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好馅料,面团也醒发好,将其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每个剂子都圆润可爱。把剂子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薄片,取一片放入适量的猪肉大葱馅,像包包子一样包起来,再轻轻擀平,一个猪肉大葱馅饼的生坯就做好了,继续用同样的方法,包好西葫芦素馅饼。
这是林相旪头一次做馅饼,看起来像模像样,实则有几个饼在包的过程中破了皮,不过不影响食用。她不满意地摇摇头,心想还是得多做多练才能将馅饼加进菜单里。
忙活完这些粥已经熬得差不多了,从砂锅散发出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厨房。
林相旪在平底锅中倒入少许油,油在锅中均匀散开,放入馅饼生坯,小火慢煎。每面煎 3 分钟左右,直到两面金黄,外皮酥脆,内馅熟透。
今天一起吃晚饭的人虽多,但都胃口不大,林相旪一共准备了十二个馅饼,每样六个,刚好一人能分到两个不同口味的。她把顾长雪唤进来帮忙上菜,阳翔见着了乖觉地跟进来帮忙,担心砂锅会烫到孩子,林相旪忙让他负责把馅饼端出去。
柚木爷爷不知何时来了,正跟柚木奶奶一起围着阳葵逗趣,三人其乐融融笑成一团,仿佛亲祖孙。
“柚木爷爷来啦?“林相旪放下砂锅,转头朝顾长雪嗔怪道,“怎么柚木爷爷来了,你不告诉我一声?”
“别怪小雪老板,是我叫她别说的,你在忙嘛不好分心。”柚木爷爷的目光流连在两口砂锅上,“这是...粥?”
林相旪笑了笑,揭开盖子,刹那,香菇鸡肉粥和山药红枣小米粥的香气四散开来。
香菇鸡肉粥里,浓稠的米浆包裹着鲜嫩的鸡肉丝和散发着独特香气的香菇片,鸡肉隐藏在米粥中,只冒出尖尖角,香菇的深褐色与米浆的乳白相互映衬。山药红枣小米粥则呈现出一种温暖的金黄色,雪白的山药段若隐若现,饱满的红枣、枸杞点缀其中,一看就是健康的味道。
“这是香菇鸡肉粥和山药红枣小米粥,盘子里的是猪肉大葱馅饼和西葫芦素馅饼,大家看看喜欢吃哪种,随便选。”
阳葵眼睛亮晶晶的,盯着那盘猪肉大葱馅饼,小脸上写满了期待。她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咬下一大口。“咔嚓” 一声,里面鲜嫩多汁的肉馅在口中爆发,大葱和洋葱的与鲜嫩的猪肉完美融合,带着些许辛辣更好地刺激出油脂的香气。
“好吃!相旪姐姐做的馅饼最好吃!”阳葵吃的满脸油渍,学那古人摇头晃脑张口就来,“织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
“阳葵还会背诗?真厉害!”柚木奶奶眼里闪着赞许的光明,她以为这孩子只是乖巧可爱,意外发现竟然聪明非常,于是有心考考她,“那你知道这是谁写的诗吗?”
“当然知道啦,这是苏轼的《戏咏馓子赠邻妪》,是他在绍圣四年被贬至海南岛儋州时创作的。”
连创作背景都一清二楚,柚木奶奶心里有些激动。这么冷门的古诗,学校里一般不会教给孩子,这孩子是从哪儿学来的呢?她忍不住问道:“是哥哥教你学古诗的吗?”
“不是呀,哥哥又不喜欢古诗,他喜欢解数学题,大哥哥就更不会了,他每天忙着工作赚钱。”阳葵吸允着手指上的肉汁,不舍得用纸巾擦去,含糊不清回答。
阳翔放下碗,自然地拿起纸巾替妹妹擦干净双手,解释:“是家里有几本古诗书,她自己看着看着就学会了,我跟大哥也挺惊讶的。”
柚木奶奶这回是真没法儿淡定了,身为退休老教师的职业素养告诉她不能放过眼前这个好苗子。在指导俩孩子写作业时,她已经打听清楚他们的情况,知道他们的大哥每天忙于生计没工夫教导孩子们的学习。
再加上阳葵、阳翔确实伶俐乖巧,在短暂的接触中她已经喜欢上了俩孩子。身为退休老人她最不缺的就是大把时间,与其天天无所事事在家发呆,不如把时间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