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女并未有幸看过太后宫中的绣像,只是说起寿仙娘娘,民女倒也曾绣过一幅寿仙娘娘的绣像,于去岁送给了荣国府的老太太。只是不知道这二者之间是何关系了?”
不用脑子想,莘凝也知道这东西是怎么进宫了的。怪不得呢,鸳鸯曾和她说起过一次,她送的那幅寿仙娘娘绣像,老太太头一次见了便很是欢喜。
可奇怪的是,那幅绣像之后却再也没挂出来过。
现在莘凝可算是知道原因了,竟是被贾母偷渡进宫,又献给了太后。
至于这绣像是经谁的手送出去的,除了刚晋封不久的贤德妃也不会有旁人了。
贾母眼光倒是好,可就是坑了莘凝一把。
这下好了,莘凝可算是明白事情怎么回事了。
和她之前胡思乱想的差了些距离,可内里倒是有些相似的。
作为中宫之主,皇上骤然加封一个妃子,给的封号还是‘贤德’二字,皇后就算再大度,心中也不可能一丝介怀也没有。
莘凝这牡丹绣再好,可是和贤德妃扯上了关系,皇后自然是介意的。
心里暗自长叹一口气,莘凝也是无奈极了。
一个人的作品都是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的,莘凝也是如此。
而且相比如今的绣品,莘凝的针法绣技都是集古今大成者而练成的,加上融合了透视和光影技法,这样浓烈的个人风格,莘凝就是想否认也否认不了。
哀叹着皇后这条路是走不好了,莘凝默默等着皇后的训斥,想着回去后还是再另想他法吧。
一声轻笑唤回了莘凝的神思,皇后招了招手,让莘凝坐到她身边来。
完了,皇后不会气糊涂了,想把她叫过去亲自打她吧?
惴惴不安地坐到了皇后下首的绣墩上,莘凝暗自替自己捏了把汗。
无论莘凝脑子里胡思乱想的什么,可面上还是一派平静。
也幸好莘凝端得住,没让皇后看出她那乱七八糟的想法,要不然只怕是真要生气了。
手上一暖,莘凝吃惊地抬起头 ,正看见皇后拉着她的手细细抚摸着。
边看,皇后还边感叹着:“瞧瞧这手,细腻柔嫩,像暖玉一样。”
莘凝被夸的冷汗涔涔,只觉得汗毛都快立起来了。
一瞬间石崇斩美人劝酒的故事浮上脑海,莘凝手都麻了,生怕皇后一声令下让人把她拉出去把手给剁了。
此时莘凝万分想念湛钧,若是有湛钧在,也许还有可能带着她从皇宫逃走呢?
自己都快把自己给吓死了的莘凝,眼眶里都泛起泪光了。
皇后摸够了小姑娘的嫩手,这才眼神示意身边的大宫女把东西拿过来。
“宝剑赠英雄,这本绣谱是我昔年所得,放在我这儿也是明珠蒙尘,不如把它给你,也算是让它有个好去处了。”
“嗯?”
莘凝还没从皇后说的话里回过神,手里就被塞了一本书。
愣愣地看着书面,莘凝傻眼了。
还是大宫女轻咳一声,小声提醒她:“莘姑娘,该给皇后娘娘谢恩才是。”
情绪大起大落之后,莘凝还没收回眼眶的泪意,只能吸了吸鼻子,用略带哽咽的嗓音低头谢恩。
“民女谢皇后娘娘恩赏。”
说话时显而易见的鼻音让皇后有些意外,伸手抬起莘凝的下巴,看见小姑娘泛红的眼眶,不禁有些感慨。
“瞧你这丫头,不过是一本绣谱罢了,至于高兴成这样吗?”
被捏着下巴的姿势有些奇怪,莘凝小幅度的摇摇头,低声说着:“民女只是太感动了!皇后娘娘……您真是一个好人!”
小姑娘眼眶红红的像个可怜又可爱的小兔子一样,皇后心下一软,拿着帕子轻轻擦拭着小姑娘眼角的湿意。
“真是孩子气!一本绣谱就高兴哭了。”
后知后觉发现自己误会了善良大方、温和可亲、端庄持重的皇后娘娘,莘凝心里正心虚呢。
低下头用眼角余光瞄了眼殿内昏昏沉沉的光线,莘凝把自己疑神疑鬼的原因怪到了殿内昏暗的环境上。
也怪不得莘凝多想,殿内这么大,蜡烛却没点几支,再加上殿门都开着,夜风呼呼吹过,穿着薄衫的莘凝只觉得浑身都凉飕飕的。
殿内也没几个活人,除了她和皇后在说话,其他人好像连喘气声都听不见。
要知道莘凝别的什么都不怕,可就是最怕那些不可说的东西了。
虽然是接受过唯物主义教育的人,可怕就是怕,理智有时也是会退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