢老师,离开了办公室去和家里打电话。
身边的人更着急了,而他往后不动声色退了一步。
办公室太热闹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着急的事情,有人会发现,但谁会管他呢。
他快接近教室前门的同时薛苓璐挂了电话,她走到他前面,先入了座。他紧跟其后。
他靠着墙,保持着上课时看她的姿势看她低着脑袋,手上黑笔一动一动,然后放下。
他移动身体,坐到了椅子的最前端,开口问她:“确定长宁学院了吗?”
她听到他的声音就开始转身,等转完身他的话才说完,她愣住了,他的同桌也愣住了。她手上还拿着那张灰色模拟填报表,她的眼睛溜达到他同桌身上好一会儿,才看向他,拖长尾音嗯了一声,末了加了句:“如果没问题的话。”
他几乎是抢声而出:“长宁只要过了本科线的都可以上,你当然可以上,没问题的。”
她再次愣住,又看向了他的同桌。
“你也选了长宁吗?”他的同桌原本懒懒地靠在椅背上,这下已经眼神清亮。
高绥睁着眼睛,坚定但不锐利地看向薛苓璐的眼底:“嗯。”
班主任风风火火的脚步声踏高三级独有的铃声而来,她打开了麦克风,气势气吞山河:“大家回家要好好和家里人商量今天老师们给的建议啊!也不保证!别到时候没考上赖老师!还有,那些没考好的同学们就不要想着复读了,好好选个学校,实在想上哪个学校以后考研!知道了吗?还有,虽然你们现在是毕业了,但也要给我注意安全……”
6月30日,他十点未到就登上了志愿系统,第一志愿便是长宁,随后才罗列了五个稳妥的学院。
9月18日,长宁开学。
10月18日,他加入学生会,用内部系统查询。查无此人。
这一天,他去超市买了人生的第一瓶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