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白路书院 > 第38章 回马枪

第38章 回马枪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宁琅照常为徐寿添香,天气转暖,二苏旧局换成了南朝遗梦,细辛掺在桃花和丁香中,香气淡雅许多。

不若眼前隐隐发怒的老人。

“云初,洒家何时教过你,把自己陷入如此被动之中?”柳云初跪在地上,徐寿手里把玩着茶盏,表情淡淡的,说出的话却令人惊心,“元浩不仅活着,还毫发无损地来了长安?如此大的把柄落在元隆知手里,你让洒家拿你怎么办才好?”

“请义父责罚。”柳云初浑身湿透,浸湿的衣服贴在身上,瑟瑟发抖。

“洒家可动不了你,不日你便要嫁去沈家,新娘子如何能出事?”徐寿一脚将她揣倒在地,“好在洒家还留了后手,不然你真的万死难辞其咎。”

宁琅默不作声立在一旁,听到这话,眉心一跳。

徐寿抬起手,一旁侯着的太监拿着火钳,递上一根烧得通红的铁针,徐寿接过,摁在柳云初背上,瞬间滋滋作响,冒出水汽,空气中甚至弥漫着隐隐的肉焦味,柳云初咬着牙,一声不吭。

“若你夫婿问起来,该如何说?”徐寿笑着问。

“幼时清贫……窃食,为生,挨打已是……家常便饭。”柳云初脸上渗出薄汗,大口喘着气。

宁琅终是闭起眼睛,不忍再看。

徐寿满意地将铁针移开,说:“白路书院的院正前几日递了折子,说胡国公主巴哈尔不知所踪,洒家发现是御史大夫元隆知之子元浩与其私下勾结,偷助公主殿下潜逃回国,元隆知教子无方,理应官降三级,停职停奉一年,以思其过,知道了吗?”

“可元浩今日才从亳州回来,时间上……”柳云初虚弱道。

“元浩护送公主至亳州,有什么问题?少年人嘛,爱玩乐不也正常?才子佳人不下一趟江南,岂不可惜。”徐寿坐回太师椅上,“兹事体大,他们不敢随随便便上折子,我只给你三日时间。”

“明白。”柳云初答应。

……

崔竹生看完宁琅的信,长叹一口气。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巴哈尔不可能再回到虞国,此等罪名扣在元家身上,不死已是万幸,徐寿也知道他要不了元家人的命,夺权一年,待胡国打过来,官复原职又有何用。

崔竹生来到父亲书房,崔远和元隆知都在,他将宁琅的信给他们看了,二人亦是愁云满面。

“元浩被我拘在御史台,至少元家其他人不会受此牵连。”元隆知释然地拍了拍崔远的肩膀,“崔兄,看来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伯父,院正的折子是我让他递的,巴哈尔被胡国人带走,届时我只想到虞胡之盟,没料到此事会变成徐寿陷害您的武器。”崔竹生说。

“圣上修仙以来,奏折十之七八都递不上去,你不在前朝,不了解也正常。”元隆知宽慰他,“若我不受他这一击,岂不暴露了宁琅小兄弟?元浩还在御史台,我会交代好我几个近臣,只是行事得迂回些。”

“元弟,你受累了。”崔远心痛道。

“前路荆棘遍地,诸位小心。”元隆知抱拳施礼。

胡国公主失踪一事,在事发半月余的今天,如滚烫的热油倒进一潭死水,在长安炸开了锅。御史台大夫之子与胡国公主的流言蜚语亦是传遍了长安的大街小巷,最典型的莫过于长安各大酒楼的说书先生,都将原本的故事换成了这段“旷世绝恋”。与百姓们的津津乐道不同,元家因此获罪,元隆知被革职,闲赋在家。

徐寿没有善罢甘休,更是将胡国的问责书呈到了皇上面前,皇上震怒,命人抄写,贴满长安,以示其罪。

这下连街边鹤发老翁都在议论元家失势一事。

“他们欺人太甚!明明是胡国将巴哈尔带走的!”沈松听完崔竹生说来龙去脉,气愤不已,“问责书更是无中生有!”

“事已至此,其余事情更要万无一失。”崔竹生说,“我今日来是要告诉你,户部那边已经准备好了,这个给你。”

沈松接过,是沈青云的户籍。

“王爷的兵也……?”沈松问。

崔竹生点点头:“守卫营的营长也打点好了,我已经派人去接沈青云,与他们一起入营。”

他们坐在清然居,窗外是车水马龙的长安,与一年前沈松初来没什么不同。

可偏偏是地覆天翻。

沈松皱着眉头,心情复杂。

崔竹生看沈松不说话,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剑穗,一个香囊,香囊上绣了一柄长枪,两支鸳鸯环绕而游,纹样难得一见,针脚却难称精美。

“历来都是女子向男子赠予香囊,可你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不如就让我这个闲人来浪费时间。”崔竹生盯着桌上的东西,浅浅笑着,“第一次做女红,跟外面买的还是比不了,怕你不喜欢香囊,又做了这条剑穗,心急之下,竟忘记你不爱用剑。”

“你……”沈松惊讶地看着桌子上的东西,崔竹生手巧,香囊比她自己做的好不知道多少,只是她没有想到,他会突然把话挑明。一时间,沈松几乎听不到其他的声音,只听见自己的心跳,如鼓如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