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靠近亿点点 > 第16章 第 16 章

第16章 第 1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十六章

中高海拔的丘陵地带里,有着一条通往更高海拔的公路,在长满茂密葱郁的悬崖戈壁之间,蜿蜒着向前延伸。

从瞿林离开羌族村寨到他重新返回,总共只有十八个小时。

当郝云领着研究团队成员从各家各户,回到一位由非遗传承人刘荣开的民宿门前时,正巧看见瞿林冷着一张脸,从一条泥泞小道走出,浓重的黑眼圈挂在脸上,显然没有休息。

郝云看着他,声音严肃:“赶紧回去睡觉。”

瞿林抬眉看向他,眼中布满红血丝,语气慵懒薄凉如往常:“给你们一小时,把今天的回访整理好发我邮箱。”

团队成员:这人是魔鬼吗……

瞿林现在这个研究项目主要是采用口述史和访谈法两种方式进行信息收集,每次收集都会在征求对方同意后,才进行全程录音、拍照,他们最后会将音频整理成文字,进行汇总、分析。整个过程的工作量很大,会涉及到访问提纲的设计、访谈过程、音频整理与多次确认,再到最后深度分析,每一个步骤都需耗费巨大的体力和心力。

刚刚结束完访谈的成员们,此时只想好好放空一下大脑,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

可瞿林这过于严苛的要求如晴天霹雳,直接让他们坠入深渊。

十几分钟的音频整理成文字,可能需要一个小时,更何况还穿插着他们根本就不懂的羌族语言……

任务下达完毕,瞿林二话不说直接回房,郝云稍微安抚了一下成员情绪,跟了过去。

“你这是吃炸药了?这么折磨他们。”

“没有。”

他动作麻利的脱掉外面几层衣服,进入床被,顺手将车钥匙扔给站在门前的郝云,说:“帮我谢谢他。”

“好,多久叫你?”

“两小时。”

话音落下,瞿林扯过被子,将自己龙彻底掩入黑暗中。

郝云轻手轻脚从房间离开,嘴角上扬,低声吐槽:“冰山什么的,果然是假象。”

郝云将接收访谈文本延后一小时的事告诉成员,大家紧绷的心终于稍稍松了一口气。

“郝云师兄,还是你最好!”

他推了下架在鼻梁上的银色眼镜框,说:“是他的决定,与我无关。”

两小时后,瞿林换好衣服,精神抖擞的出现在成员前,简单吃了几口饭,嘱咐各位尽快发送文档后,自己一个人跑出去,在这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小村寨里闲逛起来。

所经之处,每每遇见村民,他总能第一时间叫出他们的名字,热络的聊上几句。

“小林啊,今年又是一个人呀。”

“张伯,我可带了一大群人来的。”

“哎呀,我是说女朋友,这么个聪明大小伙,怎么还单着呢!”

张伯佝偻着腰身,头顶刚好到瞿辰肩膀。

他拍拍瞿林的肩,说:“张伯我呀,希望能在走之前,看见你身边多一个人呢。”

“张伯,您瞎说什么,您可是要活一百岁的人。”

瞿林搀扶着九十三岁的张伯,一步一步朝他的房子走去。

他的儿女见状立刻出来搀扶,嘴里念叨着关心他的话:“爸,你怎么又一个人出去了,咱们寨子上上下下的,摔一跤可怎么办?”

“没事,这不是有小林在嘛!~”

张伯回头看着瞿林,乐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线了。

张伯一家都是羌族人,儿女长大后,去大城市奋斗,买了房,在城里算是扎下了根。他们很多次提出要接张伯去城市里生活,张伯都拒绝了。

“城里哪儿有咱们寨好哟,不去不去。”

几年前瞿林来这个村寨走访调查时,误打误撞进了张伯的小屋,和张伯聊了整整八个小时。

张伯从他有记忆开始讲起,在聊天过程中瞿林发现,他本人可谓是一本史书,一本关于这个村寨和他家族的史书。

让瞿林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那次地震,我以为自己会带着咱族的文化,消失在树枝和泥泞中,谁能想到我不仅活着,还成了那个什么传承人。”

张伯这老一辈手艺人可谓是文化的活化石,他们在一次大地震后得到了政府的相关重视,随后出台了不少有关政策和法律对少数民族文化提供支持与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朵美丽的花朵能不停繁衍,开出成片的花朵。

儿女们将张伯送回屋后,他的大儿子拎着一筐新鲜出炉的烤红薯,塞到瞿林手中,紧紧握住。

黝黑的皮肤将他那澄净透亮的眸子反衬的更加透亮,他的手轻拍着瞿林的手背,依旧有些颤抖:“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没时间当面向你道谢,实在是对不住。如果当年不是你告诉我们有了那个传承人政策,我们家老爷子可能完全不会有机会去申请这个称号,好多福利也都会享受不到,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况且张伯作为羌族历史的传承人,正是最应该享受这个政策的群体。”

两位在门口站着聊了许久,直到瞿林电话响起,才打断了两人之间的谈话。

“季老师,怎么了?您要来吗?好的,一共多少人,明白了,我会给刘老师说的,明天见。”

瞿林站在张伯家门前的石板路上,俯视着在这峡谷沟壑之间逐渐繁荣辉煌的小村寨,谁能想到十年前这里发生过大地震,被泥泞山石淹没,成为死寂沉沉的废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