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天狗食日这件事解决了,霍同湛这个威胁也消失了,在霍安瑾稳坐太子之位,也越来越依赖她后,方抚月才有先行考虑起方怀云的事。
她问过书院里先生的意见,先生说他那里主要是给孩子们开蒙的,只会教一些基础的内容,要是方怀云决定走科举这条路的,那还是要尽快送到举人或者秀才开的私塾去比较好。
只是方抚月生活在宫里,哪里知道京城里有哪些私塾呢?更别说是哪家更好了,只能将这件事交给了吕辛。
吕辛既要照顾方怀云,还要经营铺子,时间也不够用,但是她也知道方抚月是没有办法。
毕竟她不能常出宫,一个月就能出宫两三回,要是她自己去打听,等打听出来结果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尽管忙不过来,吕辛还是接下了这个差事,万幸她的铺子生意不错,所以她跟方抚月说了一声,找了个仆妇回来照顾方怀云的日常起居,自己则专心忙活铺子里的事以及打探私塾的消息。
整整两个月过去吕辛才打探了个大概,只是她毕竟也不是读书人家的出身,只能旁敲侧击的打听一些诸如先生凶不凶,体罚多不多,课业繁不繁重这样的事,至于教书的水平,就不知道怎么判断了。
吕辛只能先将私塾的名单交给了方抚月,然后她在宫外,方抚月在宫内,看看还能不能打听出什么有用的消息。
方抚月挠了挠脑袋,想到了在这宫里她唯一认识的读书人——霍安瑾的先生赵大儒。
于是她趁着霍安瑾午间休息的时候找到了赵大儒,将自己的考量和盘托出后,询问赵大儒知不知道哪间私塾比较好。
赵大儒听完却只是摇了摇头说他也不知道,因为他并没有参加科举,自然也不知道哪间私塾的先生教书水平高。
方抚月没想到赵大儒都能教霍安瑾了,居然都没有参加科举,有些尴尬的告辞了。
无可奈何之下方抚月只好找到了郑晚溪求助。
这天,郑晚溪正看着霍安瑾跟几位还未出嫁的公主练习骑射,方抚月就轻手轻脚的走了过来。
她在郑晚溪疑惑的眼神里扭捏着开口问道:“娘娘,奴婢有事想问问您。”
经过四年的相处,加上方抚月跟她妹妹年纪相仿,所在郑晚溪已经将她当做了自己的妹妹看待,所以说话也不再端着贵妃的架子了。
她笑着打趣道:“我就知道,你呀,无事不登三宝殿,找我准是有事,说说吧。”
“不愧是娘娘,奴婢什么事都瞒不过您,奴婢是想问问娘娘,京城这么多的私塾,您知道哪间比较好吗?”
郑晚溪立刻反应了过来。
“你弟弟?你打算让他走科举这条路?”
方抚月点了点头。
“奴婢想过了,比起跟让他像爹娘一样当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或者去当个累死累活的匠人以及商贾,奴婢还是更希望他能过得轻松一些,当个体面的人。”
“我理解你的意思,只是科举这条路可不轻松,而且说不好什么时候是个头,要是你弟弟没有这个天分…”
“娘娘说的奴婢考虑过了,30岁,如果他天分不够30岁还没考上,那就不执着了。”
“到时候就让他去找个地方当教书先生,或者托娘娘的福,给他找个小地方当个文书,不行就去找家酒楼当个账房先生都行。”
听到方抚月心里有数,郑晚溪这才点了点头。
“你想好了就行,不过你问的这个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确定有个人知道,你等两天,过两天我召她入宫聊聊,到时候叫你。”
方抚月虽然不知道郑晚溪口中的‘她’是谁,但是她了解郑晚溪不是个无的放矢的人,就先行谢过了。
两天后,方抚月陪着霍安瑾到了上书房后没多久宋嬷嬷就来了。
看到宋嬷嬷的到来,方抚月想起了之前郑晚溪说的话眼前一亮。
她快步走了出去,拉着宋嬷嬷就到了一旁的树荫下,急不可耐的问道:“嬷嬷,是娘娘之前说的那个知道哪间私塾靠谱的人进宫了吗?”
宋嬷嬷点了点头。
“不然你以为娘娘为什么让我来找你?行了,你快回去吧,殿下这里有我看着呢。”
方抚月谢过宋嬷嬷就一路小跑向着永和宫而去。
回到永和宫后方抚月就径直走向了正殿,然后就在郑晚溪的下方见到了一个有些年纪的,穿着外命妇衣服的妇人,方抚月连忙行了个礼。
“喏,这丫头就是本宫跟你说的那个,有话想问你的丫头。”郑晚溪分别介绍道:“弦月,这位是太仆寺少卿郑大人的夫人。”
“奴婢见过郑夫人。”
方抚月行了个礼,然后就有些疑惑的看向了郑晚溪。
郑夫人注意到了她的动作,掩着嘴笑了。
“姑娘放心,娘娘跟你说的人就是我没错,我父亲是个私塾先生,京城内外的私塾他都有交情,所以京城里那些私塾的情况我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不知道姑娘你的弟弟多大了?”
方抚月看到郑晚溪点了点头后才开口回答。
“奴婢的弟弟6岁了。”
“6岁…读了几年书了?在哪家书院或者私塾读的?学了哪些书了?”
“这…”方抚月有些羞赧的低下了头:“我只知道他读了两年书了,哪家书院哪些书我都不知道。”
“郑夫人,弦月她是瑾儿的大宫女,瑾儿可黏她了,就算本宫给了她出宫腰牌,日常她也是不便出宫的,你要是问她瑾儿的事她还能回答上来,她弟弟的事就没什么办法了。”