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时光清浅-锦与萧 > 第6章 初见

第6章 初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连着下了好几日的春雨,春雨过后,一切都变得清新滋润起来,湿润的空气夹杂着泥土的清香,随着暖暖的风迎面扑来。

过些时日,方府就要将方令桡,方锦骞两兄弟送去岳麓学院,宗学堂今日休沐两日,让他们也空出时间办置自己的事情。

方令桡改了往日闹腾的性子,反而静心在府里看书习字。

方锦茵考虑到前些日子舅舅没见着小弟,舅舅这两日也要回荆州了,趁着小弟这两日休息,去拜见舅舅,好好叙叙,有时候亲情不常来,会慢慢淡掉,荆州是他们的根,切不可忘。

便在祖母请安时,特意求祖母这桩事,本以为要被祖母训斥一番,结果祖母竟然立马答应,弄得她心里犯嘀咕,

“怎么这么顺利?”

“可是有什么事在后头?”

但也没想太多,毕竟时间太紧,能安排今日见面,下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方锦茵又去了松岚院,向婶婶请示,方夫人赵氏听锦茵这么一说,立马让刘管事安排马车,又让齐妈妈备了些春茶,交代锦茵,不可空手去见长辈。

想着过几日,舅舅就要回荆州,下次见面还不知什么时候,表哥添丁,表妹及笄都没办法亲自道贺,当下自己又没有贵重赠手礼相送,唯独自己闲暇时做的小物件,虽不是贵重,也是自己一番心意。

分别用礼盒装好,与小弟乘车前往。

待姐弟俩乘车出府后,赵氏问齐妈妈,“锦茵去老太太那里的时候,母亲就爽快答应了?”

齐妈妈应是,“老奴打听过了,老太太确实一口答应。”

赵氏蹙眉思忖,有点不寻常……

当到马车一进入燕子街,人越来越多,车夫小心的驾着马车,“锦茵姑娘,东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估计马车不容易过去,可否绕一段小巷子过去?”

“为何今日这么多人?”方锦骞问道。

“回锦骞少爷,今日是威远小侯爷得胜归来,城内百姓在东街那儿看热闹,估计一时半会,马车进不了主街。”

最后,将马车停在偏处,两人走进另一条巷子绕进去,晚了好些,才到东巷糕点铺。

锦茵站在这家店铺前,这街虽在偏角,但离主街道就只隔一东街,店铺租金就便宜很多,做茶叶,香料这等生意,在这偏角街道,还多了一份文雅。

瞧着这店铺的装饰,舅舅真是有经营之才,店铺前陈设着显眼的王氏香料铺的牌楼,店前还装了遮阳篷和供路人休息的茶座,整排店铺,唯王氏铺面独有,这样更加吸引人进来歇息,躲雨……

走进店里,配以黄木梨的窗棂和槛窗,让人眼前一亮,古朴又不失风雅。

王广泽看着眼前长高不少的少年,百感交齐,思绪波动,离开荆州时,一脸稚嫩懵懂,现在眉眼间多了沉稳,越来越像妹夫的风采。

姐弟俩来的时候,耽误了些时间,不敢久坐。

王广泽知道高门府弟,规矩甚严,他也就直奔主题。

“我打听道,岳麓学院的规矩,许带一位贴身小厮陪同,方老爷安排的小厮,我倒是放心的,只是你们姐弟俩在京都,都无可信之人可用,我想着留两位可靠之人在此,也方便你们日后行事。”

于是,从外面走进来两个人,年长那位,身穿黑色直裰,走边用青色丝线的貔貅绣纹,眼光有神,但不乱瞄,举止得体;另一个就年纪与方锦骞相仿,有些轻瘦,但精神气足,穿着灰色短褂,双袖卷起,但看上去干静,本分。

王广泽交代姐弟俩,以后有什么事,可以找这两位,李掌柜和青山。

“李掌柜原是在你母亲的店里做总账事,这次我就把他带到京都,你们姐弟俩若有什么事,尽可放心,”

李掌柜上前拱手行礼,锦茵姐弟俩也一同站起来,受礼。

“青山呢,是我在原州收账时,收养的,这孩子脑子灵,手脚也麻利,现在也留下来给你们做个帮衬。”

青山身分低,立马上前磕头,方锦骞连忙起身,抬手扶起,以示受礼。

这时,李掌柜从另一间库房取出两册账本,双手呈到王广泽手边,随即与青山一同退出内间。

王广泽将账本,轻轻推送到方桌一旁的方锦茵面前,

“茵儿,你母亲在荆州老宅的店铺和田庄暂时由我在打理,以后每年末,我就会让身边的管事,把账本带来给你核对。”

说到这,停顿了片刻,看着这小小年纪又不得不沉稳懂事的俩孩子,眼睛一红,极力控制好情绪,道:“我过几日就回荆州,京都城内若有什么事,就让李掌柜传信,若缺银两什么地,可以找李掌柜支取。”

姐弟俩听舅舅这么事无具细地安排,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起身,向舅舅行大礼。

“舅舅对我们姐弟俩这么亲力亲为的安排,我们无力回报,请受晚辈一拜。”

王广泽连忙起身,双手扶起姐弟俩,“你们这是干什么,都是一家人,如此见外。”

方锦茵转身轻轻拭泪,平定一下情绪,“舅舅,您这次回去,表哥表妹都有喜事上门,我不知道要送些什么,就做了几个小物件,也不知道他们喜不喜欢。”

将桌旁的礼盒打开,一一拿出来,请舅舅瞧一瞧。

“啧,啧,茵儿,你知道吗?之前你用芦苇草做的点灯儿(蜻蜓),到现在还挂在你表哥房里呢,他可宝贝着。”

爱不释手,左右翻来覆去看。

“这下,你表哥,表妹可高兴了……”

看着这些栩栩如生的小物件,心中不免感叹,人家姑娘在闺房里习字绣花,而她外甥女喜欢做这些手工粗活,喜欢工兵四志类的典籍,只不知道随了谁。

方锦骞也呈上一小礼盒,里面是一只徽笔,“舅舅,这是我先生赠我的,上次夸我的策论好,便赠送两支,劳烦舅舅带回给表哥。”

“你表哥的文采可不如你,到时候可别糟蹋了你的心意,不过,你这么有心,我替他们都收下来了。”

看了一眼,正在红着眼的锦茵,继而道:“骞儿,我前几日买了好些种宣纸笔砚和临帖,放在外面的柜台处,你去帮我看看,哪些适合你表妹。”

方锦骞看了一眼姐姐,点点头,心里明了,是有意支开他,便退了出去。

“茵儿,我上次跟你提过,章陵高家那位,这次也在京都城内,准备今年的春闱。”王广泽边说边留意她的表面。

锦茵点点头,“嗯,舅舅上次提过。”

“前几日,高廷安到我这店里,专门问起你的情况,还送来一封书信。”说完,拿出藏在身上的书信,放在她桌边。

锦茵看着桌面上的书信,她理解,虽退婚之事并非他之意,但是高家家族之示,并不是两个弱小之人可抗衡的,既然无力改变结果,就又不增添事端。

锦茵看着信贴上的字迹,锋芒刚毅,必是苦练多年,心中也是有抱负之才,没必要在科考之期,分了神。

她将书信,原封不动推到舅舅那边,“舅舅,书信我就不看了,还请舅舅帮忙。”

于是,她唤外间候着的秋菊,让她准备纸墨。

丹墀对策三千字,金榜题名五色春。

圣上喜迎新进士,民间应得好官人。

江花绕屋厅事近,烟树连城野趣真。

所愿堂堂尽忠孝,毋劳滚滚役风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