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白路书院 > 第50章 风满楼

第50章 风满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皇帝病重,太子监国,除了龙椅空置,虞国和换主无异。虞慎倚在椅子上,右手臂屈起撑着脑袋,闭目细细听着满朝文武的争执,吵来吵去也没个结论,终于舍得闭嘴,问起他的意见来。

“孤想来有一事未挑明。”虞慎从椅子上站起来,眼神淡漠地从几位老臣脸上一一扫过,“与胡国的这一仗,孤不仅要打,还要打得漂亮,打得他们从此不敢东进半寸,打得他们只有摇尾乞怜的份。”

“今日与诸卿商量,不对,通知,是希望诸卿给孤一个底,比如,户部能拨多少银钱来支撑这场仗,工部赶制武器盔甲要多久,而不是让你们在这里争吵不休!”虞慎随手打掉身边一人的笏板,温润的玉撞上强硬的青石板,碎了一地。

崔远在心里长叹,往前一步,说:“太子殿下息怒,根据去年底各部呈上来的折子……”

其他世家老臣见崔家对太子的态度,一时拿不准,到底是因为崔家知道什么个中隐情,还是仅仅是因为崔家已经是太子姻亲,可明明太子与太子妃不睦众人皆知,就凭这么一个坐冷板凳的女儿,又能吹到什么枕边风?

崔远这么多年丞相也不是白当的,不然虞国早就乱成一把散沙了,是以他报上来的数字,虞慎信了八分,在心里估算了一下,再加之他之前已将虎符托宁琅带去……

先假意和谈,再吞并胡国,万无一失。

“很好。”虞慎心满意足地坐了回去,“擢升夏清珩为宁远将军,即日起从中州,北满,南域三地调兵驰援雍凉。”

他这么一说,老夏将军顿时面如菜色,正欲踱步上前,元隆知伸手在暗处拦住,虞慎将这点小动作尽收眼底,面上全当没看见,大手一挥散朝。

等虞慎一走,老夏将军急得直冲元隆知跺脚:“老元,你拦我作甚?战场刀剑无眼,你难道不知我就夏清珩一个独苗苗,他当初在陛下面前胡闹也就罢了,雍凉可是实打实的前线,他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哪里去得!”

“老夏,人沈大人的亲闺女都已经去打头阵了,你这个时候不肯让儿子上,这像话吗?”

“闺女和儿子能一样吗!”老夏将军不肯罢休,“今日大不了这官我不当了,我也不能让我儿子去!”

“闺女和儿子哪里不一样了?”沈至青和之前的一众武官关系一般,本来是不愿插嘴的,听见这话,说什么也不乐意了,“老话说得好,巾帼不让须眉,我沈家的女儿可不比男儿差。”

“你当然能在这儿说了,谁不知道你家沈柏娶了公主,我儿子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我这几代香火传承可怎么办!”

“就算我儿没娶公主,我亦不会拦着他和他妹妹保家卫国,这就是做人之高低,你懂吗?”

“愚忠!”

“短视!”

两位正二品的将军骂得有来有往,崔远和元隆知对视一眼,他们倒要多谢沈至青此刻插了一脚,有这么些时间,按照太子殿下的风格,诏书已经送到夏清珩手上了。

半月后,夏清珩顶着被他老子打出来的鞭伤走马上任,虞慎又加派元浩随军巡查地方官员,崔竹生纸糊一样的身子才将将养好。

偌大的长安,怎么只剩下他一个人?

自从胡国上次来犯,边境就陷入了诡异的安静,沈松忙于练兵,崔竹生再不好写些风花雪月的酸话影响她,他的性子比之前更加沉静了,只是几大世家皆蠢蠢欲动,他却如日中天,一路升到中书侍郎。

于是,那位原本如高岭之花般的崔家大公子也开始出没于长安各大酒楼,或与朝中同僚,或与上京举人,推杯换盏,常常坐镇清然居,偶尔去青云观祈福。

给沈松的婚服只绣了不到一半,崔竹生只有在深夜拿起绣线时,才会感觉幸福。

……

当将军的日子和沈松想象中不同。

好在宁琅这个副将当得十分称职,军中粮草调配,编队调整,与朝中机要往来,皆是他一手包揽,再细细汇报给沈松。

沈松曾派沈青云去暗中查过一切数据,无一造假。后来再谈及此事,宁琅还是那副痞痞的样子,笑道:“我怕你把王爷的兵全调走还差不多,给崔竹生个皇帝当,他应该会挺高兴的。”

每日过了午时,沈松便和士兵们一起训练。因山地地形特殊,沈松特地点了一队人马,组成一个先遣小队,先遣小队不着盔甲,只在普通百姓布衣内穿一层软甲,身配短匕,以及见血封喉的毒,他们每日在山坡上练习行军往返,这段时间初见成效,最快的几个,约莫两炷香时间即可从山顶返回营帐。

知道胡国也许偏好夜袭,沈松再没睡熟过。

手下所有士兵,无论男女,军制,皆由三人为组,三十人为队进行练习,休憩,以保持最大的机动性。

沈松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迎来胡国的猛烈攻击的。

胡国不是什么友善的客人,驻地的粮草仓是第一个烧起来的地方,尚来不及引水,整个驻地已经接二连三地失火,与此同时,先遣队的人急匆匆来到沈松营帐前。

“胡国!胡国攻过来了!”

沈松立即吹响了手边的哨子,随后披上外袍,一边穿着盔甲,一边给宁琅传令,让他带一队人守住营帐,负责灭火。

宁琅听见哨声,立刻从床上翻身坐起,冲进沈松营帐时,腰带只来得及系一个潦草的结。若是平时,宁琅也许还会开她一两句玩笑,什么别死在外面了,钱不够花记得去胡国敲诈点。

现在他却如鲠在喉,一句话也说不出。

“按照你说的,胡国的人若才至山腰,怎么会有如此多处火点?你当真没有看见任何偷袭的人?”沈松一边系护心镜一边皱着眉问那个先遣队的士兵,“这阵仗,最少也得派二三十之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